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502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防雨棚。



背景技术:

在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中,干旱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广、影响大,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农业欠收,严重时形成大饥荒主要因素。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在我国,由于干旱胁迫所造成农作物产量的损失,几乎等于其他所有环境因子造成产量损失的总和。杂交育种获得抗旱品种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保证大面积农作物的抗旱性鉴定的有效性,在抗旱性鉴定实验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防雨装置。目前,对于农作物实验用防雨装置比较少,并且多数是不具备拆卸、折叠、移动功能、伸缩控制等功能,因此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同时现有大棚使用的的卡簧和卡槽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固定塑料布的功能以及便于拆卸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如S形卡簧或U形卡簧在嵌入卡槽后都会对塑料布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现有的卡簧和卡槽结构安装不方便,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农作物防雨装置不具备拆卸、折叠和移动功能造成的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以及现有大棚使用的的卡簧和卡槽结构易造成塑料布造成损伤和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

本实用新型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由数个框架单元构成;

所述框架单元由四条等长的棚顶架杆和四条等长的立柱杆构成,其中棚顶架杆中每两条棚顶架杆的上端部铰连接构成人字架,四条等长的棚顶架杆构成两个人字架,两个人字架平行设置构成棚顶,每条棚顶架杆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棚顶架杆下部的竖向设置的立柱杆上端部铰连接;

所述棚顶架杆与立柱杆之间这只有棚顶斜撑杆,棚顶斜撑杆一端与立柱杆上部铰连接,棚顶斜撑杆另一端设置有销孔,棚顶架杆的侧面设置有数个销钉,棚顶斜撑杆另一端设置的销孔套设在销钉上;

所述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之间设置有水平拉杆,水平拉杆左半部和右半部铰连接,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铰连接,水平拉杆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中的一条立柱杆之间设置有立柱斜撑杆,立柱斜撑杆一端与水平拉杆中部铰连接,立柱斜撑杆另一端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中的一条立柱杆铰连接;

所述每条棚顶架杆的上表面和每条立柱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簧;

所述卡槽由卡槽底板、单弧形卡槽侧立边和双弧形卡槽侧立边构成,单弧形卡槽侧立边为截面为圆弧的条形板,单弧形卡槽侧立边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双弧形卡槽侧立边设置,双弧形卡槽侧立边的截面为两个并列设置的截面为圆弧的条形板,双弧形卡槽侧立边的两个弧形开口方向朝向单弧形卡槽侧立边设置;

所述卡簧由三条平行的圆柱杆构成,其中两条圆柱杆平行固接;第三条圆柱杆与平行固接的两条圆柱杆中的一条圆柱杆之间设置有压弹簧,第三条圆柱杆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条形指压部;

所述卡槽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所述立柱杆的下端部设置有脚轮;

所述棚顶架杆的上表面与卡槽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所述立柱杆的外表面与卡槽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防雨棚的主体为可折叠结构,折叠时,将立柱斜撑杆的端部从立柱杆上拆卸下来,并且将棚顶斜撑杆设置有销控一端从棚顶架杆上设置的销钉上拆卸下来,将水平拉杆的中部向上或向下折叠即可将防雨棚主体折叠,折叠后的防雨棚体积小,便于半送运输;同时立柱杆的下端部设置有脚轮能够使雨棚主在地面上随意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防雨棚具备了折叠和移动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防雨棚由数个框架单元构成,能够根据地块大小进行组合,具备拆卸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防雨棚的棚顶架杆的侧面设置有数个销钉,通过棚顶斜撑杆端部设置的销孔的套设位置即可实现防雨棚的宽度调节;

3、本实用新型防雨棚所采用的卡槽具有单弧形卡槽侧立边和双弧形卡槽侧立边,以及与该卡槽内表面相贴合的卡簧,卡簧上设置有压弹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卡槽和卡簧能够保证对塑料布进行有效的夹持,卡簧为三条平行的圆柱杆构成,塑料布设置在圆柱杆和弧形板卡槽侧立边之间,圆柱杆的表面平整且卡槽侧立边的内表面也时平整表面,不会对塑料布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防雨棚所采用的卡簧还设置了条形指压部,使用时只需要先将卡簧中两条圆柱杆平行固接的圆柱杆置于双弧形卡槽侧立边内,然后压紧指压部后将第三条圆柱杆放入单弧形卡槽侧立边内即可实现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根据天气在不同位置铺设塑料布,实现遮雨、光照或遮阳功能;进而可以满足作物苗期的抗旱实验或涝渍胁迫实验的不同需求;

