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5390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农业大棚已用于花卉养殖、果树生产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及桃等;林业生产如林木育苗;养殖业如牲畜、水产的养殖等。

现有技术主要是依靠将大棚顶部设置成圆弧状,使得积雪从大棚顶自发滑落实现减少在大棚顶部的积雪的目的。然而在大雪时节,大棚顶部积雪速度快于雪从大棚顶部下落的速度,使得大棚顶部的积雪依旧会逐渐增多,若这些积雪没有及时除去,很容易对大棚造成损坏甚至将大棚压垮,使得保温大棚内的农作物被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其解决了保温大棚上积雪过多的问题,具有大棚布在接触杆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的震动,从而减少了大棚布上积雪且接触杆工作过程中大棚布上不易继续积雪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包括大棚布、用于支撑所述大棚布的大棚架,所述大棚架由多个圆弧状的径向支架和多个水平且穿过所述径向支架所在平面的轴向支架构成,两个相邻的所述径向支架之间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有从所述安装块靠近所述大棚布一端贯穿至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大棚布一端的滑动腔,且所述滑动腔与外环境连通;所述滑动腔内设有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的接触杆,所述安装块内还设有轴线与所述滑动腔平行的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与所述驱动腔的内腔壁转动连接且设有凸轮凹槽的圆柱凸轮,所述驱动腔与所述滑动腔之间设有将所述驱动腔与所述滑动腔连通的长条状驱动通孔,所述接触杆上设有与所述接触杆同步运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远离所述接触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驱动通孔位于所述凸轮凹槽内且与所述凸轮凹槽间隙配合,所述圆柱凸轮转动时所述驱动块在所述凸轮凹槽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接触杆沿着所述滑动腔的轴向来回运动;所述大棚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圆柱凸轮转动的动力件;所述接触杆靠近所述大棚布的一端运动至其所能达到距所述安装块最远处时,所述接触杆使得所述大棚布发生形变。

采用上述结构,在两个相邻的径向支架间设有与两个径向支架连接的安装块,安装块内设有从安装块靠近大棚布一端贯穿至安装块远离大棚布一端的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接触杆,接触杆上设有驱动块,驱动块穿过驱动通孔且与驱动通孔间隙配合,驱动块位于凸轮凹槽内则圆柱凸轮转动时带动接触杆在滑动腔内做靠近或远离大棚布的运动,且当接触杆向大棚布运动至其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时,所述接触杆使得所述大棚布发生形变,圆柱凸轮继续转动,则由于凸轮凹槽的作用接触杆向着远离大棚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大棚布不再受到接触杆的抵接作用,则大棚布自发的恢复形变。随着圆柱凸轮的转动,接触杆不断将大棚布推起后解除对于大棚布的抵接作用。则使得电机启动时,大棚布不断震动,从而使得大棚布上的积雪落下,减少大棚布上的积雪,且大棚布运动时大棚布上不易积雪,则减少了积雪对于大棚布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动力件包括设在所述圆柱凸轮的一端处且与所述圆柱凸轮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且垂直的第二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转动;所述圆柱凸轮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设有穿过所述安装块且与所述安装块转动连接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与所述圆柱凸轮同步转动,且所述第一锥齿轮连接在所述动力杆上与所述动力杆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在圆柱凸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配合且垂直的第二锥齿轮,则使用两个锥齿轮使得使用者从与圆柱凸轮轴向垂直的方向即可控制圆柱凸轮转动。此时驱动电机即可安装在圆柱凸轮的垂直方向,改变了控制圆柱凸轮运动的力的方向,方便了驱动电机的安装。

