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笼笼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467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禽笼笼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禽笼笼网。



背景技术:

禽笼(包括蛋鸡笼、鸭笼等)一般主要由笼架和笼网组成,笼网放在笼架内。其中,笼网一般由底网、隔网和后网(与笼门口相对的一侧)组成,相邻的两片隔网之间配合形成养殖隔间,相邻的两个养殖隔间则共用一个隔网,每个养殖隔间设有一个后网。在扎笼网时,通常是两个养殖隔间的后网对齐,两个后网共同扎到共用的隔网上同一钢丝上,两个后网和一个共用隔网绑扎到一起,导致后网和隔网变形情况严重,影响整个笼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禽笼笼网,其可以有效地减少后网和隔网的变形现象,保证笼网使用安全,延长笼网的使用寿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禽笼笼网,包括底网、隔网及后网,若干个所述隔网间隔设于所述底网上,相邻的两个隔网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后网,所述底网、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以及相邻两个所述隔网之间所述后网的一面围合形成一个养殖隔间,所述养殖隔间设有与所述后网相对设置的进出口,相邻的两个养殖隔间设有共用隔网、并分别设有第一后网和第二后网,所述第一后网包括第一主体段和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共用隔网的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共用隔网连接,所述第二后网包括第二主体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共用隔网的另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共用隔网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禽笼笼网,相邻的两个养殖隔间共用一个隔网,减少了物料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其第一后网和第二后网折弯错位设计,使得第一后网与共用隔网的其中一根钢丝绑扎连接,第二后网与共用隔网的另外一根钢丝绑扎连接,从而防止第一后网和第二后网绑扎到一起导致后网以及隔网变形严重,进而使得笼网使用安全,延长笼网的使用寿命。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饮水管线,所述饮水管线贯穿于至少两个所述隔网上,所述隔网设有用于卡合所述饮水管线的第一网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饮水管线直接卡位固定在隔网上,固定方式简单有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水槽,所述接水槽设于所述饮水管线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槽贯穿于至少两个所述隔网上,所述隔网设有用于卡合所述接水槽的第二网孔。接水槽的设置可以承接饮水管线的漏水,防止打湿养殖隔间,同时接水槽中的漏水可以供禽类饮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水槽直接卡位固定在隔网上,固定方式简单有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隔网的两侧均延伸出所述后网,所述底网、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以及相邻两个所述隔网之间所述后网的正面围合形成前养殖隔间,所述底网、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之间所述后网的背面围合形成后养殖隔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隔网向两侧延伸设计,使得一片后网将相对设置的两片隔网分隔形成前养殖隔间和后养殖隔间,该后网也成为前养殖隔间和后养殖隔间的共用后网,一方面增加了养殖隔间的数量,另一方面实现了后网和隔网的共用,减少了制作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饮水管线,所述饮水管线穿设于所述隔网上,且所述饮水管线的部分位于所述前养殖隔间内、部分位于所述后养殖隔间内。所述饮水管线居中设计,实现饮水管线的共用,减少了制作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进出口处的采食踏板,所述采食踏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禽类脚爪摩擦的孔位,可以促使禽类尖锐的脚爪被慢慢摩擦钝化,防止禽类之间互相刮伤或刮伤饲养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网设有延伸出所述进出口的蛋兜,所述蛋兜的内壁呈圆滑过渡状,使得蛋在滚落时,可以有效地增加蛋与蛋兜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蛋发生点接触硬碰撞而导致蛋破裂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隔网上的扣件,所述扣件靠近于所述进出口设置,所述扣件一端与所述隔网连接,另一端用于扣住笼门。扣件的设置方便笼门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挂件,所述挂件一端扣设于所述隔网上,另一端扣设于所述底网上。挂件实现了隔网与底网的连接,连接方式安全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底网相对设置的顶网,所述顶网罩设于若干个所述隔网上。顶网用以将各个养殖隔间封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笼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后网、第二后网、共用隔网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后网、第二后网、共用隔网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采食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底网,110、蛋兜,120、加强筋,200、隔网,210、共用隔网,220、第一网孔,230、第二网孔,300、后网,310、第一后网,311、第一主体段,312、第一连接段,320、第二后网,321、第二主体段,322、第二连接段,400、顶网,500、采食踏板,510、孔位,600、扣件,700、挂件,710、穿孔,800、饮水管线,900、接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禽笼笼网,包括底网100、隔网200及后网300。若干个所述隔网200间隔设于所述底网100上,相邻的两个隔网200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后网300,每个所述后网30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隔网200连接。所述底网100、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200以及相邻两个所述隔网200之间的所述后网300的一面围合形成一个养殖隔间(如图1所示一共设有八个养殖隔间)。所述养殖隔间设有与所述后网300相对设置的进出口。

