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枝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286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枝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修剪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枝锯。



背景技术:

高枝锯是指高位树枝修枝锯又称割草机、机动镰,是园林绿化中修剪树木常用的园林机械之一。

目前,公告号为CN20326183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高枝锯,这种电动高枝锯虽然较为环保,成本较低,但高枝管长度较长,当不使用时收纳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枝锯,通过设置可以伸缩的链锯和可折叠的高枝管,使高枝锯在不使用时可以对长度进行缩短,达到方便收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枝锯,包括引擎,所述的引擎上固定连接有高枝杆,所述的高枝杆远离引擎的一端连接有链锯,所述的高枝杆上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的遮挡板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条,所述的滑动条上开设有往复齿,所述的往复齿上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的遮挡板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驱动杆抵触的固定板,所述的滑动条远离引擎的一端与所述的链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滑动条移动,使固定连接在滑动条上的链锯移动,从而使链锯能够伸缩,使用时链锯伸出,不使用时链锯收缩,减小高枝锯长度,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高枝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的第二杆体一端与引擎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杆体的一端抵触,所述的第一杆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板,所述的第二杆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折叠板,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抵触,可以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处于竖直状态,使工人可以对树枝进行切割,当不使用时,工人可以将第一杆体朝第二杆体进行弯折,减小高枝锯的长度,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的第一折叠板上铰接有第一折叠杆,所述的第一折叠杆远离第一折叠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折叠杆,所述的第二折叠杆的一端沿滑动孔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三折叠杆,所述的第三折叠杆远离第二折叠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折叠板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结构,使铰接处的强度增加,使铰接处在长时间使用时不易损坏,增加了了高枝锯的工作时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杆体上铰接有第四折叠杆,所述的第四折叠杆通过固定件与第三折叠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件穿过第三折叠杆和第四折叠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对第四折叠杆的固定,使第四折叠杆对第三折叠杆产生限制作用,减小了大角度时第一杆体发生转动对工人造成伤害的几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杆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粘连带,所述的粘连带远离高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粘合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连带能够将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捆绑,捆绑后通过粘合件将两个粘连带固定,减小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移动,方便收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锯上固定连接有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板能够阻挡一部分由于树枝切割而产生的木屑,减少木屑对工人造成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带,所述支撑带上固定连接有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带穿戴在工人的肩膀上,缓冲块位于工人的肩部,工人通过肩部的支撑为手部分担高枝锯的重量,缓冲块能减小肩部所收到的压强,使工人感觉较舒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高枝锯的链锯能够伸缩,减小高枝锯的长度,方便收纳;

第一杆体能够朝第二杆体弯折,减小高枝锯的长度,方便收纳;

固定件能对第一杆体进行固定,减小第一杆体工作时产生的转动,减小由于第一杆体转动发生意外的几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护板能阻挡一部分木屑,减少木屑对工人的伤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支撑带和缓冲块,能使工人在工作时较为舒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放大图;

图3为B处放大图;

图4为链锯与滑动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板与遮挡板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折叠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引擎;2、高枝杆;20、第一杆体;200、第一折叠板;201、第一折叠杆;202、第二折叠杆;203、滑动孔;21、第二杆体;210、第二折叠板;211、第三折叠杆;212、第四折叠杆;215、固定件;22、遮挡板;221、限位条;23、粘连带;231、第一粘合件;232、第二粘合件;24、第一销轴;25、第二销轴;26、第三销轴;27、第四销轴;28、第五销轴;3、链锯;31、滑动条;32、往复齿;33、驱动齿轮;34、驱动杆;35、固定板;351、滑动块;352、限位槽;4、支撑带;41、缓冲块;5、护板;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枝锯,包括呈长方体的高枝杆2,高枝杆2包括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第一杆体20的一端与引擎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体21抵触。第一杆体20上固定连接有截面呈长方形的第一折叠板200,第二杆体21上固定连接有截面呈长方形的第二折叠板210,第一折叠板200与第二折叠板210通过第一销轴24铰接。