进一步优选为:大棚架的同侧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所述第二锥齿轮均通过转动轴连接,被同一根所述转动轴连接的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将所有的第二锥齿轮通过转动轴连接,且被同一个转动轴连接的第二锥齿轮均与转动轴同步转动,则使得使用者需要控制位于大棚架同侧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驱动杆运动时,仅需驱动转动轴转动即可使得所有的第二锥齿轮转动。方便了使用者对于多个接触杆控制,并且减少了驱动接触杆运动所需的驱动电机,节省了驱动接触杆所消耗的电能,从而节省了除去大棚布上积雪的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棚布外对应所述接触杆设有绷紧的弹性条,所述大棚布被所述接触杆推动发生形变时,所述弹性条与所述大棚布一起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接触杆所述不再推动所述大棚布时,所述弹性条恢复形变前的状态带动所述大棚布向着所述接触杆运动,使得大棚布恢复至形变前的状态。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条的设置,在大棚布外对于大棚布有一定的加固作用,当接触杆推动大棚布运动时,会推动弹性条同步运动,弹性条本身具有弹性会分担部分接触杆作用在大棚布上的冲击力,从而减少接触杆对于到大棚布的损伤,延长了大棚布的使用寿命。并且弹性条本身具有弹性,使得接触杆向着远离保温大棚内部运动离开大棚布后,弹性块由恢复其形变的趋势,则弹性块会对大棚布施加向着保温大棚内部的力,从而使得大棚布向着保温大棚内部运动,从而使得大棚布的运动更加剧烈。使得大棚布上的积雪下落更多,下落速度更快且大棚布上不易继续积雪。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触杆靠近所述大棚布的一端设有由柔软材料制成的抵接块。

采用上述结构,接触杆与大棚布接触的部分设有柔软材料制成的抵接块,使得接触杆敲击大棚布时不与大棚布直接接触,柔软材料与大棚布接触时柔软材料与大棚布的接触面柔和,且因为柔软材料的作用减少了接触杆对大棚布施加的作用力,减少了接触杆对于大棚布的损伤,延长大棚布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棚布与所述接触杆接触的部分至少有两层。

采用上述结构,大棚布与接触杆接触的部分至少有两层,则使得接触杆不会直接作用在最外层的大棚布上。即使接触杆对于大棚布造成了损伤,最先破损的为内层的大棚布,发现时仅需更换内层的大棚布即可。使得外层大棚布不易损坏,保证了大棚可以正常实现其功能,且内层大棚布需要更换时仅需更换内层大棚布即可,使得大棚布因为接触杆造成损伤后的维修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两个相邻的径向支架之间设有与两个相邻的径向支架连接的安装块,且安装块内设有滑动腔,滑动腔内设有接触杆,接触杆连接有设在驱动腔内的圆柱凸轮,通过圆柱凸轮的转动驱动接触杆的转动,使得接触杆周期性的推动大棚布,从而使得到大棚布不断运动,减少大棚布上的积雪并且大棚布上不易继续积雪。使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使得使用者在与圆柱凸轮垂直的方向即可控制圆柱凸轮的转动。并且使用这种方式位于大棚架同一侧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锥齿轮使用同一根转动轴即可固定,转动轴与设在转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同步转动,使得使用者仅需使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轴转动即可使得位于同一转动轴上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简化了对第二锥齿轮转动的控制与驱动,减少了驱动电机的设置数量节省了能源,节省了使用成本。弹性条的设置对大棚布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使得大棚布不易因为接触杆的作用破损,且弹性条的设置使得大棚布恢复其本来形状时更加快速,加剧了大棚布的震动,使得大棚布上的积雪更易下落且驱动电机开启时大棚布上更加不易积雪。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动力件、转动轴、圆柱凸轮、凸轮凹槽、接触杆、抵接块、动力杆、驱动块;

图4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布;2、大棚架;201、径向支架;202、轴向支架;3、安装块;4、接触杆;5、圆柱凸轮;6、凸轮凹槽;7、驱动块;8、动力件;801、第一锥齿轮;802、第二锥齿轮;803、驱动电机;9、动力杆;10、转动轴;11、弹性条;12、抵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积雪少的保温大棚,如图1所示,包括大棚布1、用于支撑大棚布1的大棚架2,大棚架2包括多个圆弧状的径向支架201和多个穿过径向支架201所在平面的轴向支架202。

