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7197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



背景技术:

禾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鲤鱼品种,即乌鲤,主要在南部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落水禾花后上市,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鱼。在禾花鱼养殖过程中多将禾花鱼养殖于比较平整地形和面积比较大的稻田中,以方便与控制稻田水位和给禾花鱼投食。但是在我国云贵川地区,山地比较多,在所有稻田中,梯田占的比重大。梯田面积小,分布在坡壁上,灌溉困难,不方便控制水位,在给禾花鱼投食也十分苦困难,费时费力,目前也没有具体的关于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从而很少有人利用梯田养殖禾花鱼,使梯田没有良好地实现它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解决了使用梯田养殖禾花鱼时灌溉困难,投食困难,的问题,使梯田养殖禾花鱼得到推广,使梯田充分实现它的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坡体、沿坡面向下设置的若干块梯田、设于坡底的蓄水池、抽水泵和地下水泵,若干块所述梯田的田埂上均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底面与梯田的底部存在一定高度,所述排水口内设有拦鱼网,所述抽水泵设于蓄水池内,所述抽水泵上设有用于将蓄水池里面的水抽到位于坡体上端的梯田的第一水管,所述地下水泵上设有为蓄水池供水的第二水管。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蓄水池的内部和外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排水口的底面与梯田的底部的高度为15-20cm。

进一步,若干块所述梯田的两端均设有鱼坑,若干个所述梯田的内侧均设有连接两个鱼坑的鱼沟。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梯田的田埂上均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接鱼坑,另一端支出梯田外,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底部与鱼坑的底部水平,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所述蓄水池的池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围住所述蓄水池的外侧的边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养殖禾花鱼时,使用坡底的地下水泵往蓄水池内抽水,当蓄水池内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后,往蓄水池内加入适量的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并在蓄水池内将其搅拌均匀。然后使用抽水泵通过第一水管将蓄水池内的水,连同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抽到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内,当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内的水位升高后,水会从排水口溢流而下,流到下一块梯田内,直到流到坡体底部的蓄水池内。如此循环一段时间,所有梯田内的水得到了灌溉,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分布在各块梯田内,溢出的水回流到蓄水池内。若干天过后,梯田内的水份蒸发,水位下降,悬浮鱼饲料被禾花鱼吃掉,液体农家肥和禾花鱼的排泄物被水稻吸收。再次使用抽水泵通过第一水管将蓄水池内的水,连同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抽到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内,当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内的水位升高后,水会从排水口溢流而下,流到下一块梯田内,直到流到坡体底部的蓄水池内。在多次使用后,在蓄水池内的水、悬浮饵料和液体农家肥消耗殆尽的时候,再重新使用地下水泵通过第二水管往蓄水池加水、加悬浮鱼饲料和加液体农家肥,然后再多次使用。如此循环,直到稻熟鱼肥。

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使用地下水泵往蓄水池内抽水,往蓄水池内放入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再开启抽水泵。即可灌溉坡体上的所有梯田,为各块梯田内的禾花鱼投食以及为各块梯田内的稻子施肥,灌溉、投食和施肥一次完成,非常方便;从梯田内溢流出的水、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会重新回到蓄水池内,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由于排水口底面与梯田的底部存在一定高度,在重复灌溉过程中,能使梯田保持一定的水位,控制水位十分容易,使梯田内的禾花鱼能良好地生长;能使梯田养殖禾花鱼得到推广,使梯田充分实现它的价值。

2、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蓄水池的内部和外部,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在蓄水池使用时间过长时,可以打开第一阀门,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干蓄水池内的水,方便清理蓄水池。

3、所述排水口的底面与梯田的底部的高度为15-20cm。能使梯田内的水深保持在15-20cm,有利于禾花鱼的生长。

4、若干块所述梯田的两端均设有鱼坑,若干个所述梯田的内侧均设有连接两个鱼坑的鱼沟。设置鱼坑和鱼沟,有利于禾花鱼的活动,有利于禾花鱼的生长。

5、若干个所述梯田的田埂上均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接鱼坑,另一端支出梯田外,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底部与鱼坑的底部水平,所述第二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在水稻种植初期,若水位过深,打开第二阀门,通过第二排水管排水,方便将梯田内的水位控制在10cm左右,有利于稻苗的生长。

