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690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喂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高品质水果蔬菜的需求量的增加,利用蜂类为设施作物授粉已经逐渐得到种植业者的认可。其中,熊蜂适合为设施作物授粉,尤其是需要声震授粉的茄科类作物。熊蜂与蜜蜂相比对低温高湿、低光密度的温室环境的适应力更强,而且兼具声震授粉的特性,因而更适合为泌蜜量极少或者不泌蜜的茄科类作物授粉,如番茄和茄子。

为了保证熊蜂蜂群的饲料供应,延长熊蜂蜂群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良好的授粉效果,需要设计出符合熊蜂生物学特性,方便熊蜂采食的熊蜂饲喂器,在授粉蜂群中糖浆不足时,提供新鲜的糖浆以激发蜂群的采集积极性。目前为了激发蜂群的采集积极性,种植业者多数在蜂箱附近设置一个浅碟,倒入糖浆后放入几根细木条等漂浮物,供熊蜂站立采食。

采用上述简易装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随机性大,不适合熊蜂蜂群糖浆的补充饲喂,饲喂效果难以保证,无法提高蜂群采集积极性并延长蜂群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喂器,用于熊蜂蜂群糖浆的补充饲喂,以解决现有简易装置饲喂效果难以保证与随机性大的问题,提高蜂群采集积极性并延长蜂群使用时间。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喂器,包括储液盘与罩盖在所述储液盘上的顶盖,所述顶盖包括框架与棱条,所述棱条铺设在所述框架上。

其中,所述棱条为多个,多个所述棱条同向设置。

其中,相邻所述棱条之间的距离相同。

其中,相邻所述棱条之间的距离为0.5cm~1cm。

其中,所述棱条的宽度为0.2cm~0.5cm。

其中,所述框架与棱条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储液盘的侧壁贴合。

其中,所述储液盘的深度为1cm~2cm。

其中,所述储液盘与顶盖均由塑料制成。

其中,所述储液盘的底板为等六边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饲喂器,包括储液盘与顶盖,顶盖罩盖在储液盘上;一方面,通过框架与铺设在框架上的棱条构成顶盖,便于熊蜂站立和取食,其结构符合熊蜂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熊蜂蜂群糖浆的补充饲喂,提高蜂群采集积极性和蜂群的健康,从而延长蜂群使用时间;另一方面,顶盖罩盖在储液盘上,便于饲喂器的清洗和糖浆的更换。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饲喂器结构轻便,工艺简单,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饲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饲喂器的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2-储液盘;3-棱条;4-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饲喂器的机构示意图,包括储液盘2与顶盖,顶盖罩盖在储液盘2上。本实施例中,储液盘2与顶盖均由塑料制成。

储液盘2的深度为1cm~2cm。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盘2的底板为等六边形结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储液盘2的深度为1.5厘米,底板边长为5厘米,侧壁厚度为0.25厘米。

顶盖包括框架1与棱条3,棱条3铺设在框架1上。本实施例中,框架1为等六边形结构,其边长为5厘米,厚度与储液盘2的侧壁厚度相同。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框架1与棱条3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棱条3为多个,且多个棱条3同向设置;其中,棱条3的宽度为0.2cm~0.5cm;相邻棱条3之间的距离相同,相邻棱条3之间的距离为0.5cm~1cm。本实施例中,棱条3的宽度为0.25cm,相邻棱条3之间的距离为0.66cm。

进一步的,框架1的底部设有凸起部4,凸起部4与储液盘2的侧壁贴合。本实施例中,框架1底部的内侧设有一个长宽各0.25厘米的凸起部4,凸起部4与储液盘2侧壁的内侧贴合,以便与储液盘2嵌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饲喂器,一方面,通过框架与铺设在框架上的棱条构成顶盖,储液盘的深度和棱条之间的间距依据熊蜂的生物学特性而设计,便于熊蜂站立和取食,其结构符合熊蜂的生物学特性,有利于熊蜂蜂群糖浆的补充饲喂,提高蜂群的采集积极性、维持蜂群的健康和延长蜂群的使用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在框架的底部设置凸起部与和储液盘相互嵌合,便于饲喂器的清洗和糖浆的更换。且本实施例提供的饲喂器采用塑料材质制作而成,其结构轻便且坚固耐用,工艺简单,易于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