参照图1、图2、图3、图5,大棚布1上部位于保温大棚外设有从大棚架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弹性条11,弹性条11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且与大棚布1抵接。大棚架2上部的两个相邻的径向支架201之间与两个径向支架201均对应弹性条11连接有安装块3,安装块3内设有从安装块3靠近大棚布1的一端贯穿至安装块3远离大棚布1的一端的滑动腔(图中未示出),且滑动腔内部与外环境连通。安装块3内还设有与滑动腔轴线平行的驱动腔(图中未示出),驱动腔与滑动腔之间设有连通驱动腔与滑动腔的长条状驱动通孔(图中未示出),驱动通孔与滑动腔的轴线平行设置。滑动腔内设有与滑动腔滑动连接的接触杆4,接触杆4靠近大棚布1的一端设有由柔软材料制成的抵接块12,大棚布1与抵接块12接触的部分设有两层,接触杆4的侧壁上固定有驱动块7,驱动块7远离接触杆4的一端穿过驱动通孔位于驱动腔内。驱动腔内设有与驱动腔转动连接的且侧壁上设有凸轮凹槽6的圆柱凸轮5,驱动块7位于圆柱凸轮5的凸轮凹槽6内。圆柱凸轮5转动时,驱动块7在凸轮凹槽6内滑动使得接触杆4在滑动腔内沿着滑动腔的轴线来回运动。接触杆4靠近大棚布1的一端运动至其所能达到距安装块3最远处时,接触杆4使得大棚布1凸起发生形变。

参照图2、图3、图4、图5,圆柱凸轮5远离大棚布1的一端穿过安装块3且与安装块3滑动连接有与圆柱凸轮5同步转动的动力杆9。动力杆9上连接有与动力杆9同步转动的第一锥齿轮801,第一锥齿轮801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80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02,且第二锥齿轮802与第一锥齿轮801垂直设置。保温大棚的同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锥齿轮802均通过转动轴10连接,且被同一转动轴10连接的第二锥齿轮802均与转动轴10同步转动,转动轴10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动轴10转动的驱动电机803。第一锥齿轮801、第二锥齿轮802、驱动电机803共同构成动力件8。

工作过程:

保温大棚使用时使得保温大棚内部的温度高于外部温度,从而给保温大棚内的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得保温大棚内的植物在外界环境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正常生长。

在大雪天气时,大雪落至大棚布1外的上方且积聚在大棚布1上。当使用者发现大棚布1上积雪多时,打开驱动电机803,驱动电机803驱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转动带动转动轴10上的第二锥齿轮802转动,第二锥齿轮80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801转动,第一锥齿轮801的转动带动动力杆9的转动,从而使得圆柱凸轮5转动,此时圆柱凸轮5侧壁上的凸轮凹槽6转动,因为与接触杆4固定的驱动块7设在凸轮凹槽6内,则圆柱凸轮5转动时,接触杆4被圆柱凸轮5驱动在滑动腔内沿着滑动腔的轴线来回运动。

接触杆4向着大棚布1运动时,接触杆4设有抵接块12的一端逐渐接近大棚布1,且抵接块12与接触杆4将大棚布1逐渐顶起使得大棚布1与弹性条11一起凸起发生形变,接触杆4向着大棚布1运动到其所能达到最远处后向着远离大棚布1的方向运动,此时大棚布1在弹性条11的作用下向着保温大棚内部运动从而使得大棚布1发生震动,从而实现减少大棚布1上积雪的目的。接触杆4向着大棚布1内运动至其所能达到的最远处时,随着圆柱凸轮5的转动接触杆4反向运动,使得接触杆4周期性推动大棚布1,从而使得大棚布1发生周期性震动。使得大棚布1在驱动电机803开启时始终会发生周期性震动,从而实现减少大棚布1上积雪的目的。

当雪停或不需要大棚布1继续震动时,关闭驱动电机803即可停止接触杆4的运动,从而使得大棚布1的震动逐渐减弱。此时使用者将保温大棚外的积雪清理干净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