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228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种植者采用温室大棚技术进行种植。温室大棚能够使温室内的作物快速生长,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冬季温度较低时,温室大棚则需要保温甚至加温,以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为此,传统的温室大棚一般采用外保温技术来提高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即在棚膜外覆盖保温卷帘,日出收起,日落铺放。

但是现有的保温卷帘均由人工卷起或铺设,工作任务重,并且由于操作不方便,每次铺设或卷起都会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驱动机构都设置在温室大棚的外侧,结构复杂且占用较大空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温卷帘操作不方便现有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大棚外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生态系统。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用于形成温室空间的支撑墙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保温卷帘,所述支撑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保温卷帘完成卷帘和铺帘动作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卷帘器和可伸缩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墙,所述电动卷帘器设置于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所述电动卷帘器与所述保温卷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保温卷帘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墙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活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一种所述的温室大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所述温室大棚内的环境监测设备、环境调节设备,所述环境监测设备、所述环境调节设备分别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还包括远程客户端,所述远程客户端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所述支撑墙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室大棚及农业生态系统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用于形成温室空间的支撑墙和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保温卷帘,支撑墙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保温卷帘完成卷帘和铺帘动作的驱动机构。当不需要保温卷帘保温时,驱动机构驱动保温卷帘卷起来放置于支撑墙的顶部。需要放下卷帘保温时,驱动机构驱动保温卷帘铺在支撑架上展开来形成保温层进行保温。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墙上,在驱动保温卷帘实现卷帘和铺帘动作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占用空间小。由上述温室大棚与控制装置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够达到以上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温室大棚中保温卷帘铺展开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农业生态系统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支撑墙;111-第一滑槽;12-支撑架;12a-第一支撑架;12b-第二支撑架;121-第二滑槽;13-保温卷帘;14-活动杆;21-控制器;22-环境监测设备;23-环境调节设备;24-远程客户端;25-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用于形成温室空间的支撑墙11和支撑架12,支撑架12上设置有保温卷帘13,支撑墙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保温卷帘13完成卷帘和铺帘动作的驱动机构。

当不需要保温卷帘13保温时,驱动机构驱动保温卷帘13卷起来放置于支撑墙11的顶部。需要放下保温卷帘13保温时,驱动机构驱动保温卷帘13铺在支撑架12上展开来形成保温层进行保温。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撑墙11上,在驱动保温卷帘13实现卷帘和铺帘动作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占用空间小。

其中,支撑架12形成用于铺设覆膜的弧面,一端固定于地面,一端固定于支撑墙11的顶部。

具体地,驱动机构包括电动卷帘器和可伸缩的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第一端滑动连接于支撑墙11,电动卷帘器设置于活动杆14的第二端,电动卷帘器与保温卷帘13连接。

当不需要保温卷帘13保温时,电动卷帘器通过驱动卷轴将保温卷帘13卷起来放置于支撑墙11的顶部,此时,伸缩架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将保温卷帘13铺展开来,电动卷帘器与保温卷帘13的卷轴传动连接,活动杆14的第一端在支撑墙11上滑动,第二端带着保温卷帘13的逐渐铺展开来。

由于保温卷帘13是铺设在支撑架12上,活动杆14的第一端的运动轨迹在支撑墙11竖直滑动,第二端的运动轨迹沿支撑架12的弧线,活动杆14的可伸缩结构能够满足活动杆14的运动。当活动杆14位于支撑墙11与支撑架12二者的顶部,活动杆14处于最短状态;当活动杆14位于支撑墙11与支撑架12二者的底部,活动杆14处于最长状态。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2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架12a和第二支撑架12b,第二滑槽121位于第一支撑架12a和第二支撑架12b之间,且保温卷帘13位于第一支撑架12a与第二支撑架12b之间。

第一支撑架12a和第二支撑架12b均包括横梁和纵梁,其中,横梁为弧形,垂直于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并沿温室大棚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纵梁为直线形,沿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延伸,横梁和纵梁搭设形成弧面,温室大棚的覆膜铺设在第一支撑架12a的顶部。

保温卷帘1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2a和第二支撑架12b之间,不会裸露在外界空气,降低了保温卷帘13的被破坏风险,增加了保温卷帘13的使用寿命。

并且,第一支撑架12a与第二支撑架12b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并且,第一支撑架12a、第二支撑架12b和加强筋的材质均为钢筋。

在第二支撑架12b的内侧设置有补光灯。补光灯能够在光照不够充分的条件下补充温室大棚内的光源,促进温室大棚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特别适用于阴雨天。

支撑墙11沿其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11,第一支撑架12a与第二支撑架12b之间设置有第二滑槽121;活动杆14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111滑动配合,活动杆14的第二端与第二滑槽121滑动配合。

其中,第二滑槽121即沿着支撑架12的弧形方向设置。

当需要保温卷帘13铺设在支撑架12上对温室大棚内部进行保温时,驱动机构的活动杆14伸长,活动杆14的一端在第一滑槽111内竖直向下滑动,活动杆14的另一端在第二滑槽121内沿着支撑架12的弧形延伸方向向下滑动,电动卷帘器驱动卷轴反向旋转将保温卷帘13展开。

