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650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牛养殖业,奶牛通常在水泥地面或是干草上休息,由于水泥地面过于坚硬且不具有保暖性,干草容易蓄积奶水,腐烂发臭,滋生细菌,影响饲养环境,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导致乳房炎症、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品质。

目前存在的牛床垫多采用一层橡胶制成,结构比较单一简单,厚度比较薄,使用寿命比较短,不易清洗,排水性不好,保暖性不好,对于奶牛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基于目前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兼具橡胶的高弹性、耐磨性、防滑性和海绵的柔软性,保暖性。六边形凸起增强了排水性和按摩性,相比于现有牛床垫,更加舒适柔软,保证奶牛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坚硬不保暖的问题。

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层、海绵层、加热层魔术贴、螺栓、插头、电线、电热丝;所述橡胶层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六边形凸起;橡胶层下侧设置有海绵层并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分为毛面和勾面,毛面通过缝合连接于海绵层上表面,勾面通过缝合连接于橡胶层下表面;所述海绵层下侧设置有加热层并通过缝合连接于海绵层;所述加热层内部设置有电热丝,且通过电线与插头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螺栓贯穿橡胶层、海绵层、加热层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六边形凸起的突出高度约为0.5厘米。

进一步优化:所述橡胶层厚度为1~2厘米。

进一步优化:所述海绵层厚度为4~6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了橡胶和海绵相结合的方式,兼具橡胶和海绵的优点,且海绵层和橡胶层通过魔术贴连接,在橡胶层磨损的情况下可只替换橡胶层,从而节约成本。在橡胶层表面设置有六边形凸起,方便水流通过六边形缝隙流出,同时也增加了耐磨性,按摩性和防滑性。同时设置有加热层,可以在冬天为奶牛供暖,为奶牛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是橡胶层俯视图;

图3是橡胶层下视图;

图4是海绵层结构图;

图1中,1-螺栓、2-橡胶层,3-海绵层,4-加热层,5-六边形凸起,6-毛面,7-勾面,8-电线,9-插头,10-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海绵型抗疲劳牛床垫,包括橡胶层2、海绵层3、加热层4、魔术贴、螺栓1、插头9、电线8、电热丝10;所述橡胶层2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六边形凸起5;橡胶层2下侧设置有海绵层3并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分为毛面6和勾面7,毛面6通过缝合连接于海绵层3上表面,勾面7通过缝合连接于橡胶层2下表面;由于在实际使用中,橡胶层2的磨损较大,为了节约成本,故采用魔术贴连接橡胶层2和海绵层3,在橡胶层2磨损后可替换橡胶层2,节约成本。所述海绵层3下侧设置有加热层4缝合连接。加热层4内部设置有电热丝10,且通过电线8与插头9连接,在冬季时,加热层4可以通过电热丝10加热,为奶牛供暖,为奶牛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所述螺栓贯穿橡胶层2、海绵层3、加热层4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六边形凸起5的突出高度约为0.5厘米。所述橡胶层2厚度为1~2厘米。所述海绵层3厚度为4~6厘米。当牛卧在牛床垫上时,海绵层3保证了柔暖性和保温性,橡胶层2与牛直接接触,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弹性,橡胶层表面均匀设置有六边形凸起5,六边形凸起5在牛卧在上面时有一定的按摩效果,同时不会造成奶水存积现象,摩擦力增大,在牛上下床垫时可以防止牛滑倒摔伤。在牛休息完之后,可以用水直接冲洗,六边形凸起5保证了水流的顺利流下不积水,方便清洁打扫,从而保持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