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藕田水蛭附着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31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藕田水蛭附着基。



背景技术:

水蛭又称宽体金线蛭,是一种贵重的药用水产动物,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工增养殖水蛭逐渐增多,藕田水位较浅、又是较为隐蔽的幽闭环境,适合水蛭的增殖,但由于藕田水体中没有适合的隐蔽场所,不利于水蛭在荷叶柄丛游动、栖息,水蛭的饵料生物螺蛳在藕田中一般生活在水体底部,在单位面积水域中,螺蛳的分布数量有限,并且藕田中又缺少水蛭附着栖息的场所,水蛭在藕田中的分布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藕田增殖水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藕田水蛭附着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藕田水蛭附着基,其特征是,附着基本体采用混凝土浇筑制作,所述附着基本体为五个长方形的平面组成的组合体,包括一个顶面、两个斜面、两个立面,五个平面大小一致,平面长40-60厘米、宽10-15厘米、厚1-2厘米,顶面、斜面、立面均以长边连接,顶面的两侧为斜面,斜面的下方为立面,顶面与斜面呈135°角,斜面与立面呈135°角,在顶面、斜面、立面上设置若干孔洞,供水蛭自主进出,孔洞直径3-5厘米,在立面的底部设置长条形的平面作为附着基本体的底脚,底脚宽4-7厘米,厚1-2厘米,长度与附着基本体长度一致,避免附着基本体的立面陷入淤泥。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水蛭附着基,在藕田的荷叶间隙设置附着基本体,水蛭和饵料生物螺蛳均附着于附着基本体上,白天水蛭和螺蛳隐藏在附着基本体内侧,晚上出来在藕田水体中活动,扩大了水蛭生活的区域空间,由于附着基本体内侧和外侧均可附着螺蛳等饵料生物,在单位水域中扩大了饵料生物的分布面积,提高了饵料生物量,有利于水蛭的摄食与生长,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方便设置,不影响藕的正常生长,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立面,2斜面,3顶面,4孔洞,5底脚,6附着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藕田水蛭附着基,其特征是,附着基本体6采用混凝土浇筑制作,所述附着基本体6为五个长方形的平面组成的组合体,包括一个顶面3、两个斜面2、两个立面1,五个平面大小一致,平面长40-60厘米、宽10-15厘米、厚1-2厘米,顶面3、斜面2、立面1均以长边连接,顶面3的两侧为斜面2,斜面2的下方为立面1,顶面3与斜面2呈135°角,斜面2与立面1呈135°角,在顶面3、斜面2、立面1上设置若干孔洞4,供水蛭自主进出,孔洞4直径3-5厘米,在立面1的底部设置长条形的平面作为附着基本体6的底脚5,底脚5宽4-7厘米,厚1-2厘米,长度与附着基本体6长度一致,避免附着基本体6的立面1陷入淤泥。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水蛭附着基,在藕田的荷叶间隙设置附着基本体6,水蛭和饵料生物螺蛳均附着于附着基本体6上,白天水蛭和螺蛳隐藏在附着基本体6内侧,晚上出来在藕田水体中活动,扩大了水蛭生活的区域空间,由于附着基本体6内侧和外侧均可附着螺蛳等饵料生物,在单位水域中扩大了饵料生物的分布面积,提高了饵料生物量,有利于水蛭的摄食与生长,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制作简便、成本低廉、方便设置,不影响藕的正常生长,效果良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