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14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常用设施,现有技术中的大棚根据不同的需要有着较多的结构特征。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755990U,一种温室大棚,包括泥土后墙、设置于泥土后墙两侧的侧墙和大棚骨架,利用泥土后墙白天蓄热、夜间散热的特点,在坡度较大、土地难以利用的区域,建设果树栽培温室大棚。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6227183U的一种温室果树嫁接用大棚,包括骨架、后墙、后坡盖板和底部的种植区,种植区内铺设有土壤层,种植区后侧边沿立设有后墙,后墙顶部固定安装有后坡盖板,种植区与后墙连接处设置有输送通道,种植区上方沿着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骨架,骨架顶部与后坡盖板固定连接,骨架底部与种植区前侧边沿固定连接,骨架上铺设有透明薄膜,种植区的土壤层内分布设置有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含水量传感器,骨架上分布设置有环境光照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389726U,一种育种温室保温棚,包括大棚本体及固定在大棚本体底部的支架,大棚本体的内顶部设置有加固杆,大棚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培养箱,大棚本体的顶部、培养箱的正上方设置有加热器,大棚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风机,支架的外侧顶部连接有集水槽,集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输水管设置在支架的内部,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灌溉喷头,灌溉喷头固定在培养箱的底部。而对于进行单株或少量果树的避雨防虫来说,这些现有技术均无法直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单株或少量果树在栽培过程中进行保温等多种防护措施的装备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既可保温又可防止雨水冲刷还可以防止外部害虫侵入的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包括现浇基础,设置在现浇基础中的预埋圆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现浇基础沿果树一周按圆形布置,在所述的预埋圆管上端设有主拱杆;在主拱杆顶部设有圆形连接件,由若干支主拱杆分别与圆形连接件连接构成一个拱形回转体状的容置空间;在所述的容置空间上部分表面加盖农膜,容置空间的其它部分全部覆盖防虫网。

本技术方案针对少量或单株果树的幼苗栽培保护进行设计,设有一个拱状圆形整体,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底部进行现浇基础预埋处理,可长期使用,活动式的主拱杆既可调节高度,又可以随时拆取或更新,圆形连接件可以制成专用固定式结构,对一周的主拱杆进行固定、连接、定位,而且操作简单;中间加固杆使容置空间更具有饱满度和实际抗风抗压能力;顶部农膜、周围防虫网的布置可以较好的采光、保暖、防虫侵袭。

作为优选,所述的现浇基础沿果树一周按双数均匀布置,相对应的预埋圆管也成双数布置。对称受力,增强各方向抗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若干支主拱杆分别与圆形连接件构成的容置空间中间部位设有加固杆,农膜覆盖在加固杆至圆形连接件之间的表面;防虫网覆盖在加固杆以下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埋圆管和主拱杆连接部位设有高度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地面情况或坡度对各主拱杆的高度进行调整,满足不同环境地面的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的现浇基础为立式长方体或圆柱体结构,预埋圆管底端设有横向加固筋。基础扎实,挡风避雨。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形连接件上固定设有与主拱杆连接的快速接头。结构灵活,装配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农膜厚度为0.5~1.0mm。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果树品种进行灵活运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虫网的目数小于等于30目。防止本地最常见的身体最小的害虫入侵。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固杆上和主拱杆连接的部位设有压顶簧。压顶簧是一种具有弹性快速压紧连接双杆的标准备件,能高效完成搭棚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拱杆位于加固杆以下部分为直线段,该直线段与垂直方向的倾角≤10度。充分扩大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拱状圆形整体结构,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活动式连接的主拱杆根据栽培过程进行高度调整,且方便拆取或更新;圆形连接件使本装置搭建方便、连接、定位快捷,操作简单;具有较好的采光、保暖、防虫等实际效果;基础扎实,对称受力,挡风避雨,结构灵活,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中:1. 现浇基础,11. 横向加固筋,2. 加固杆,3. 防虫网,4. 农膜,5. 主拱杆,6. 圆形连接件,7. 预埋圆管,8. 高度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果树避雨防虫温室棚,如图1所示,在应用现场进行布置现浇基础1,现浇基础1中设有预埋圆管7,现浇基础1沿果树一周以圆的形式按8处均匀布置,参见图2,现浇基础1为立式长方体结构,也可以为圆柱形结构,预埋圆管7的底端设有横向加固筋11,如图3所示,相对应的预埋圆管7也设置8件。

在预埋圆管7上端插装主拱杆5,预埋圆管7和主拱杆5连接部位设有由螺杆、螺母构成的高度调节装置8。在主拱杆顶部设置圆形连接件6,由8支主拱杆5分别与圆形连接件6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拱形回转体状的容置空间,圆形连接件6上固定设有与主拱杆5连接的快速接头。在8支主拱杆5与圆形连接件6构成的容置空间中间部位加设加固杆2,加固杆2上和主拱杆5连接的部位设有压顶簧。主拱杆5位于加固杆2以下部分为直线段,该直线段与垂直方向的倾角等于10度。

在容置空间上部分即加固杆2至圆形连接件6之间的表面覆盖农膜4,农膜4厚度为0.8mm,容置空间的下部分即加固杆2至地面部分表面覆盖防虫网3,防虫网3的目数为30目。

使用时,把主拱杆5的上端一一和圆形连接件6连接,把主拱杆5的下端插装在预埋圆管7中,根据果树的栽培期进行高度调整并固定,用压顶簧装上加固杆2;使用压膜卡按每40cm一道把农膜4固定在主拱杆5上,并铺设防虫网3。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