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移苗启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019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移苗启穴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种植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移苗启穴机。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苗期,需要对其进行移土栽培,通过移苗、补苗等措施规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现有技术中移土栽培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挖穴,一种是采用安装在拖拉机上的液压驱动挖穴机,但是此种方法成本高,还会因为拖拉机设备的轮胎碾压土地造成农作物用地地面不平整,后期处理费时困难;一种是采用人工挖穴,但是依靠人力使用工具挖穴,操作者操作随意性大,操作精准性差、误差大,造成土穴的深浅不同,距离不同,并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费时费力。中国专利201210546078.4公开了一种挖穴点肥机,但其主要应用于农作物施肥使用,其所挖土穴较大,不适用于移苗栽培使用,并且其由于整体为四轮机械,无法应用于补苗农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快速启土穴,能够使土穴深浅统一,农作物之间间距均衡的旋转式移苗启穴机。

一种旋转式移苗启穴机,包括手把和主体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架为框架结构,外层覆设有保护壳体,在主体架内部靠后端焊接有一横轴,在所述横轴上穿设有轮体,所述的轮体由中心轴承和支撑轴组成,所述中心轴承外侧设置有支撑轴,所述的支撑轴内部中空,支撑轴辐射在中心轴承外侧,在所述的支撑轴下部设置有柱脚调整螺栓,所述的支撑轴下端套设有伸缩柱脚,伸缩柱脚通过柱脚调整螺栓旋转拧紧固定,所述的伸缩柱脚的下端设置有柱脚支撑,在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取土套筒和土块拨片,在取土套筒一侧伸缩柱脚上设置有土块拨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架前端小,后端大,形成三角形结构,内部设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主体架后部上端设置有中空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轴为5个,5个辐射在中心轴承外侧的支撑轴两两之间均设置有一个连接用的支撑轴。

进一步的,所述的取土套筒为有一定锥度的管体,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柱脚主体是竖轴,在竖轴轴体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一平板,所述平板向轮体切线方向倾斜,在平板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一对耳板,所述的平板和耳板上均设有圆孔;所述的取土套筒通过耳板上的圆孔活动设置于两耳板之间,在其中一耳板上设置有土块拨片,所述的土块拨片为向一侧弯曲的铁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取土套筒上一体设置两对应的螺母,并以螺栓穿过耳板圆孔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取土套筒的上端,其钢管的径向方向设有裂缝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柱脚上设有土块拨片,所述的土块拨片由一弯曲的铁片组成,所述的土块拨片设置在取土套筒上端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启土穴,能够控制使土穴深浅统一,并且能使农作物之间间距均衡,与传统人工挖穴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能实现多组并联共同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

如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移苗启穴机的正视图。

附图2是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移苗启穴机的轮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移苗启穴机的俯视图。

图中 1-手把 2-防护罩 3-主体架 4-配重块 5-轮体 6-柱脚调整螺栓 7-伸缩柱脚 8-柱脚支撑 9-取土套筒 10-土块拨片 11-手把调整螺栓 12-中心轴承 13-支撑轴 1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4,结合具体方式说明如下:

旋转式移苗启穴机,包括手把1、主体架3、轮体5、伸缩柱脚7、取土套筒9,所述的主体架3为框架结构,外层覆设有保护壳体即为防护罩2,前端小,后端大,以便于分开苗木,在所述的主体架3内部前端设有配重块4,所述的配重块4可捆绑在主体架3上,配重块4的重量可使取土套筒9压入土地中;在所述的主体架3后部上端焊接有中空套管14,可通过横向连接杆穿入,以横向并联若干个主体架3,实现大面积的启穴;在主体架3内部靠后端焊接有一横轴,在所述横轴上穿设有轮体5,所述的轮体5由中心轴承12和支撑轴13组成,所述中心轴承12外侧焊接有5个支撑轴13,所述的支撑轴13内部中空,5个支撑轴13辐射在中心轴承12外侧,在所述的5个辐射在中心轴承12外侧的支撑轴13两两之间焊接有一个连接用的支撑轴13;在所述的支撑轴13下部设有一圆孔,圆孔内设有柱脚调整螺栓6,所述的支撑轴13下端套设有伸缩柱脚7,伸缩柱脚7通过柱脚调整螺栓6旋转拧紧固定,伸缩柱脚7的长度可以由柱脚调整螺栓6调整,进而调整农作物间的间距;所述的伸缩柱脚7主体是竖直轴,在竖直轴轴体的下端水平焊接设置有一平板,所述平板向轮体5切线方向倾斜,在平板相对的另一侧焊接有一对耳板,所述的平板和耳板上均设有圆孔。在所述的伸缩柱脚7上设有取土套筒9、柱脚支撑8以及土块拨片10,所述的柱脚支撑8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在伸缩柱脚7平板上,通过调整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以控制柱脚支撑8的高度,进而调整取土套筒9的入土距离,确定挖穴的深浅;所述的取土套筒9为有一定锥度的不锈钢管,上端口直径大于下端口直径,一般来说可以在上端其钢管的径向方向设有裂缝开口,以方便启穴时取出的土块顺利掉落,所述的取土套筒9通过耳板上的圆孔活动设置于两耳板之间,使取土套筒9可在一定范围内在耳板上摆动,所述的取土套筒9活动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螺栓插入耳板圆孔,并以螺母限位的方式实现。为了方便更换,可在取土套筒9上一体设置两对应的螺母,并以螺栓穿过耳板圆孔与螺母连接;在取土套筒9一侧伸缩柱脚7耳板的外侧焊接有土块拨片10,所述的土块拨片10是一向一侧弯曲的铁片,取土套筒9随轮体5转动向上升起,取出的土块顺着套筒掉落,向外弯曲的铁片将土块拨向外侧,防止了土块阻碍轮体5的旋转;在主体架3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手把1,可根据操作者的身高调整手把1的角度;

使用时,首先调整柱脚调整螺栓6,调整伸缩柱脚7伸缩的长度,符合农作物之间的间距;调整柱脚支撑8,控制取土套筒9入土距离,使土穴深浅统一;接着调整手把调整螺栓11,控制手把1的角度;然后使用人力或畜力或机械为动力作用在手把1上,带动轮体5旋转,当取土套筒9转至接近地面时,由于重力作用,取土套筒9会垂直于地面,被压入土中,随轮体5转动,取土套筒9从土中拔出,形成土穴,随着取土套筒9跟随轮体5转动过顶点时,土块在重力作用下从取土套筒9内掉落。土块拨片10将从取土套筒9掉落的土块一侧,土地面上留下土穴。轮体5继续转动,取土套筒9在重力作用下小口端摆动至下方,继续进行新的启穴。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启土穴,能够控制使土穴深浅统一,并且能使农作物之间间距均衡,与传统人工挖穴相比,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能实现多组并联共同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