请结合图2和图3,位于同一排的相邻的两个养殖隔间设有共用隔网210、并分别设有第一后网310和第二后网320。所述第一后网310包括第一主体段311(平直段)和靠近所述共用隔网210的第一连接段312;所述第二后网320包括第二主体段321(平直段)和靠近所述共用隔网210的第二连接段322。所述第一主体段311和第二主体段321平齐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3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体段3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31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共用隔网210的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共用隔网210的其中一根钢丝绑扎连接,图3所示的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即为第一连接段312的弯折方向;所述第二连接段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段32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32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共用隔网210的另一侧弯折并与所述共用隔网210的另一根钢丝绑扎连接,图3所示的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即为第二连接段322的弯折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禽笼笼网的工作原理如下:相邻的两个养殖隔间共用一个隔网200(即设有共用隔网210),减少了物料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其第一后网310和第二后网320折弯错位设计,使得第一后网310与共用隔网210的其中一根钢丝绑扎连接,第二后网320与共用隔网210的另外一根钢丝绑扎连接,从而防止第一后网310和第二后网320绑扎到一起导致后网300以及隔网200变形严重,进而使得笼网使用安全,延长笼网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每个所述隔网200的两侧均延伸出所对应的所述后网300。所述底网100、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200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200之间的所述后网300的正面围合形成前养殖隔间,所述底网100、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200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网200之间的所述后网300的背面围合形成后养殖隔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隔网200向两侧延伸设计,使得一片后网300将相对设置的两片隔网200分隔形成前养殖隔间和后养殖隔间,该后网300也成为前养殖隔间和后养殖隔间的共用后网,一方面增加了养殖隔间的数量,另一方面实现了后网300和隔网200的共用,减少了制作成本。

请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饮水管线800,所述饮水管线800贯穿至少两个所述隔网200设置,一般是贯穿所有的隔网200设计,实现共用,方便安装。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隔网200设有用于卡合所述饮水管线800第一网孔2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饮水管线800直接卡位固定在隔网200上,固定方式简单有效。在传统设计中,需要在饮水管线800的两端设计塑料件,通过塑料件固定在隔网20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在隔网200上设置大小相适应的第一网孔220,用于卡位放置饮水管线800,减少了相应配件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水槽900,所述接水槽900为V形槽。所述接水槽900设于所述饮水管线800的正下方。所述接水槽900贯穿至少两个所述隔网200设置,一般是贯穿所有的隔网200设置,实现共用,方便安装。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隔网200设有用于卡合所述接水槽900的第二网孔230。接水槽900的设置可以承接饮水管线800的漏水,防止漏水打湿养殖隔间,同时接水槽900中的漏水可以供禽类饮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接水槽900直接卡位固定在隔网200上,固定方式简单有效,减少了配件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

所述饮水管线800以及所述接水槽90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前养殖隔间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后养殖隔间内,亦即所述饮水管线800和所述接水槽900居中设计,实现饮水管线800和接水槽900的共用,减少了制作成本。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所述进出口处的采食踏板500,采食踏板500用于供禽类踩踏啄食。采食踏板500优选为长条一体式板件,多个养殖隔间共用一个采食踏板500。所述采食踏板500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与禽类脚爪摩擦的孔位510,可以促使禽类尖锐的脚爪被慢慢摩擦钝化,防止禽类之间互相刮伤或刮伤饲养员。

此外,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底网100还设有延伸出所述进出口的蛋兜110,所述蛋兜110的内壁呈圆滑过渡状,使得蛋在滚落时,可以有效地增加蛋与蛋兜110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蛋发生点接触硬碰撞而导致蛋破裂现象。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所述隔网200上的扣件600,每个隔网200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扣件600,所述扣件600靠近于所述进出口设置。所述扣件600一端与所述隔网200连接,另一端用于扣住笼门(附图未示出),扣件600的设置方便笼门的安装,笼门与进出口启闭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挂件700,每个隔网200对应设有两个挂件700。所述挂件700一端扣设于所述隔网200上,另一端扣设于所述底网100上。挂件700实现了隔网200与底网100的连接,连接方式安全可靠。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网100的底部设有加强筋120(条状钢筋),所述挂件700设有与所述加强筋120形状相配合的穿孔710,穿孔开设于吊耳上。加强筋120和穿孔710的配合实现了底网100与挂件700的扣合,同时加强筋120的设置也增强了底网100的强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顶网400,顶网400与底网100相对设置,顶网400罩设于所有的所述隔网200上,用于将所有的养殖隔间封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