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1674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生态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养观赏鱼的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态鱼缸。



背景技术:

鱼缸是一种常见的水族容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人们对休闲娱乐生活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在家里或庭院中养些色彩艳丽的观赏鱼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饲养观赏鱼几乎不占用空间;经济费用可以依人而定;条件相对简单,有水即可。养殖观赏鱼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水中所释放出来的负离子和水蒸气还可过滤和湿润空气,给人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养鱼即养水”,水质对水族箱内的水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换水不及时,随着残饵以及鱼类排泄物的增多,水体内氨氮含量增高、溶氧下降、水质恶化,将严重影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因此养鱼过程中要经常给鱼缸换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鱼缸,其能自动净化水质、节约水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态鱼缸,包括支撑架、鱼缸和储水槽;鱼缸设于支撑架上,支撑架上端的形状与鱼缸底部的形状相匹配;鱼缸底部的中间位置比鱼缸底部的其他位置低,在鱼缸底部的中间形成凹陷,凹陷处设有一个或多个出水孔,出水孔的上端覆盖有隔网,出水孔的下端接有下水管,下水管的下端通向储水槽;所述储水槽设于鱼缸的下方,储水槽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调节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鱼缸的正上方;储水槽内设有降解架,所述降解架为螺旋形的支架,支架上缠绕有棉质或麻质的带体,带体上涂覆有微生物降解菌。

由于支撑架上端的形状与鱼缸底部的形状相匹配,鱼缸可以稳固的设于支撑架上方。由于鱼缸底部的中间位置比鱼缸底部的其他位置低,在鱼缸底部的中间形成凹陷,凹陷处设有出水孔,在重力的作用下,残饵和粪便将集中于凹陷的出水孔处,并从隔网的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储水槽中;由于出水孔的上端覆盖有隔网,因此可阻挡鱼缸中的观赏鱼虾等钻进出水孔、掉入储水槽。由于储水槽内设有降解架,降解架上缠绕有棉质或麻质的带体,带体上涂覆有微生物降解菌,进入到储水槽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菌降解,因此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提高水体溶氧进而改善水质。将降解架设计为螺旋形的作用是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大微生物降解菌与排泄物、残饵等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质净化效果。在出水槽中设置水泵的作用是从鱼缸凹陷处的出水孔处流出的水可再循环到鱼缸中。出水管上设置的调节阀可起到调节水流大小的作用。

使用时,鱼缸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染物从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储水槽中,然后被储水槽中的微生物降解菌降解,降解后的水体被水泵抽提到储水槽上方的鱼缸中,鱼缸的水体一直处于循环和流动的状态,无需人们频繁的换水操作,也减少了因换水而给观赏鱼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节水的同时还保证了水体质量、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镂空的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鱼缸的底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支撑架上端也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鱼缸的底部还可以为“V”字形,支撑架上端也为“V”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降解菌为常用的微生物降解菌剂,比如可以为市售光合细菌的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上设有褶皱。设置褶皱的作用是增大微生物降解菌与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浊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包裹有一层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100-150 目。其作用是避免未被降解的残饵、粪便等被再次抽提到鱼缸中。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0-20mm,隔网的孔径为2-4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净化水质、节约水资源。由于支撑架上端的形状与鱼缸底部的形状相匹配,鱼缸可以稳固的设于支撑架上方。由于鱼缸底部的中间位置比鱼缸底部的其他位置低,在鱼缸底部的中间形成凹陷,凹陷处设有出水孔,在重力的作用下,残饵和粪便将集中于凹陷的出水孔处,并从隔网的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储水槽中;由于出水孔的上端覆盖有隔网,因此可阻挡鱼缸中的观赏鱼虾等钻进出水孔、掉入储水槽。由于储水槽内设有降解架,降解架上缠绕有棉质或麻质的带体,带体上涂覆有微生物降解菌,进入到储水槽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菌降解,因此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提高水体溶氧进而改善水质。将降解架设计为螺旋形的作用是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大微生物降解菌与排泄物、残饵等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质净化效果。在出水槽中设置水泵的作用是从鱼缸凹陷处的出水孔处流出的水可再循环到鱼缸中。出水管上设置的调节阀可起到调节水流大小的作用。使用时,鱼缸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染物从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储水槽中,然后被储水槽中的微生物降解菌降解,降解后的水体被水泵抽提到储水槽上方的鱼缸中,鱼缸的水体一直处于循环和流动的状态,无需人们频繁的换水操作,也减少了因换水而给观赏鱼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节水的同时还保证了水体质量、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鱼缸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1-支撑架;2-鱼缸;3-储水槽;4-水泵;5-出水管;6-调节阀;7- 降解架;8-过滤网;9-下水管;

21-出水孔;22-隔网;

71-带体;

711-褶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生态鱼缸,包括镂空的支撑架1、鱼缸2和储水槽3;鱼缸2设于支撑架1上,支撑架1上端的形状与鱼缸2底部的形状相匹配;鱼缸的底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凹陷处设有一个出水孔21,出水孔的上端覆盖有隔网22,出水孔的下端接有下水管9,下水管9的下端通向储水槽3;支撑架上端也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所述储水槽3设于鱼缸的下方,储水槽的底部设有水泵4,水泵4的出水端接有出水管5,出水管上设有调节阀6,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鱼缸1的正上方;水泵的开关以及所连接的电源位于鱼缸的外侧(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储水槽内设有降解架7,所述降解架为螺旋形的支架,支架上缠绕有棉质或麻质的带体71,所述带体上设有褶皱711,带体上涂覆有微生物降解菌,所述微生物降解菌为市售光合细菌的菌剂;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包裹有一层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为100目;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15mm,隔网的孔径为3mm。

由于支撑架1上端的形状与鱼缸2底部的形状相匹配,鱼缸2可以稳固的设于支撑架上方。由于鱼缸底部的中间位置比鱼缸底部的其他位置低,在鱼缸底部的中间形成凹陷,凹陷处设有出水孔21,在重力的作用下,残饵和粪便将集中于凹陷的出水孔21处,并从隔网22的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21进入到储水槽3中;由于出水孔的上端覆盖有隔网,因此可阻挡鱼缸中的观赏鱼虾等钻进出水孔、掉入储水槽。由于储水槽内设有降解架7,降解架上缠绕有棉质或麻质的带体,带体上涂覆有微生物降解菌,进入到储水槽3中的残饵和粪便等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菌降解,因此可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含量、提高水体溶氧进而改善水质。将降解架7设计为螺旋形的作用是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大微生物降解菌与排泄物、残饵等污染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水质净化效果。在出水槽中设置水泵的作用是从鱼缸凹陷处的出水孔处流出的水可再循环到鱼缸中。出水管上设置的调节阀可起到调节水流大小的作用。在带体71上设置褶皱 711的作用是增大微生物降解菌与水体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浊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水泵的进水端包裹过滤网的作用是避免未被降解的残饵、粪便等被再次抽提到鱼缸中。

使用时,鱼缸中的残饵、粪便等污染物从网孔中穿过、通过出水孔进入到储水槽中,然后被储水槽中的微生物降解菌降解,降解后的水体被水泵抽提到储水槽上方的鱼缸中,鱼缸的水体一直处于循环和流动的状态,无需人们频繁的换水操作,也减少了因换水而给观赏鱼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节水的同时还保证了水体质量、有利于观赏鱼的健康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