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木扦插用扦插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8521阅读:2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扦插床,特别是一种花木扦插用扦插床。



背景技术:

扦插繁殖是植物繁殖的方式之一,具体是通过截取一段植株营养器官(如枝条),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扦插基质)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

目前,扦插繁殖在花卉苗木繁育中得以广泛的运用。而扦插床是花木扦插繁殖的关键所在。现有的扦插床基质单一,通常为黄心土、细河沙或珍珠岩,这种单一的基质能为植株提供的养分较少,植株扦插成活率一般。除此之外,现有的扦插床蒸发量大,难以保持湿度。然而扦插要求生根前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所以使用现有的扦插床就需要多次浇水,浪费资源。因此,现有的扦插床存在植株存活率较低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木扦插用扦插床。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植株存活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花木扦插用扦插床,包括矩形床体,床体侧面设有排水孔,排水孔连接水管的一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水桶;所述床体内设有厚度为19.0-19.5cm的基质层,基质层上铺有厚度为0.5-1.0cm的黄泥浆层;所述基质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细河沙层、黄心土层和营养泥炭层,厚度比例为2:5:5。

前述的花木扦插用扦插床,所述床体宽100-120cm,高21-22cm。

前述的花木扦插用扦插床,所述床体底部设有床底,所述排水孔高于床底2-2.5cm,排水孔上设有60-80目的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基质层包括细河沙层、黄心土层和营养泥炭层,三者以合理的比例铺设,比现有的基质层营养更丰富。在扦插前期,植株通过营养泥炭层吸收足够养分得以生根。植株生根后,黄心土层可以稳固根部,并且黄心土层中包含从营养泥炭层渗透的养分可以使植株良好生长。本实用新型在基质层上设有黄泥浆层,可以有效减少基质水分的蒸发,保持基质含水量。本实用新型在扦插床底侧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经水管连接有储水桶,一来可以防止水分久积导致植株根部腐烂,二来从底部排出的水分可以重复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植株存活率和水资源利用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床体,2-排水孔,3-水管,4-储水桶,5-基质层,6-黄泥浆层,11-床底,21-滤网,51-细河沙层,52-黄心土层,53-营养泥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花木扦插用扦插床,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矩形床体1,床体1侧面设有排水孔2,排水孔2连接水管3的一端,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水桶4;所述床体1内设有厚度为19.0-19.5cm的基质层5,基质层5上铺有厚度为0.5-1.0cm的黄泥浆层;所述基质层5从下到上依次为细河沙层51、黄心土层52和营养泥炭层53,厚度比例为2:5:5。

所述床体1宽100-120cm,高21-22cm。

所述床体1底部设有床底11,所述排水孔2距床底11高度为2-2.5cm,排水孔2上设有60-80目的滤网21,滤网可以防止基质流失。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基质层5包括细河沙层51、黄心土层52和营养泥炭层53,三者以合理的比例铺设。在扦插前期,植株通过营养泥炭层51吸收足够养分得以生根。植株生根后,黄心土层52可以稳固根部,并且黄心土层52中包含从营养泥炭层51渗透的养分可以使植株良好生长。本实用新型在基质层5上设有黄泥浆层6,可以有效减少基质水分的蒸发,保持基质含水量。本实用新型在扦插床底侧设有排水孔2,排水孔2距床底11一定高度,结合细河沙层51可以储存水分和营养液。排水孔2经水管3连接有储水桶4,这种排水机构作用有二:一可以防止水分久积导致植株根部腐烂,二从底部排出的水分可以重复利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