6、所述蓄水池的池边设有筛网,所述筛网围住所述蓄水池的外侧的边缘。在遇到暴雨时,坡体上的梯田内的水溢出,禾花鱼随水逃出,最后流入坡底的蓄水池内时,筛网可以防止禾花鱼逃出,可从蓄水池中捕捉后重新放入坡体上的梯田进行养殖,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体;2、梯田;3、蓄水池;4、抽水泵;5、地下水泵;6、排水口;7、拦鱼网;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第一排水管;11、第一阀门;12、鱼坑;13、鱼沟;14、第二排水管;15、第二阀门;16、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坡体1、沿坡面向下设置的若干块梯田2、设于坡底的蓄水池3、抽水泵4和地下水泵5,若干块梯田2的田埂上均设有排水口6,排水口6底面与梯田2的底部存在一定高度,排水口6内设有拦鱼网7,抽水泵4设于蓄水池4内,抽水泵4上设有用于将蓄水池3里面的水抽到位于坡体1上端的梯田2的第一水管8,地下水泵5上设有为蓄水池3供水的第二水管9。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梯田养殖禾花鱼的结构养殖禾花鱼时,使用地下水泵5往蓄水池3内抽水,当蓄水池3内的水达到一定的水位后,往蓄水池3内加入适量的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并在蓄水池3内将其搅拌均匀。然后使用抽水泵4通过第一水管8将蓄水池3内的水,连同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抽到位于坡体1最上端的梯田2内,当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2内的水位升高后,水会从排水口6溢流而下,流到下一块梯田2内,直到流到坡体1底部的蓄水池3内。如此循环一段时间,所有梯田2内的水得到了灌溉,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分布在各块梯田2内,溢出的水回流到蓄水池3内。若干天过后,梯田2内的水份蒸发,水位下降,悬浮鱼饲料被禾花鱼吃掉,液体农家肥和禾花鱼的排泄物被水稻吸收。再次使用抽水泵4通过第一水管8将蓄水池3内的水连同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抽到位于坡体1最上端的梯田2内,当位于坡体最上端的梯田2内的水位升高后,水会从排水6溢流而下,流到下一块梯田2内,直到流到坡体1底部的蓄水池3内。在多次使用后,在蓄水池3内的水、悬浮鱼饲料和液体农家肥消耗殆尽的时候,再重新使用地下水泵5通过第二水管9往蓄水池3内加水、加悬浮鱼饲料和加液体农家肥,然后再多次使用。如此循环,直到稻熟鱼肥。

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使用地下水泵5往蓄水池3内抽水,往蓄水池3内放入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再开启抽水泵4。即可灌溉坡体1上的所有梯田2,为各块梯田2内的禾花鱼投食,以及为各块梯2内的稻子施肥,灌溉、投食和施肥一次完成,非常方便;从梯田2内溢流出的水、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会重新回到蓄水池3内,再次利用,节约水资源、悬浮鱼饲料和农家有机肥;由于排水口6底面与梯田2的底部存在一定高度,在重复灌溉过程中,能使梯田2保持一定的水位,控制水位十分容易,使梯田2内的禾花鱼能良好地生长;能使梯田2养殖禾花鱼得到推广,使梯田2充分实现它的价值。

蓄水池3底部设有第一排水管10,排水管10连通蓄水池3的内部和外部,第一排水管10上设有第一阀门11。在蓄水池3使用时间过长时,可以打开第一阀门11,通过第一排水管10排干蓄水池3内的水,方便清理蓄水池3。

排水口6的底面与梯田2的底部的高度为15-20cm。能使梯田2内的水深保持在15-20cm,有利于禾花鱼的生长。

若干块梯田2的两端均设有鱼坑12,若干个梯田2的内侧均设有连接两个鱼坑12的鱼沟13。设置鱼坑12和鱼沟13,有利于禾花鱼的活动,有利于禾花鱼的生长。

若干个梯田2的田埂上均设有第二排水管14,第二排水管14的一端连接鱼坑12,另一端支出梯田2外,第二排水管14的底部与鱼坑12的底部水平,所述第二排水管14上设有第二阀门15。在水稻种植初期,若水位过深,打开第二阀门14,通过第二排水管14排水,方便将梯田2内的水位控制在10cm左右,有利于稻苗的生长。

蓄水池3的池边设有筛网16,筛网16围住所述蓄水池3的外侧的边缘。在遇到暴雨时,坡体1上的梯田2内的水溢出,禾花鱼随水逃出,最后流入坡底的蓄水池3内时,筛网16可以防止禾花鱼逃出,可从蓄水池3中捕捉后重新放入坡体1上的梯田2进行养殖,减少经济损失。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