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植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896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便于移植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移植的花盆。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成为市政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城市绿化当中盆栽植物是极为常见的一个种类,该类植物一般种植于花盆内;在实际生活中盆栽类植物可能存在需要更换花盆的情况,如:1、植物根系不断壮大原有花盆不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2、为适应特定的活动氛围,更换不同色彩的花盆;3、盆栽类植物的交易。

现有技术中盆栽类植物的移植,一般为先取出花盆中的部分泥土使得土壤变得松软,再将植物取出,放置于新的花盆中,取出原有花盆中的所有土壤,最后用取出的泥土填埋植物的根系;这样的移植方式无疑会破坏植物原有的生长环境(土壤的密度、养料的分布等),植物完成移植后需要度过一段适应期,有些植物可能无法度过该适应期发生长势不佳甚至死亡的情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移植的花盆,通过设一个能够升降的升降板,从而将植物根系连同泥土同时推出花盆,从而减少对土壤环境的破坏,有效提高植物移植后的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移植的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表面边沿的壁面,所述盆体内纵向滑移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中点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底端与底板上表面铰接,其顶端与升降板下表面转动且滑移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底端与底板上表面转动且滑移连接,其顶端与升降板下表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通过设置有推进结构推动其底端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植植物时,通过推进结构推动第二支撑臂底端朝向第一支撑臂底端滑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发生相向的转动,从而对升降板产生向上的推力,推动升降板向上移动,升降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植物连同泥土一同推出盆体,从而获得根系包裹有完整土壤的植物,将植物连同土壤一同放入新的花盆内,若“完整土壤”与新的花盆之间存在空隙可用新的泥土补充;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分别挖出土壤和植物,从而为取出土壤和植物提供便利;2、植入新花盆后仅需补充少量泥土(若不存在间隙无需补充泥土),为植入花盆提供便利;3、由于不改变土壤环境,无需重新调制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节约成本;4、植物根系附近在移植后依旧为原有土壤,有效提高植物移植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臂通过设置有连接件滑移且转动连接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底板上表面沿第二支撑臂底端和第一支撑臂底端的连线方向开设有截面呈倒T型的滑移槽,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滑移槽滑移配合的滑移部以及固定于滑移部上表面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撑臂底端与连接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部滑移连接于滑移槽内,从而限制连接件的滑移轨迹,使得连接件仅具备朝向或者远离第一支撑臂底端滑动的活动度;由于滑移槽截面呈倒T型,滑移部嵌合于滑移槽内,从而防止连接件脱离滑移槽;第二支撑臂底端与连接部铰接,从而实现第二支撑臂底端与连接件的转动连接;综上所述,第二支撑臂通过连接件最终实现与底板的滑移且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部两侧设置有用于铲出滑移槽内积土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滑移部两侧设置斜面,使得滑移部更容易推开掉落于滑移槽内的泥沙,避免因滑移槽内积存有泥沙造成连接件不易滑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进结构包括与滑移槽平行设置有丝杆以及固定于连接部侧壁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顺时针转动丝杆,丝杆与螺纹套配合产生螺纹推进力推动连接件朝向第一支撑臂底端滑动;逆时针转动丝杆,丝杆与螺纹套配合产生螺纹推进力推动连接件远离第一支撑臂底端滑动;从而以不同方向转动丝杆即可控制连接件朝向或者远离第一支撑臂底端滑动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同时利用丝杆与螺纹套之间的螺纹自锁功能,有效防止连接件的非正常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固定设置有与丝杆一端转动配合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与丝杆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圆与丝杆固定连接,其外圆与转动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套实现丝杆与底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在转动套与丝杆之间设置轴承,从而利用轴承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丝杆与转动套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轴承转动更加顺畅;轴承内外圆分别与丝杆和转动套固定,从而防止丝杆非正常脱离转动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壁面开设有供丝杆穿过的通孔,通孔与丝杆之间设置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穿过通孔,从而可以在花盆外壁面控制丝杆的转动,为控制升降板的升降提供便利;同时在通孔与丝杆之间设置轴承,一方面利用轴承降低摩擦力的特性,避免因丝杆穿过通孔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丝杆于通孔端受到支撑,配合丝杆受到转动套端的支撑,由两端对丝杆进行支撑,有效防止丝杆发生弯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穿过通孔端设置有与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六角扳手转动丝杆,从而避免因升降板承载的重量过大,导致无法转动丝杆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上表面边沿设置有贴合壁面的台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台沿贴合壁面,增大升降板与壁面的接触面积,一方面防止升降板发生翻转;另一方面增强升降板侧面与壁面之间的封闭性,减少泥土由两者缝隙漏出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沿上端面开设有用于分离泥土和壁面的切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割面减少台沿切入泥土和壁面之间的切入面积,使得台沿更容易切入到泥土和壁面之间,从而泥土更容易脱离壁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取出土壤和植物更加便捷,植物植入新的花盆中更加便捷,降低移植成本,提高移植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盆体的1/4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丝杆与壁面的配合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和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连接件与丝杆的配合关系。

