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混凝土墙及采用其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7732发布日期:2018-08-28 22:01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施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泡混凝土墙及采用其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农村日光温室通常采用4米以上厚的土墙作为背墙,以便利用土壤的蓄热和保温特性,保证阳光温室内日夜温度不会下降太多,虽然夯实的土墙蓄热系数大,但其导热系数也大(热阻小),土墙储蓄的热量很快由后墙散失掉。为了起到保温蓄热的作用,通常厚土墙必须达到四米以上的厚度,甚至有近十米厚的,从而导致大量被厚土墙所占耕地无法再利用,且占用大量泥土等资源。

此外,即使采用厚土墙的日光温室保温性仍然不理想,尤其在晚上还需要通过额外加热来提高温室内温度,在野外电力、天然气不方便时通常采用煤炉,天然气和电采暖价格太高,来补充温室内热量的散逸,这样也大量消耗燃料和资源,大量增加了农用成本;而采用煤炉加热,则污染性严重,不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也耗费大量煤炭资源。

针对上述现状,有人曾经采用聚苯板、泡沫板等隔热板材来替换厚土墙,但由于聚苯板、泡沫板虽然具有优良的热阻,保温性能优良,但此类材料蓄热系数非常低,几乎不能储热和蓄热,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混凝土墙及采用其的温室大棚,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泡混凝土墙,所述发泡混凝土墙采用发泡混凝土制造,发泡形成的气泡内含有的气体为氧气,所述发泡混凝土墙的墙厚为30cm~3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采用如上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墙作为主墙。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和温室大棚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墙体蓄热系数高达4.75,保温蓄热效果特别优异,温室内白天阳光照射时的温度能达到25℃,夜间温度仍能达到10℃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种植的环境和条件,节约了农业资源;(2)墙体支撑强度高,墙高可以根据需要做到2-6米,从而温室大棚的展宽可以做到30米以上,大棚面积极大的增大,更便于农作安排和机械化作业;(3)节约大量耕地,由于墙体可以做到仅为30cm厚度,相对于现有的10米厚度的厚土墙,极大地节约了耕地面积和土方资源,对于破解我国农村土地越来越稀缺,种植成本越来越高的困境有极大的助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发泡混凝土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C型槽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单一C型槽钢形成的发泡混凝土墙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的单一C型槽钢形成的发泡混凝土墙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若干C型槽钢形成发泡混凝土墙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平面钢板形成的发泡混凝土墙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7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的温室大棚的侧面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发泡混凝土墙,2、棚膜,3、C形槽钢,4、发泡混凝土,5、铁丝,6、金属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混凝土墙,该发泡混凝土墙采用发泡混凝土制造,发泡形成的气泡内含有的气体为氧气。该发泡混凝土墙的墙厚为30cm~3米,例如为30cm、40cm、50cm、60cm、70cm、80cm、90cm、1m、1.2m、1.5m、1.8m、2m、2.5m、3m。该发泡混凝土墙的墙高为0.5-6米,例如为0.5m、1m、1.5m、2m、2.2m、2.5m、2.8m、3m、3.2m、3.5m、3.6m、4m、4.5m、5m、5.5m、6m。该发泡混凝土墙的立体结构例如如图1所示。

该发泡混凝土墙内例如可以含有金属骨架,该金属骨架可以为钢筋编织的框架和/或一到多层铁丝5编成的铁丝网,以增加发泡混凝土4的强度和抗断裂性。该钢筋编织的框架可以是水平布置的,也可以是斜线交叉的,例如如图3、4所示。

该发泡混凝土墙还可以包括有金属支柱,该金属支柱为C形槽钢或金属平板(钢板)。作为优选,该发泡混凝土墙的加工方式例如为:在两个C形槽钢3之间焊接多条铁丝5形成金属骨架,然后用模具夹住两个C形槽钢,在中间浇注发泡混凝土4形成该发泡混凝土墙1。

当金属支柱为C型槽钢3时,如图2所示,C形槽钢3的整宽度W2例如为100~300mm,C形边条的宽度W1例如为60~100mm;该C形槽钢例如包括镀锌C型钢、不锈钢槽钢或热轧普通槽钢。

