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280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盐碱地绿化面临土壤盐碱化不适宜绿化苗木生长的问题,在栽种坑客土后仍然有反盐现象的反生,为了应对反盐现象往往布置排盐系统来降盐,但是排盐系统需要浇灌大量含盐量低的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是由收集主体、集水圆管、漏眼、漏管、渗水眼、压边A、压边B、固定插头、封边、切口组成;所述收集主体的四周设有封边,封边分为压边A和压边B,压边A短于压边B,压边B的底部设有固定插头;所述收集主体的底部中间位置与集水圆管,集水圆管在位于压边A的一侧有漏眼,漏眼的底部与漏管的底部相连;漏管的侧壁设有渗水眼,所述收集主体及所述压边B上开设有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集主体采用透明韧性塑料制造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插头的个数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管的底部为尖状,便于插进土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收集并液化苗木坑土中蒸发出来的水分,再将收集到的水分输送到苗木主根所在周围土壤中,一是盐碱地水分蒸发量大,避免了土壤蒸发水分的浪费,节约了水资源;二是进一步降低了内部土壤盐分,为苗木生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长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收集主体1、集水圆管2、漏眼3、漏管4、渗水眼5、压边A6、压边B7、固定插头8、封边9、切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盐碱地街道树木局部集水降盐装置,是由收集主体1、集水圆管2、漏眼3、漏管4、渗水眼5、压边A6、压边B7、固定插头8、封边9、切口10组成;所述收集主体1的四周设有封边9,封边9分为压边A6和压边B7,压边A6短于压边B7,压边B7的底部设有固定插头8;所述收集主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与集水圆管2,集水圆管2在位于压边A6的一侧有漏眼3,漏眼3的底部与漏管4的底部相连;漏管4的侧壁设有渗水眼5,所述收集主体1及所述压边B7上开设有切口10。

所述收集主体1采用透明韧性塑料制造而成。

所述固定插头8的个数为两个。

所述漏管4的底部为尖状,便于插进土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在将苗木培土后,分开切口将装置套在树干上,然后将漏管贴树根主根插进土中,再将压边A贴边埋在土中加以固定,最后将各封边延坑沿贴好将所述固定插头插进土中固定好。这样苗木底部土壤蒸发水分被收集装置收集在所述集水圆管中通过漏眼漏管返回到主根周边的土壤中,既保持补充了水分又降低了局部盐含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