图中:1、盆体;11、底板;12、壁面;13、升降板;14、台沿;15、切割面;21、第一支撑臂;22、第二支撑臂;23、连接件;24、滑移槽;25、滑移部;27、连接部;28、斜面;31、丝杆;32、螺纹套;33、转动套;34、轴承;35、通孔;36、六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便于移植的花盆,如图1所示,包括盆体1,盆体1包括底板11以及沿底板11上表面边沿一体成型的壁面12,盆体1整体呈上端面开口结构的圆柱体,当然盆体1也可以为呈上端面开口结构的矩形,盆体1内纵向滑移连接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边沿与壁面12贴合,升降板13与底板1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均为选用硬质金属作为材质的矩形柱体,且两者中点位置相互铰接整体呈X形,第一支撑臂21底端与底板11上表面铰接,其顶端与升降板13下表面转动且滑移连接,第二支撑臂22底端与升降板13下表面转动且滑移连接,其顶端与升降板下表面铰接;第二支撑臂22通过设置有推进机构控制其底端滑动。

本实用新型在种植有植物状态时,第二支撑臂22底端处于距离第一支撑臂21底端最远状态下,此时升降板13处于最低处;在需要移植植物时,通过推进机构控制第二支撑臂22底端朝向第一支撑臂21滑动,与此同时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方式相向的转动,对升降板13产生向上的推力推动升降板13向上滑动,从而推动植物和土壤同时向上移动,直至将植物和“完整土壤”推出盆体1内,将植物连同“完整土壤”一同植入新的花盆内,从而完成植物的移植,整个过程无需破坏土壤环境,仅为植物更换一个新的花盆,从而有效提高植物移植的存活率。

如图1、图4所示,第二支撑臂22通过设置有连接件23与底板11上表面滑移且转动连接,底板11上表面沿第二支撑臂22底端和第一支撑臂21底端的连线方向开设有截面呈倒T型的滑移槽24,连接件23包括与滑移槽24滑移配合的滑移部25以及一体成型于滑移部25上表面的连接部27,连接部27可以为长方体,连接件23整体呈工字型,第二支撑臂底端与连接部27上表面铰接;通过滑移部25滑移连接于滑移槽24内,限制连接件23的滑移轨迹,使其仅具备朝向或者远离第一支撑臂21滑动的活动度;同时通过将第二支撑臂22底端铰接于连接部27上表面,使得第二支撑臂22具备以连接部27为转动中心转动的活动度;综上所述,第二支撑臂22通过连接件23最终实现与底板11上表面的滑移且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臂21顶端通过上述方式与升降板13下表面滑移且转动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需要容纳土壤,因此滑移槽24内可能会掉入泥沙,为避免因泥沙干涉连接件23的滑动,如图1、图4所示,滑移部25两侧一体成型有斜面28,该斜面28底端贴合滑移槽24底面且整体倾斜朝上,从而连接件23在滑动的过程中,能够推动泥沙沿这个斜面滑动,最终被铲出滑移槽24内。

推进结构通过如下方式推动第二支撑臂22底端滑动,如图1、图4所示,推进结构包括与滑移槽24平行设置的丝杆31以及焊接固定于连接部27侧面与丝杆31螺纹配合的螺纹套32,螺纹套32为开设有内螺纹的金属环套,丝杆31与螺纹套32穿设配合,在需要降低升降板13时,逆时针转动丝杆31,丝杆31与螺纹套32产生螺纹推进力推动连接件32远离第一支撑臂21底端滑动,最终由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带动升降板13下降;在需要升高升降板13时,顺时针转动丝杆31,丝杆31与螺纹套32产生反向的螺纹推进力推动连接件32朝向第一支撑臂21底端滑动,最终由第一支撑臂21和第二支撑臂22推动升降板13向上滑动;综上所述,仅需以不同的方向转动丝杆31即可控制升降板13的上升或者下降,结构简单且操作便捷;通过丝杆31圆周面的外螺纹配合螺纹套32的螺纹孔,实现螺纹自锁功能防止连接件32非正常滑动。

为提高丝杆31与底板11连接的稳定性,如图2、图3所示,底板11上表面焊接固定有与丝杆31一端转动配合的转动套33,壁面12开设有供丝杆31穿过且转动配合的通孔35,从而对丝杆31两端进行支撑,在不影响丝杆31正常转动的同时,有效提高丝杆31与底板11连接的稳定性;为丝杆31转动更加顺畅,转动套33与丝杆31之间设置有轴承34,轴承34内圆与丝杆31固定连接,其外圆与转动套33固定连接,通孔35与丝杆31之间设置轴承34,该轴承34内圆与丝杆31固定连接,外圆与通孔35孔壁固定连接,从而利用轴承34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丝杆31所受到的摩擦力,使得丝杆31转动更加顺畅。

如图2、图3所示,由于升降板13需要承载土壤和植物的重量,因此可能存在因升降板13所受重力过大导致无法转动丝杆31的问题发生,为此丝杆31穿过通孔35端一体成型有与六角扳手配合的六角体36,从而使用六角扳手拧动丝杆31,避免丝杆31无法转动。

为更容易分离泥土和壁面12,如图1所示,升降板13上表面沿边沿一体成型有贴合壁面12的台沿14,台沿14上端面开设有背向壁面12的切割面15,从而通过切割面15切入到泥土与壁面12之间,为分离泥土和壁面12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