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8768发布日期:2018-08-28 22:0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光照是鱼类生活史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不同鱼类对于光照的反应因其生态类型而异。底栖和穴居性鱼类通常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或整个生活史阶段具有避光和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光照强度过大会对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鱼类开展人工饲养或者增殖放流时,应为其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然而,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与底栖和穴居性鱼类避光习性相适应的养殖装置。在这些鱼类的饲养实践中,多采用加盖遮光板或者在底层铺设PE 管和瓦片等辅助设备来满足这些鱼类的避光行为,但加盖遮光板并不利于饲养人员的观察和管理,鱼类在忽暗忽亮的条件下应激反应会较大,导致人工驯化时间较长,且在底层铺设隐蔽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饲养人员的观察,但不利于饲养人员开展清洗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该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通过隔板和遮光板把养殖缸分为无光和有光两部分,一方面可为养殖鱼类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另一方面也便于饲养人管观察和水质管理,还有利于饲养人员开展清洗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包括底部内凹的养殖缸和设置在养殖缸内与养殖缸相垂直的隔板,在隔板的上端设有遮光盖,在养殖缸下端连接有水管总成,所述养殖缸内侧壁上设有两道对立的卡槽,隔板镶嵌在卡槽内且隔板上设有若干个漏孔;所述隔板上端设有合页,遮光盖通过合页与隔板相连;所述养殖缸内侧壁上设有两个与隔板齐高且相互对立的支撑托。

所述水管总成由进水管总成和出水管总成构成。

所述进水管总成由总进水管、进水管、进水阀、喷水管组成。

所述喷水管设置在养殖缸的上方,通过进水阀与进水管和总进水管连通。

所述喷水管腹面钻有小孔。

所述出水管总成由总排水管、U型排水管、排水阀、排水管和排水孔组成。

所述排水孔设置在养殖缸的底部,排水孔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通过U型排水管与排水阀和总排水管相连。

所述排水孔有加盖。

所述遮光盖的外端和内端均安装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装置灵活多变,可拆除隔板和遮光盖,便于饲养人员开展清洗工作,还可用于常规鱼类的养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和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2、3所示,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包括底部内凹的养殖缸1和设置在养殖缸1内与养殖缸1相垂直的隔板2,在隔板 2的上端设有遮光盖3,遮光盖3的外端和内端均安装有拉手31,方便翻动,其遮光盖3的大小是养殖缸1面积的一半。在养殖缸1下端连接有水管总成,方便放入干净水源替换排出的养殖废水,水管总成由进水管总成和出水管总成组成,进水管总成由总进水管5、进水管51、进水阀52、喷水管53组成,且喷水管53上设有均匀小孔,以使水流均匀喷出,出水管总成由总排水管6、U型排水管61、排水阀62、排水管63和排水孔64组成。所述养殖缸1内侧壁上设有两道对立的卡槽11,隔板2镶嵌在卡槽11内将养殖缸1分为两半,且隔板上设有若干个漏孔 21,可以让隔板1两侧的鱼类自由通过漏孔21;所述隔板2上端设有合页4,遮光盖3通过合页4与隔板2相连,遮光盖3通过合页4可以选择性遮盖隔板2的一侧。所述养殖缸1内侧壁上设有两个与隔板2齐高且相互对立的支撑托12,支撑托12与隔板2齐高,使遮光板3正好落在支撑托12上而与隔板2垂直。

实施例1

如上所述一种底栖和穴居性鱼类养殖装置,由养殖缸1、隔板2、遮光盖3组成。养殖缸1由环氧树脂等对鱼类无毒无害材料制作而成,呈长方体、圆柱体或椭圆体。养殖缸1侧壁内面设置两道对立卡槽11,卡槽11从养殖缸1上端一直延伸至养殖缸1的底部,卡槽11宽度为 5~10mm,具体宽度依隔板2厚度而定。隔板2由塑料等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隔板2上设置漏孔21,既可以方便鱼类活动,又能满足穴居性鱼类的钻洞需求。隔板2和遮光板3把养殖缸1分为无光和有光两部分,一方面可为养殖鱼类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另一方面也便于饲养人管观察和水质管理,还可以将遮光盖3翻到养殖缸1的另一边,使养殖鱼类游至另一边,方便饲养人员开展清洗工作。隔板2厚度为 4~8cm,高度略大于养殖水深,宽等于圆形养殖缸1的直径,或长方形养殖缸1的宽,或椭圆形养殖缸的短直径,将养殖缸1一分为二。隔板2上端通过合页4与遮光盖3相连,遮光盖3由塑料、木板等材质制作而成,遮光盖3的面积为养殖缸1的一半,使其正好能遮住养殖缸1的一半。遮光盖3外端和内端均安装拉手31,以方便饲养人员翻动遮光盖3。养殖缸1内侧壁与卡槽11连线垂直的方向设置支撑托12,用以支撑遮光盖3,支撑托12略高于养殖水深。养殖缸1底部略内凹,在底部中心设置排水孔64,排水孔64与外置的排水管63相连,排水管63可通过排水阀62将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总排水管6,也可通过U型排水管61 排入总排水管6。U型排水管61与养殖缸1的液面齐高,约为养殖缸1 的4/5高。养殖缸1的上方设置喷水管53,喷水管53的腹面钻一排小孔,以使水流均匀喷出。喷水管53通过进水阀52与进水管51和总进水管5 相连,排水孔64与排水管63相连,排水管63可以通过U型排水管61和排水阀62与总排水管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