第一折叠板200远离第一销轴的一端上开设有弧形的滑动孔203,第一折叠板200靠近第二折叠板210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25铰接有第一折叠杆201,第一折叠杆201远离第二销轴25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铰26接有第二折叠杆202,第二折叠杆202的一端沿滑动孔203的长度方向与滑动孔203的内壁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27铰接有第三折叠杆211,第三折叠杆211远离第二折叠杆202的一端与第二折叠板210通过第五销轴28铰接。第二杆体21上铰接有第四折叠杆212,第四折叠杆212远离第二杆体21的一端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嵌合孔(图中未示出),第三折叠杆211上开设有截面为圆形的固定孔(图中未示出),固定孔和嵌合孔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第三折叠杆211和第四折叠杆212通过穿过固定孔和嵌合孔的固定件215固定连接。第一折叠杆201、第二折叠杆202、第三折叠杆211和第四折叠杆212皆呈长条状。

第二杆体2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条长条状的粘连带23,粘连带23的材质为尼龙,其中一条粘连带23的一侧上固定有第一粘合件231,第一粘合件231为魔术贴的子面,另一条粘连带23的一侧上固定有第二粘合件232,第二粘合件232为魔术贴的母面。粘连带23能将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捆绑住,并用第一粘合件231和第二粘合件232互相粘合,对第一杆体20和第二杆体21进行固定。

第一杆体20上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把手6,第一杆体20上固定连接有环状的支撑带4,支撑带4的材质为尼龙,支撑带4上固定连接有长条形的缓冲块41,缓冲块41远离支撑带一侧的材质为涤纶,靠近支撑带一侧的材质为海绵,支撑带4穿戴在工人身上,工人通过支撑带4对高枝锯进行支撑,高枝锯的重力有部分施加在工人肩部,缓冲块41能减小由于高枝锯的重力而施加在工人肩部的压强,减轻了工人的肩部的负担。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杆体21远离第一杆体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的遮挡板22,遮挡板22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呈长方体的滑动条31。

如图3和图4所示,滑动条31远离遮挡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链锯3,滑动条31中部的两侧开设有锯齿状的往复齿32,往复齿32的两侧分别啮合有一个驱动齿轮33,驱动齿轮33为直齿轮,驱动齿轮33上固定连接有长条状的驱动杆34,驱动齿轮33与遮挡板22转动连接。

如图3和图5所示,遮挡板22一侧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限位槽352,限位槽352为燕尾槽,限位槽352内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截面为梯形的滑动块351,滑动块351与限位槽352的内壁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滑动块351上一体化设置有截面为L形的固定板35。固定板35远离限位槽352的一端与驱动杆34的一侧抵触。遮挡板22远离驱动杆34的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条截面为长方形的限位条221,滑动条31的两侧分别与两条限位条221靠近滑动条31的一侧贴合,限位条221的长度方向与遮挡板22的长度方向平行。

如图4所示,链锯3上固定连接有弧形护板5,护板5采用透明塑料制成,用以阻挡树枝被切割后产生的部分木屑,上述链锯3由引擎1驱动。

如图6所示,第一销轴24、第二销轴25和第四销轴27的轴心在折叠时均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折叠板200与第二折叠板210不在同一平面内。

综上所述,工人在使用时,先将驱动杆34朝靠近引擎1的方向转动,直至驱动杆34与高枝杆2平行,移动固定板35,使固定板35与驱动杆34抵触,穿戴上支撑带4,使支撑带4上的缓冲块41位于工人的肩部,手握住把手6,启动引擎1,开始对树木进行修剪。使用结束后,关闭引擎1,移开固定板35,将驱动杆34往靠近链锯3方向转动,直至驱动杆34与高枝杆2平行,移动固定板35,使固定板35与驱动杆34抵触,拔除固定件215,将第二杆体21朝靠近引擎1方向转动,直至第一折叠板200与第二折叠板210贴合,用粘连带23将第一折叠板200与第二折叠板210绑紧,将粘合件231互相黏贴,进行收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