一种捕鼠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093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鼠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捕鼠笼。



背景技术:

老鼠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害动物,具有繁殖性强,危害大等特点,因此,灭鼠工作需要持之以恒。传统的灭鼠方式主要有药物灭杀、捕鼠笼或粘鼠板捕捉。由于药物灭杀的方式,毒害大,易造成人畜误食,老鼠灭杀后难以找寻,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因此已经被慢慢淘汰。目前,在家庭中,使用的较多的还是采用捕鼠笼。

公告号为2043509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捕鼠笼,它包括鼠笼,鼠笼的一端设置有笼盖,笼盖的一侧边通过扭簧与鼠笼铰接,笼盖的外侧设置有控制笼盖开闭的控制杆;于鼠笼内设置有饵料挂钩,饵料挂钩的底端成钩状位于鼠笼内,饵料挂钩的顶端与鼠笼的顶面可摆动的连接,并凸出于鼠笼顶面;所述笼盖打开状态时,控制杆的端部卡在饵料挂钩的顶端。

上述专利中当老鼠触碰到饲料挂钩时,通过控制杆带动笼盖实现关闭,将老鼠困在鼠笼内;但困在鼠笼内的老鼠还处于活蹦乱跳的状态。如果直接将盖板打开,老鼠则会从鼠笼中直接窜出,就失去了捕捉老鼠的意思;如果将老鼠直接放入水中淹死,老鼠在淹死的过程中会有一段挣扎的时间,而对于一些善良胆小的女生而言,是不忍心看到的。而如何将老鼠从鼠笼中便捷的取出成为了人们一直困扰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老鼠捕捉并以死亡状态呈现,方便人们将老鼠取出的一种捕鼠笼。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捕鼠笼,包括一端为开口端的笼体,所述笼体相对于开口端的一侧放置有诱饵,所述的诱饵靠近开口端的另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笼体开口端方向设置的束带,所述束带的固定头部固定于所述的笼体内,所述束带的活动端设有连接所述诱饵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固定连接有使诱饵脱离笼体趋势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老鼠在诱饵的诱惑下从笼体的开口端中进入笼体并朝向诱饵所在的方向移动,而位于诱饵朝向开口端一侧设置的束带刚好处于老鼠的移动路径中,使得老鼠会经过束带。当老鼠在吃诱饵时,使得老鼠的身体刚好处于束带的内部;诱饵抵触在笼体的网孔上,对配重块起到固定作用,当诱饵的体积不断变小直至穿过笼体的网孔时,诱饵失去了对配重块作用的固定力,使得配重块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带动束带的活动端将束带束紧,从而实现对老鼠的捕捉。老鼠在挣扎的过程中,使配重块不断产生晃动,从而使得束带会不断束紧,使老鼠窒息死亡,使得捕捉到的老鼠都是以及死亡后的,就能很方便的将老鼠从笼体中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笼体的宽度为7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笼体的宽度设置为70mm,使得该宽度能保证一般大小老鼠的前行移动,并使老鼠在前行的过程中不能发生掉头转动,实现老鼠的单向移动,增加老鼠经过束带的几率,从而提高捕捉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带的口径大小等于笼体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设置减少束带外周壁与笼体内壁之间存在的间隙,使得老鼠在移动的过程中必经过束带,从而实现对老鼠的更好捕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带的固定头部固定于所述的笼体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带设置在笼体的底部,使配重块在重力的作用下能更好的带动束带朝向下方进行束紧,并保证束带在缩小的过程中,能与老鼠之间实现更好的贴合,减少老鼠的逃跑机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带的固定头部上设有用于卡接笼体的弹性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带的固定头部通过弹性卡块卡接的方式固定在笼体上,当束带上束紧老鼠时,通过弹性卡块实现束带与笼体之间的分离,可以更加方便的将老鼠从笼体中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带与所述诱饵之间的距离为20mm~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束带与诱饵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0mm~100mm,该区间的距离刚好为一般老鼠脖子到胸腔的位置,使束紧在该位置的上束带能快速将老鼠以及窒息的方式使其死亡,从而提升清理笼体内老鼠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笼体的内底部设有朝向所述笼体开口端延伸且贯穿所述笼体底部的滑槽,所述的滑槽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的弹性卡块卡设在所述的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的设置可将弹性卡块移动到笼体靠近开口端的位置,从而减少分离弹性卡块与滑块时,笼体对手部活动空间造成的阻挡,实现对束带更方便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一端贯穿所述笼体的开口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实现滑槽与滑块之间的分离,从而使得弹性卡块与滑块之间的分离变得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块向下延伸有握持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现滑块与束带之间的分离时,人体手部分别握持束带的活动端与握持杆,增大人体手部与老鼠之间的距离,减少恐惧心里产生的影响,提升老鼠尸体处理的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束带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材料的设置使得老鼠在被束带束紧时,老鼠的牙齿不能将束带咬破,提升老鼠的捕捉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笼体内固定设置束带,将束带的活动端通过连接绳连接诱饵并在连接绳上设置配重块,再通过限定笼体的宽度为70mm以及束带与诱饵之间的距离为20mm~100mm的方式,使束带在配重块作用力的作用下,更容易捕捉到老鼠,提升捕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1、笼体;2、诱饵;3、束带;31、固定头部;32、活动端;4、连接绳;5、配重块;6、弹性卡块;7、滑槽;8、滑块;9、握持杆;10、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捕鼠笼,参考图1,包括笼体1,笼体1由网孔状的铁片加工而成(为了体现笼体1的内部结构,在附图中铁片上的网孔未完全画出只做示意),笼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且一端为开口端,笼体1在工作时沿长度方向水平放置;笼体1的宽度为70mm,该宽度适应于一般老鼠的宽度并使老鼠在该宽度的笼体1中不能实现掉头。笼体1的内底部设有沿笼体1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笼体1开口端面的滑槽7,滑槽7贯穿笼体1的底部且为线性槽。

