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0917发布日期:2018-11-16 20:2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薯收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薯收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薯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工成本提高,农业的自动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红薯是我国普遍种植的一种农作物,由于其投资少、亩产高、收入可观、适应性强等优点,广大农民争相种植。然而种植红薯面积的增加,现有的收获红薯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种植面积增加致使收获红薯的周期变长,供不应求;(2)如今市面上已有的红薯收获机仅能将红薯翻出到地面,仍需人工捡拾,工作强度大,耗时耗力;(3)为完成收获工作,农民需要雇工,成本较高,大大减少农民的净收入,且无法保证红薯收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红薯收获装置,采用本产品使得红薯整个收获过程全自动化,节省大量人力工作,节约收获成本,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为了能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薯收获装置,包括将地面进行松土的旋耕机1,在旋耕机1后端设置有进行挖掘的机械犁2,在机械犁2上端设置有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进行筛分与集装的振动筛4与红薯集装箱5,在振动筛4运输末端设置有链板式传送带3;链板式传送带3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运输至振动筛4进料端;

所述的振动筛4包括筛板23,筛板23依靠支撑杆24进行支撑,筛板23两侧通过挡板固连,所述的筛板23为倾斜面的多层结构,上层为长条形筛孔,下方筛板为圆形筛孔;振动筛4上还安装有偏心轴22,偏心轴22通过发动机带动。

所述的旋耕机1包括皮带轮7与刀架轴8,在刀架轴8上布置有旋耕刀片10;所述的旋耕刀片10整体外侧布置有外壳6。

所述的机械犁2包括犁架11,在犁架11上设置有支撑杆二14,支撑杆二14上安装有犁铧15,所述的犁架11上设置有外接动力部分13,外接动力部分13与机车通过动力传输。

所述的犁铧15采用前三后二的排布方式,所述的犁铧15两边及下端进行弧度处理,所述的犁铧15两边向前翻转。

所述的链板式传送带3包括链板17,在链板17两侧设置有挡板一19,链板17与挡板一19组成的半封闭空间用于盛放红薯与泥土混合物,并进行传送,挡板一19通过支撑杆一20支撑;链板式传送带3端部设置有孔16。

所述的振动筛4的挡板上安装有弹簧25,振动筛4底部设置有底座26。

所述的红薯集装箱5为顶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的红薯集装箱1的底部为倾斜底面28,所述的红薯集装箱1与倾斜底面28最低端连接部分设置有开口27,在开口27上设置有可进行翻转的遮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产品使得红薯整个收获过程全自动化,节省大量人力工作,节约收获成本,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本产品适用于广大农户、大面积种植户使用,且适用于山地、梯田等特殊地形,并可根据使用地区的起垄种植宽度,设计红薯挖掘机的尺寸,应用群体庞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产品的振动筛结构简单,改造方便,红薯分离效果好,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耕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链板式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筛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红薯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产品主要部件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松土部分、挖掘部分、集装部分;包括将地面进行松土的旋耕机1,在旋耕机1后端设置有进行挖掘的机械犁2,在机械犁2上端设置有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进行筛分与集装的振动筛4与红薯集装箱5,在振动筛4运输末端设置有链板式传送带3。

如图2所示:松土部分为采用液压升降,皮带轮7与刀架轴9采用键连接(8为键槽),通过皮带轮7带动密排的旋耕刀片10旋转,达到破碎地皮的目的。外壳6用于防止土块飞溅,干扰其它机器工作。该设备主要作用为:软化地皮、松动红薯种植地表层泥土、破碎红薯枝干以及地膜。整个设备具有较强的碎土能力,能防止后期枝干缠绕在设备上的问题以及方便后期红薯的挖掘。

如图3所示:犁架11与支撑杆二14、支撑杆二14与犁铧15均用孔轴连接,螺栓固定,方便安装与拆卸;外接动力部分13与机车采用三点式悬挂连接,方便机械犁的下伸且能提供足够动力。

为保证对所有机器所到土层进行完全翻动,犁铧15采用前三后二的排布方式,对犁铧15进行创新设计,将其两边及下端进行弧度处理,使其达到既可对红薯所在土层进行完全翻动,又能保证红薯的整体外观的目的。本设备主要作用为对红薯所在土层进行翻动,松动整个红薯所在土层,为后面集装部分做准备。

集装部分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链板式传送带3、振动筛4为直线型振动筛、红薯集装箱5。

如图4所示;支撑杆20与一侧的挡板一19固连,与另一侧挡板一19采用孔轴连接;动力轴18与挡板一19采用孔轴连接,其一侧与皮带轮连接,提供所需动力;链板17与挡板一19组成的半封闭空间用于盛放红薯与泥土混合物,并进行传送;传送带上的孔16用于初级筛土,提高收获效率。本设备的主要作用为: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进行高度提升与初步筛选,进入振动筛进行下一步工作。

如图5所示:支撑杆24、筛板23两侧挡板固连,且筛板23为倾斜面,上方筛板为长条形筛孔,下方筛板为圆形筛孔,方面快速筛选;偏心轴22一侧连有发动机,带动偏心轴22运转,实现振动筛4的振动筛选;底座26与机车进行固连,其上的弹簧25用于减震与助力振动。本设备主要作用为: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进行彻底分离,使得泥土落回地面,红薯沿着倾斜筛板面进入集装箱5。

如图6所示;开口27与集装箱5连接,在开口27上设置有可进行翻转的挡板,挡板与倾斜底面28的设计目的在于方便农户收获完成后从红薯集装箱5中取出红薯。

本产品由旋耕机1(翻土)、机械犁2(挖掘)、集装设备连接相继运作,目的在于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一系列高强度工作,从翻土到挖掘再到集装到箱,直线型振动筛、链板式传送带3等创意的采用,使收获所得到的红薯的产量、质量更优。机器整体操作性好,只需像操作普通农机一样,就可以收获到完整的、黏土少的红薯,更重要的是自动化装置可以大大缩短收获红薯的时间,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

本产品的集装箱可减少人们装袋所耗费的劳动力,实用性较强。

本产品不仅仅只适用于红薯收获,稍作改良其它类似收获方式的农作物都可以适用,像土豆、洋姜等作物,运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松土部分:旋耕机1对地面以下10-15cm土层进行碎土,去除地表杂物对后期工作影响;

(2)挖掘部分:机械犁2对地面以下40-50cm土层进行翻动,即为将红薯所在土层进行翻动;

(3)集装部分:先是用链板式传送带3将红薯与泥土混合物进行高度提升与初级筛选,接着混合物进入振动筛4,振动筛4进行快速筛选,泥土返回地面,红薯进入红薯集装箱5,最后利用红薯集装箱5将红薯进行装袋或装车操作,至此,红薯收获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