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336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花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



背景技术:

市政用花瓶,一般置于室外,如马路绿化带上,起到美化城市环境作用。现有技术中,市政用的花瓶较为普通,结构简单,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一般花瓶的底部为平底结构,瓶身为封闭结构。这种封闭结构的花瓶,一般只能直接摆放在平地的绿化带上,其摆放稳定性差,并且,瓶身为封闭结构,不利于内外气体交换,不利于植物生根,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存活率较低,需要仔细维护,如浇水、施肥等,更重要的是施肥过程中,肥效容易伴随雨水冲走,造成浪费,且维护成本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包括栽培瓶主体,所述栽培瓶主体由设置在该栽培瓶主体底部的安装架、设置在安装架顶部架空层和栽培瓶构成,且所述架空层顶部与栽培瓶连通,所述架空层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所述架空层和栽培瓶之间设有排水板,且所述支撑柱的端部分别对排水板和安装架施加压力,所述栽培瓶的顶部设有顶盖,且所述顶盖嵌套设置在栽培瓶顶部边缘,所述排水板的顶部设有栽培板,且所述栽培板与排水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栽培瓶的内壁设有挡土网,所述栽培板与排水板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入风口,且所述入风口围绕栽培瓶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支撑弹簧,且所述支撑弹簧嵌入设置在支撑柱中。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对称的排水管口,且所述排水管口的一端嵌入设置在排水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板与排水板之间设有沥水孔,且所述沥水孔的端部分别连通栽培板和排水板。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网的侧面设有多个围绕该挡土网的侧面均匀分布的进风孔,且所述进风孔的直径为0.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能够通过入风口和进风孔之间形成通道和空间对栽培瓶中的植物进行有效的供氧,保障了土壤中的氧气流通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植物根部的呼吸能力,有利于花瓶中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重要的是,该种花瓶还能够通过打开顶盖来对挡土网外层进行施肥,使肥效能够深入到植物的根部,且不会伴随雨水冲走及伤及植物,有利于节约肥料,同时维修和护理也十分方便,在未来市政绿化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栽培瓶主体A-A剖视图;

图中:1-栽培瓶主体;2-安装架;3-栽培瓶;4-架空层;5-顶盖;6-支撑柱;7-支撑弹簧;8-排水板;9-排水管口;10-栽培板;11-沥水孔;12-入风口;13-挡土网;14-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气调式花瓶,包括栽培瓶主体1,所述栽培瓶主体1由设置在该栽培瓶主体1底部的安装架2、设置在安装架2顶部架空层4和栽培瓶3构成,且所述架空层4顶部与栽培瓶3连通,所述架空层4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6,所述架空层4和栽培瓶3之间设有排水板8,且所述支撑柱6的端部分别对排水板8和安装架2施加压力,所述栽培瓶3的顶部设有顶盖5,且所述顶盖5嵌套设置在栽培瓶3顶部边缘,所述排水板8的顶部设有栽培板10,且所述栽培板10与排水板8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栽培瓶3的内壁设有挡土网13,所述栽培板10与排水板8之间的位置设有多个入风口12,且所述入风口12围绕栽培瓶3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6的内部设有支撑弹簧7,且所述支撑弹簧7嵌入设置在支撑柱6中,通过设置的支撑弹簧7能够有效减轻支撑柱6的制成强度,防止出现栽培板10和排水板8坍塌。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板8的侧面设有若干个对称的排水管口9,且所述排水管口9的一端嵌入设置在排水板8内,通过设置的排水板8能够将浇灌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水管口9排出,防止出现烂根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板10与排水板8之间设有沥水孔11,且所述沥水孔11的端部分别连通栽培板10和排水板8,所述沥水孔11的目的主要是将排水板8收集的灌溉水引流到排水板8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土网13的侧面设有多个围绕该挡土网13的侧面均匀分布的进风孔14,且所述进风孔14的直径为0.5cm,通过设置的进风孔14能够将空气引入,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安装架2将栽培瓶主体1与绿化带上的支撑柱进行连接,将栽培瓶主体1按照美观性原则进行摆放,随后在栽培瓶3中填入种植土,并将植物种植在栽培瓶3中即可,由于栽培板10与排水板8之间平行设置,栽培板10与排水板8之间设有沥水孔11,且沥水孔11的端部分别连通栽培板10和排水板8,所以,当进行灌溉时,灌溉水从栽培瓶3的顶部流入,植物的根部充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之后多余的水分便会从栽培板10流入沥水孔11,并通过沥水孔11的收集将其引入排水板8上方,随后通过卡在排水板8内的排水管口9排出栽培瓶主体1外,在进行施肥时,只需要将顶盖5打开,随后在挡土网13与栽培瓶内壁之间埋入肥料,肥料会沉积在栽培板10上,也不会造成肥效流失,并伴随栽培瓶3中的水分通过挡土网13慢慢吸收进土壤中,同时外界的空气也能够通过入风口12进入栽培瓶3内,通过挡土网13对栽培瓶3内植物根部提供呼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