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27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品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跃居为世界渔业和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养殖水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养殖箱进行养殖。但是,目前的水产养殖箱只有一个内腔,没有分层,由于不同种类的水产品习惯生活的水深不同,如果一个养殖箱内只养殖一种水产品,会造成水产养殖箱内的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当在一个养殖箱内混养多种水产品时,种类不同且大小不同的水产品混养在同一空间,无法对水产品进行明确的分层养殖,水产品敌友混杂,互相干扰,互相影响,互相污染,甚至互相捕食。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从而克服现有的水产养殖箱无法对水产品进行明确的分层养殖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其中,包括:配重座;第一导向杆,其下端固定于所述配重座的左侧;第二导向杆,其下端固定于所述配重座的右侧;第一套筒,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第二套筒,其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第一网箱,其左侧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筒上,该第一网箱设置有浮子;以及第二网箱,其右侧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筒上,该第二网箱设置有沉子;所述第一网箱夹设于该第二网箱与所述配重座之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导向杆、第三套筒以及第三网箱,所述第三导向杆呈U形状,所述第三导向杆的左杆固定于所述配重座的左侧,所述第三导向杆的底杆位于所述配重座的下方,且所述第三导向杆的右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右方;所述第三套筒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的右杆上,所述第三网箱的右侧固定于所述第三套筒上,所述第三网箱位于所述配重座与所述第三导向杆的底杆之间;所述第三网箱设置有浮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以及所述第三套筒的上端均设置有把手。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网箱、所述第二网箱以及所述第三网箱均为长方体状网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的网箱对水产品进行分层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各个网箱能够稳定地位于不同的水深中,而在需要观察、取放水产品以及投放食料时,每个网箱均可单独升起和降下,互不影响,从而能够对水产品进行明确的分层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水产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以及第三导向杆设置于配重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配重座,2-第一导向杆,3-第二导向杆,4-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第一网箱,7-浮子,8-第二网箱,9-第三导向杆,10-第三套筒,11-第三网箱,12-把手,13-沉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的水产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该改进的水产养殖箱包括配重座1、第一导向杆2、第二导向杆3、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5、第一网箱6以及第二网箱8,配重座1作为整个养殖箱的沉子,其能够使整个养殖箱沉没到水中。参考图2,第一导向杆2的下端固定于配重座1的左侧,第二导向杆3的下端固定于配重座1的右侧,第一导向杆2和第二导向杆3左右平行地相对分布。参考图1,第一套筒4活动套设于第一导向杆2上,第一套筒4能够相对于第一导向杆2进行转动并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杆2进行升降。第二套筒5活动套设于第二导向杆3上,第二套筒5能够相对于第二导向杆3进行转动并能够沿着第二导向杆3进行升降。第一网箱6的左侧固定于第一套筒4上,第一网箱6的上端设置有浮子7,浮子7为第一网箱6提供上浮力。第二网箱8的右侧固定于第二套筒5上,第二网箱8的上端设置有沉子13,沉子13为第二网箱8提供下沉力。第一网箱6夹设于第二网箱8与配重座1之间。使用时,把整个养殖箱放置于水体内,在配重座1的重力作用下,整个养殖箱便会沉到水中,配重座1可以完全沉到水体的底部,也可以通过吊绳把其吊挂在水体中的所需深度。第一网箱6压在第二网箱8的下面,在第二网箱8的沉子13的作用下,第二网箱8和第一网箱6保持沉在水中,并由配重座1支撑。通过调整配重座1的深度,便可调整第一网箱6和第二网箱8的深度,第一网箱6和第二网箱8便能把水产品分成上下两层进行分开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当通过外力或绳子、压板等锁紧机构暂时固定第一套筒4,使第一网箱6位置保持不变,再通过第二套筒5把第二网箱8提起来,便可单独对第二网箱8内的水产品进行观察、取放以及投放食料,不会影响第一网箱6。当稍微抽起第二网箱8,再通过第一套筒4转动第一网箱6离开第二网箱8的下面,第一网箱6便能够通过浮子7自动向上浮到水面,此时可通过外力或绳子、压板等锁紧机构暂时固定第二套筒5,使第二网箱8位置保持不变,便可单独对第一网箱6内的水产品进行观察、取放以及投放食料,不会影响第二网箱8。第一网箱6复位时,通过第一套筒5压下第一网箱6,再把第一网箱6转动回到第二网箱8的下面即可。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导向杆9、第三套筒10以及第三网箱11,第三导向杆9由左杆、底杆及右杆连接成U形状,第三导向杆9的左杆短于右杆。第三导向杆9的左杆固定于配重座1的左侧,第三导向杆9的底杆位于配重座1的下方,且第三导向杆9的右杆位于第二导向杆3的右方,第三套筒10活动套设于第三导向杆9的右杆上,第三套筒10能够相对于第三导向杆9的右杆进行转动并能够沿着第三导向杆9的右杆进行升降。第三网箱11的右侧固定于第三套筒10上,第三网箱11位于配重座1与第三导向杆9的底杆之间,且第三网箱11设置有浮子7。通过转动第三套筒10使第三网箱11离开配重座1的下面,第三网箱11在浮子7的作用下便能够上浮到水面,以能够单独对第三网箱11内的水产品进行观察、取放以及投放食料,不会影响到第一网箱6和第二网箱8。对第三网箱11复位时,只需通过第三套筒10重新压下第三网箱11,并转动第三网箱11回到配重座1的下面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一个第三网箱11,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水产品分成三层进行养殖,提高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优选地,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5以及第三套筒10的上端均设置有把手12,以方便操作各个套筒的升降和转动。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网箱6、第二网箱8以及第三网箱11均为长方体状网箱。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的网箱对水产品进行分层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各个网箱能够稳定地位于不同的水深中,而在需要观察、取放水产品以及投放食料时,每个网箱均可单独升起和降下,互不影响,从而能够对水产品进行明确的分层养殖。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