笼体1内底部靠近笼体1内端面的位置放置有诱饵2,诱饵2的体积大于铁片网孔的直径,使诱饵2不会掉落出笼体1。笼体1内底部靠近笼体1开口端的位置设有竖直放置的环形束带3,束带3的宽度等于笼体1的宽度,减少束带3与笼体1内壁之间产生的间隙,使束带3达到更好的捕捉效果;且束带3的材料由金属制成,防止被老鼠咬破。束带3与诱饵2之间的距离为20mm~100mm,该位置能束紧在一般老鼠的脖子与胸腔位置,使老鼠更快的窒息死亡。

参考图2,束带3的固定头部31一体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弹性卡块6,弹性卡块6的形状为C型且由塑料制成。所述的滑槽7内滑移连接有滑块8,滑块8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形,滑块8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弹性卡块6卡接的卡件10,弹性卡块6可沿滑槽7长度方向滑移实现与卡件10的分离。

参考图1,滑块8(参考图2)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握持杆9,用于增大手部与老鼠之间的距离,减少恐惧心里的产生。束带3的活动端32穿过笼体1下表面的网孔并向外延伸,束带3活动端32与诱饵2之间通过连接绳4捆绑连接,连接绳4上捆绑固定有配重块5,连接绳4在配重块5的重力作用下,使连接绳4位于配重块5与诱饵2之间的这段连接绳4处于紧绷的状态。

捕捉过程:

老鼠在诱饵2的诱惑下从笼体1的开口端进入到笼体1内,并由于笼体1的宽度限制,使老鼠只能朝向笼体1内部移动。老鼠经过束带3并使脖子到胸腔的位置处于束带3内时,使老鼠的嘴部接触到诱饵2;老鼠在进食诱饵2的中减少了诱饵2的体积。当诱饵2的体积小于网孔的直径时,诱饵2下落,使配重块5失去对其作用的拉力,导致配重块5在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连接绳4带动束带3的活动端32束紧老鼠。老鼠在挣扎的过程中使配重块5产生晃动,从而进一步束紧老鼠,使其窒息而死。通过剪短连接绳4并握持握持杆9,将束带3移出笼体1,并通过弹性卡块6与卡件10之间的分离,实现对老鼠尸体的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