4、当进行防雨棚的数个框架单元连接时,只需要将相邻的框架单元并列放置,然后将塑料布置于相邻的框架单元之间并将塑料布的两个侧边分别压入相邻的框架单元的立柱杆上设置的卡槽内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棚框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棚采用的卡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棚采用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棚采用的卡槽和卡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该用于试验田的便携式折叠防雨棚由数个框架单元构成;

所述框架单元由四条等长的棚顶架杆1和四条等长的立柱杆2构成,其中棚顶架杆1中每两条棚顶架杆1的上端部铰连接构成人字架,四条等长的棚顶架杆1构成两个人字架,两个人字架平行设置构成棚顶,每条棚顶架杆1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于棚顶架杆1下部的竖向设置的立柱杆2上端部铰连接;

所述棚顶架杆1与立柱杆2之间这只有棚顶斜撑杆3,棚顶斜撑杆3一端与立柱杆2上部铰连接,棚顶斜撑杆3另一端设置有销孔,棚顶架杆1的侧面设置有数个销钉31,棚顶斜撑杆3另一端设置的销孔套设在销钉31上;

所述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1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2之间设置有水平拉杆4,水平拉杆4左半部和右半部铰连接,水平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1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2铰连接,水平拉杆4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1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2中的一条立柱杆2之间设置有立柱斜撑杆5,立柱斜撑杆5一端与水平拉杆4中部铰连接,立柱斜撑杆5另一端与两条平行的棚顶架杆1下部对应的两条立柱杆2中的一条立柱杆2铰连接;

所述每条棚顶架杆1的上表面和每条立柱杆2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卡簧;

所述卡槽由卡槽底板61、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和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构成,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为截面为圆弧的条形板,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的弧形开口方向朝向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设置,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的截面为两个并列设置的截面为圆弧的条形板,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的两个弧形开口方向朝向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设置;

所述卡簧由三条平行的圆柱杆构成,其中两条圆柱杆平行固接;第三条圆柱杆与平行固接的两条圆柱杆中的一条圆柱杆之间设置有压弹簧71,第三条圆柱杆上设置有截面为弧形的条形指压部72。

本实施方式装置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施方式防雨棚的主体为可折叠结构,折叠时,将立柱斜撑杆5的端部从立柱杆2上拆卸下来,并且将棚顶斜撑杆3设置有销控一端从棚顶架杆1上设置的销钉31上拆卸下来,将水平拉杆4的中部向上或向下折叠即可将防雨棚主体折叠,折叠后的防雨棚体积小,便于半送运输;同时立柱杆2的下端部设置有脚轮21能够使雨棚主在地面上随意移动,因此本实施方式防雨棚具备了折叠和移动功能,同时本实施方式防雨棚由数个框架单元构成,能够根据地块大小进行组合,具备拆卸的功能;

2、本实施方式防雨棚的棚顶架杆1的侧面设置有数个销钉31,通过棚顶斜撑杆3端部设置的销孔的套设位置即可实现防雨棚的宽度调节;

3、本实施方式防雨棚所采用的卡槽具有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和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以及与该卡槽内表面相贴合的卡簧,卡簧上设置有压弹簧,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卡槽和卡簧能够保证对塑料布进行有效的夹持,卡簧为三条平行的圆柱杆构成,塑料布设置在圆柱杆和弧形板卡槽侧立边之间,圆柱杆的表面平整且卡槽侧立边的内表面也时平整表面,不会对塑料布造成损坏,本实施方式防雨棚所采用的卡簧还设置了条形指压部72,使用时只需要先将卡簧中两条圆柱杆平行固接的圆柱杆置于双弧形卡槽侧立边63内,然后压紧指压部72后将第三条圆柱杆放入单弧形卡槽侧立边62内即可实现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根据天气在不同位置铺设塑料布,实现遮雨、光照或遮阳功能;进而可以满足作物苗期的抗旱实验或涝渍胁迫实验的不同需求;

4、当进行防雨棚的数个框架单元连接时,只需要将相邻的框架单元并列放置,然后将塑料布置于相邻的框架单元之间并将塑料布的两个侧边分别压入相邻的框架单元的立柱杆2上设置的卡槽内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卡槽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立柱杆2的下端部设置有脚轮21。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棚顶架杆1的上表面与卡槽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立柱杆2的外表面与卡槽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