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37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新移植的植物由于根系脱离了原泥土,而无法快速适应新的泥土,需要重新调整或长出根系才能充分的吸收新泥土中的养分;因此新移植的植物需要保证其能充分的吸收水分,防止由于根系的暂时性吸收效果降低导致植物死亡;但是若一次浇水过多则容易导致根系损坏,浇水过少又会影响新移植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它能实现对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智能浇水,保证新移植植物处于最佳水分吸收状态,并节约水资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它包括分离设置的太阳能板10和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均匀呈环形设置有钻针9,所述底座1中心设置有透水管12,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末端铰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弧形喷洒腔5;所述弧形喷洒腔5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水孔51;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弧形喷洒腔5连接人字管6;所述人字管6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进水管8;所述控制箱7连接太阳能板10。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管12上均匀设置有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钻针9均匀设置有三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套管2,所述套管2内设置有升降轴3;所述升降轴3上端设置有延伸杆4;所述套管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升降轴3的调节旋钮13。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喷洒腔5尾端设置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通过调节螺母41固定在延伸杆4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提供电能,利用湿度传感器智能感应新移植植物泥土的湿度,智能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智能自动对新移植植物泥土进行喷洒水分,采用了对称设置的两个可以活动的弧形喷洒腔,因此可以实现只对植物周边范围泥土进行水分喷洒,大大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弧形喷洒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仰视图。

图5为底座仰视图。

图中:1、底座;2、套管;3、升降轴;4、延伸杆;5、弧形喷洒腔;6、人字管;7、控制箱;8、进水管;9、钻针;10、太阳能板;11、支架;12、透水管;13、调节旋钮;41、调节螺母;51、喷水孔;5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新移植植物的自动感应喷淋系统,它包括分离设置的太阳能板10和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均匀呈环形设置有钻针9,所述底座1中心设置有透水管12,内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底座1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延伸杆4;所述延伸杆4末端铰接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弧形喷洒腔5;所述弧形喷洒腔5底部均匀设置有喷水孔51;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控制箱7;所述控制箱7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弧形喷洒腔5连接人字管6;所述人字管6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进水管8;所述控制箱7连接太阳能板10。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12上均匀设置有透水孔。

优选的,所述钻针9均匀设置有三根。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套管2,所述套管2内设置有升降轴3;所述升降轴3上端设置有延伸杆4;所述套管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升降轴3的调节旋钮13。

优选的,所述弧形喷洒腔5尾端设置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通过调节螺母41固定在延伸杆4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在每一株新移植植物下面都插入喷洒装置,多个喷洒装置都连接太阳能板,在控制箱7内不但设置了电磁阀,还有蓄电池、电路板。

钻针9用于使得底座1固定在泥土上,然后透水管12伸入泥土中,透水管12内的湿度传感器感应泥土湿度,当湿度偏低时,湿度传感器传输信号到控制箱7内的电路板,然后开启电磁阀,使得水源经进水管8进入人字管6,再进入到两个相互铰接的弧形喷洒腔5内,从弧形喷洒腔5底部的喷水孔51喷出来,湿润植物根部泥土;当湿度超过限定值时,湿度传感器控制电磁阀关闭。

两个铰接的弧形喷洒腔5围成圆弧空腔,植物茎杆位于圆弧空腔内;根据植物茎杆的大小,可以调节两个弧形喷洒腔5的角度,保证植物根部泥土被润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