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492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田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溉,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担水或者水泵抽水进行灌溉,人工担水灌溉不仅劳动强度非常的大,而且灌溉相率也很低。而水泵灌溉虽然提高了灌溉的效率,但是由于水泵灌溉通常是采用一根水管进行送水,水管中冲出的水具有很大的冲刷力,会将农作物冲坏,并且其灌溉是从农作物田的一个灌溉点慢慢向其他部位扩散,需要大量的灌溉水,并且,无法准确的掌握水量,当水量太大时还会出现水流的泄露。

另外,灌溉水在农作物田内只有少部分被植物吸收,大部分都会浸入底下以及蒸发到空气中,对水资源是很大的浪费,灌溉水的利用率非常的低,特别是在灌溉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会很大程度上抑制农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包括蓄水装置、灌溉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第一蓄水池、第二蓄水池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一蓄水池中的水泵送至所述第二蓄水池;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第二水泵和送水管道,所述送水管道包括主管、连接头以及多根并排设置的支管,所述主管设置于所述农作物田的一侧边沿,沿所述主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连接头相匹配的第一出水口,所述连接头为中空的壳体,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支管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向所述农作物田的另一侧延伸,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水口;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机、温度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以及时间控制开关,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且所述控制主机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湿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感应头,所述感应头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所述时间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且所述时间控制开关用于优先控制所述第二水泵的开启或者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灌溉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支管相对应的挡水膜,所述挡水膜覆盖于所述农作物田上,所述挡水膜包括连接层和防水层,所述支管均匀分布于所述连接层的一侧,所述防水层与所述连接层的远离所述支管的一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管和所述挡水膜均为可卷曲的柔性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蓄水池设置有第一水位感应器和第二水位感应器,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位于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的下端,所述第一水位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关闭,所述第二水位感应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开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主管没入所述第二蓄水池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主管的另一端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的远离所述主管的一端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湿度感应头均匀分布于所述农作物田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蓄水池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将所述第二蓄水池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具有蓄水装置、灌溉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能够对农作物田进行精细化的灌溉,能够进行实时的监测,在对农作物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对农作物田进行灌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对农作物田的检测和灌溉都是自动完成的,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本系统还具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可以减少灌溉水的蒸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10-蓄水装置;11-第一蓄水池;12-第二蓄水池;120-第一水位感应器;121-第二水位感应器;13-第一水泵;14-盖板;20-灌溉装置;21-第二水泵;22-送水管道;220-主管;2200-第一出水口;221-支管;2210-第二出水口;222-连接头;2220-第一通孔;2221-第二通孔;23-挡水膜;230-连接层;231-防水层;30-控制装置;31-控制主机;32-温度传感器;33-土壤湿度传感器;330-湿度感应头;34-时间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作物田间灌溉控制系统100,包括蓄水装置10、灌溉装置20以及控制装置30;蓄水装置10用于储存灌溉用水,灌溉装置20用于进行农作物田的灌溉,控制装置30用于监测农作物填的实际情况并控制灌溉装置20进行灌溉。

请参照图2所示,蓄水装置10包括第一蓄水池11、第二蓄水池12和第一水泵13,第一水泵13用于将第一蓄水池11中的水泵送至第二蓄水池12;第一蓄水池11可以是天然的水池,也可以是新建的水池,当第一蓄水池11为新建的水池时,灌溉的水源从其他地方抽取,这里需要保证第一水池中装有向第二水池中输送的灌溉水。

另外,第一蓄水池11还能起到沉淀灌溉水中的杂质的作用,经过第一蓄水池11过滤和沉淀的灌溉水含有较少的杂质,避免对主管220造成堵塞。

第二蓄水池12既属于用于为农作物田提供水源的装置,也属于第二级的沉淀装置,使最后被第二水泵21抽送至农田的灌溉水具有更少的杂质,避免产生主管220和支管221的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蓄水池12设置有第一水位感应器120和第二水位感应器121,第一水位感应器120和第二水位感应器121均与第一水泵13电连接,且第一水位感应器120位于第二水位感应器121的下端,第一水位感应器120用于控制第一水泵13关闭,第二水位感应器121用于控制第一水泵13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水位感应器121用于感应第二蓄水池12的缺水状况,这里,可以将第二水位感应器121设置在第二蓄水池12的底部,当第二蓄水池12的水量低于第二水位感应器121的时候,第二水位感应器121将该缺水信号传输至第一水泵13,此时第一水泵13开启并从第一蓄水池11向第二蓄水池12内抽水。