具体地,活动杆14可伸缩指的是活动杆14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可以实现伸长或缩短。活动杆14这样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举例如下。

方式一

活动杆14包括套杆和若干个子活动杆,套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11滑动配合,能够在第一滑槽111内竖直上下移动。若干个子活动杆依次套接于套杆内,且最内侧的子活动杆与第二滑槽121滑动配合。

其中,套杆的直径最大,以套杆外向内子活动杆14的直径逐渐减小。

方式二

活动杆14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第一活动部与第二活动部之间通过伸缩结构连接,第一活动部与第一滑槽111滑动配合,第二活动部与第二滑槽121滑动配合。

此处的伸缩结构具体由若干个“X”形伸缩单元组成,每个伸缩单元中,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呈“X”形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部位由铰接件铰接。

位于伸缩结构第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活动部滑动连接,位于伸缩结构第二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第二活动部滑动连接。

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只是对活动杆14的具体结构进行举例说明,以上技术方案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温室大棚的结构进行限定。

具体地,活动杆14的第一端通过滑块与第一滑槽111滑动配合,活动杆14插接在滑块上。

当滑块在第一滑槽111内竖直上下移动时,滑块带动活动杆14的第一端竖直上下移动。

其中,第一滑槽111形成两个竖直的槽壁,远离活动杆14一面的槽壁为第一槽壁,靠近活动杆14一面的槽壁为第二槽壁,第一槽壁的高度大于第二槽壁的高度。活动杆14的第一端越过第一槽壁插接在滑块上。

具体地,滑块上开设有用于活动杆14插入的插孔。这里的插孔可以设置为通孔,当滑块在第一滑槽111内滑动时,活动杆14的第一端穿过通孔抵在第一滑槽111的第一槽壁上。

当阳光充足时,需要把保温卷帘13卷起来时,活动杆14处于缩短状态。在第一滑槽111的顶部,第一槽壁开设有伸出孔,该伸出孔可以使活动杆14反向伸长穿过,穿过该伸出孔的活动杆14凸出于支撑墙11外。沿着温室大棚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活动杆14,可以在活动杆14上搭设盖板,形成遮阳棚。

需要说明的是,该伸出孔设置有堵块,在不需要将活动杆14伸出时,堵块将伸出孔堵住,防止活动杆14伸出。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温卷帘13由外到内依次为外防水层、隔热层、保温层和内防水层。

具体地,外防水层和内防水层为防水布,隔热层为无纺布,保温层由外到内依次为保温棉、碳纤维网和保温棉。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室大棚中,驱动机构能够自动化驱动保温卷帘13的铺设以及卷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空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农业生态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和如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温室大棚,控制装置与驱动机构电连接。

其中,温室大棚的具体结构已在上文中做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温室大棚的内部环境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如温湿度、光照强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光照强度等,但是由于环境变化迅速,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当室内环境不适合植物生长时,将造成植物的死亡。

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21和设置在温室大棚内的环境监测设备22、环境调设备,环境监测设备22、环境调节设备23分别与控制器21信号连接。

环境监测设备22能够采集温室大棚内的环境信息,控制器21用于环境监测设备22采集到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环境数据,并根据环境数据向环境调节设备23发出动作指令,环境调节设备23对温室大棚内的各种环境参数进行调整。

其中环境监测设备22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环境调节装置包括电动遮阳帘、风机、用于增加光。照强度的照明灯和用于增加棚内湿度的喷雾器。

具体地,当湿度传感器监测到过于干燥时,通过控制器21开启喷雾器,进行喷雾,增加温室大棚内的湿度;当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棚内温度过高时,可以开启风机,促进空气流通进行降温;当光照传感器监测到光照强度不足时,控制器21开启补光灯进行补光;当光照传感器监测到光照强度过强时,控制器21关闭补光灯,防止过强的光照对棚内作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当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监测到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超标或氧气含量不足时,通过风机强制进风,进行换气、排气。

另外,控制装置还包括远程客户端24,远程客户端24与控制器21信号连接。远程客户端24能够接收并显示控制器21发送的环境数据。

控制装置的运行需要电力驱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控制装置供电的优选为蓄电池。具体地,可以由交流电或者太阳能电池板25为其充电。

为了保证整个蓄电池的充电过程的稳定安全,在太阳能电池板25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充电过程。

并且,在太阳能电池板25与充电控制器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25输出的电压转换成符合要求的电压。

在同时使用太阳能电池板25和交流电的情况下,若太阳能电池板25为稳定电压输出,充电控制器优先选择太阳能电池板25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根据其需求配置无线充电和太阳能充电的组合方式,可单独采用无线电或者太阳能充电方式,也可以同时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优选为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寿命较长、高温性能好、容量大、重量轻、环保等优点,为本实施例的整个系统提供持续电能。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科学高效管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