当金属支柱为金属平板6,例如钢板时,如图6所示,可以在两个金属平板6之间焊接多条铁丝5形成金属骨架,然后用模具夹住两个金属平板6,现场浇注或预制浇注发泡混凝土以形成该发泡混凝土墙。

该发泡混凝土墙1可以为预制结构或现浇结构,例如先在工厂车间内预先制备好,或者在现场用模具现场浇注。当该发泡混凝土墙1采用预制的C形槽钢结构时,如图5所示,可以将多个预制的发泡混凝土墙1通过焊接、铆接、铆焊混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拼接在一起。

该发泡混凝土墙1也可以由发泡混凝土砖砌成,该发泡混凝土砖内发泡气体为氧气,每一块发泡混凝土砖的长度为30-50cm、宽度为10-30cm,厚度为5-20cm。发泡混凝土砖可以采用建筑领域常用的砌墙方法来砌墙,例如纵横交错,或者同一方向排布。

该发泡混凝土墙1的墙体可以为空心或实心。例如通过发泡混凝土砖以纵横交错的方式砌墙时,在中间形成空心的结构。

该发泡混凝土墙1采用氧气发泡,具体制备工艺为在水泥砂石中加入现有的过氧化氢起泡剂,采用现有的发泡工艺将其搅拌后使其发泡,由于发泡气体为氧气,不同于氢气或二氧化碳的发泡气体,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中气泡致密而不连通,从而形成很多的蜂窝状密闭氧气小空间,由于氧气的传热系数很低,从而可以很好地隔热;又由于氧气小空间不连通,保证了形成的发泡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不会降低很多。

该发泡混凝土墙1的墙体内或墙体表面可以含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固体相变材料,将其放入空心墙体的空心内,或者在形成墙体时形成相变材料层或相变材料区,选择的相变材料的温度区间在5-30℃之间。

该发泡混凝土墙1的墙体表面还可以形成有一自发光/发热材料的涂层或区域。该自发光/发热材料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自动发光和/或发热的材料,例如JGB纳米半导体自发光/发热材料或石墨烯量子点材料,从而在夜晚通过该自发光/发热材料发出的光可以起到照明或标识的作用,节约了额外照明的费用,对植物生长具有补光作用。该自发光/发热材料发出的热也可以提高温室内的温度,减少由于内外温差和热量逸散造成的温室温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该温室大棚采用如上所述的发泡混凝土墙1作为主墙,朝阳光方向采用棚膜2来增加采光。如图7、8所示,该温室大棚的长度例如可以为80~200m或者更长,高度例如可以为2~16m,跨度例如可以为12~64m。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阳光温室,其背墙(主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来制造,墙厚40cm,墙宽为4米,墙高为6米。该发泡混凝土墙是在两个6米长的C形槽钢之间形成铁丝网的框架,然后在预制车间浇筑发泡混凝土发泡形成。

实施例2

一种阳光温室,其背墙(主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制成的发泡混凝土砖来制造,墙厚60cm,墙宽为10米,墙高为2.5米。其中,该发泡混凝土砖内发泡气体为氧气,每一块长度为30cm、宽度为10cm,厚度为60cm。墙体为空心,其内填充相变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阳光温室,其背墙(主墙)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来制造,墙厚1米,墙宽为15米,墙高为4米。该发泡混凝土墙内含有钢筋编织的框架,通过在现场用模具固定后现浇发泡。墙体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墙体表面刷涂有自发光/发热涂料。

对比例1

一种阳光温室,其背墙(主墙)采用10米厚的厚土墙。

对比例2

一种阳光温室,其背墙采用厚度为1米的多层泡沫板墙。

性能测试

对于上述几个实施例,分别测量了墙体的热传导性能、墙体结构强度、阳光温室早晚温度变化,结果列于下表1。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发泡混凝土墙性能远远优于现有的厚土墙和泡沫板墙,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和农业成本,以及耕地面积和土方资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