第一水位感应器120用于感应第二蓄水池12的满水的状况,这里将第一水位感应器120设置在第二蓄水池12的顶端,当在第一水泵13的不断送水过程中,第二蓄水池12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当第二蓄水池12内的水位到达第一水位感应器120的时候,第一水位感应器120将此时的水位信息传送至第一水泵13,并控制第一水泵13关闭。

上述的第一水位感应器120和第二水位感应器121控制第一水泵13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了对第一蓄水池11内水位的自动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蓄水池12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用于将第二蓄水池12封闭。盖板14的作用是将第二蓄水池12进行封闭,可以减小水分的挥发,并且,盖板14可以防止各种杂质调入第二蓄水池12,并且可以保护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溺水事件。

请参照图3所示,灌溉装置20包括第二水泵21和送水管道22,送水管道22包括主管220、连接头222以及多根并排设置的支管221,第二水泵21和送水管道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使其具有足够的数量来满足农作物田的灌溉。主管220用于进行灌溉水的输送,支管221用于连接到主管220并将主管220内的水分进行分割后均匀的灌溉到农作物天内。

主管220设置于农作物田的一侧边沿,沿主管22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头222相匹配的第一出水口2200,来自第二蓄水池12中的水进入主管220之后进行再分配,分别从不同的第一出水口2200流出。

连接头222为中空的壳体,连接头222主要作用是进行孔的转换,也就是将较大的孔转换成多个较小的孔。

具体的,连接头22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220,连接头222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与支管221相匹配的第二通孔2221,第一出水口2200与第一通孔2220连通,使得水流能够从第一出水口2200流出主管220并从第一通孔2220流入连接头222。

支管221的一端与第二通孔2221连通,支管221的另一端向农作物田的另一侧延伸,支管2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出水口2210。支管221的一端和第二通孔2221连通,使得进入连接头222的水能够从第二通孔2221流入支管221,并从多个第二出水口2210流出,由于这里的多个第二出水口2210分布于支管221的长度方向上,使得水流灌溉具有更加宽广的灌溉范围,并且能够减小水压,避免使水流冲坏农作物。

在本实施例中,灌溉装置20还包括与支管221相对应的挡水膜23,挡水膜23覆盖于农作物田上,挡水膜23包括连接层230和防水层231,支管221均匀分布于连接层230的一侧,防水层231与连接层230的远离支管221的一侧连接。

挡水膜23的作用是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具体而言,当水分蒸发成水蒸气后会被挡水膜23挡住,并再次凝结成水珠,再次回流至农作物田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管221和挡水膜23均为可卷曲的柔性结构。从农作物等农作物种植下去开始就可以铺设该灌溉装置20,因为支管221和挡水膜23均为可卷曲的柔性结构都是柔性结构,可以很方便的进行铺设,当农作物成熟之后,需要进行采收,这是又可以很方便的将支管221和挡水膜23卷起,待下次需要使用的时候再次铺开。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支管221和挡水膜23设置在两排农作物之间,并将整个农作物田都全部覆盖,可以使其灌溉、保水作用发挥到最大。

在本实施例中,主管220没入第二蓄水池1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主管220的另一端封闭。由于支管221的孔径以及支管221上开设的第二出水口2210的孔径大大小于主管220,为了避免支管221的堵塞,在主管220设置过滤网,使大孔径的杂质不会流入支管221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管221的远离主管220的一端封闭。可以使进入支管221的灌溉水均通过第二出水口2210流出,而不是从支管221的端部流出。

请参照图4所示,控制主机31与第二水泵21电连接且控制主机31用于控制第二水泵21开启或者关闭,湿度传感器包括多个感应头,感应头与控制主机3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2与控制主机31电连接,时间控制开关34与第二水泵21电连接,且时间控制开关34用于优先控制第二水泵21的开启或者关闭。

控制装置30包括控制主机31、温度传感器32、土壤湿度传感器33以及时间控制开关34,温度传感器32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温度,并将其得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主机31,可以在最适合浇水的时候进行灌溉。土壤湿度传感器33可以随时监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并通过控制主机31控制第二水泵21进行送水,使含水率随时都保持合适的范围,时间控制开关34主要是针对炎热的夏天,通常情况下,灌溉的最佳时间是上午7点-9点,下雨5点之后,当天气特别炎热,土壤温度升高,特别是下午2点-4点,如果选择这个时候进行灌溉的话,反而会对农作物造成损伤。所以,应该首先对时控开关进行设置,使其能够控制第二水泵21在较佳的时间段进行灌溉。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湿度感应头330均匀分布于农作物田内。一个湿度感应头330测得的湿度过于片面,很可能会不准确,所以设置多个湿度感应头330,并且均匀的分布在农作物田内,能够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中和数据,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