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882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苗培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双壳类贝类的发育阶段包括受精卵、桑葚期、囊胚期、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等阶段,在变成附着成体之前有一个浮游幼虫阶段,幼虫附着于基质上,变态成为稚贝。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贝类育苗采用水泥池,浮游幼虫阶段,每日需经历换水、加水、投饵,3~5天需要导池一次。由于水泥池体毛糙,清洗不便,容易藏污纳垢,细菌等微生物易在缝隙内大量繁殖,对浮游幼虫产生不利影响。

幽暗的培育环境对观察浮游幼虫的日常行为甚是不便,常规的排水、移苗等操作往往需要人员不停地攀爬或是下到下水道,同时,小规模生产及科学研究更需要操作便利的培育装置开展人工育苗,现有的培育容器在投饵、换水、导池和观察等方面缺乏灵活性,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集换水、移苗、加水、投饵于一体,避免人工繁琐操作,提高贝类浮游幼体培育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包括培育缸、换水装置、倒缸装置、加水装置和投饵装置,所述培育缸底部设有可控制开关的排水软管。

所述换水装置包括若干竖管非等长的U型虹吸管、第一捞海和水盆,所述第一捞海设置于水盆中且高出水盆,所述U型虹吸管扣置于培育缸上、竖直长管伸入第一捞海中且下端口位于水盆上沿以下;

所述倒缸装置包括第二捞海和兜水,所述第二捞海上端口对应排水软管设置、下部通过兜水在排水时可形成兜留水体;

所述加水装置包括蓄水池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蓄水池内并通过第一水泵向培育缸内泵水;

所述投饵装置包括饵料缸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设置于饵料缸内并通过第二水泵向培育缸内喷洒饵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型虹吸管竖直短管伸入培育缸内部二分之一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水盆内部设有用于搁置第一捞海的框架,所述框架的高度高于水盆的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兜水采用环形气圈放置于油布纸上形成,所述第二捞海的下部网衣位于环形气圈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泵通过进水管向培育缸内泵水,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处套有石棉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连接到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通过遥控器分别控制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软管上安装有阀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换水、移苗、加水、投饵于一体,避免了人工繁琐操作,省时省力,避免了传统水泥池培育,方便清洁,有利于减少有害菌滋生,同时便于观察浮游苗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贝类浮游幼体培育效果,特别适合文蛤、大竹蛏等浮游期短的双壳类开展浮游幼体的培育操作使用,在小规模育苗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水、移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包括培育缸1、换水装置、倒缸装置、加水装置和投饵装置。

培育缸1为PE材质,内表面光滑,方便清洁,有利于减少有害菌滋生,同时便于观察浮游苗生长发育。培育缸1底部设有排水软管2,管径50mm,排水软管2于培育缸1内部长度为10cm,外部长度为20cm,排水软管2上安装有阀门11用于控制开关。培育缸1的底部通过1~2个气石提供充气。

换水装置包括两根竖管非等长的U型虹吸管3、第一捞海4、水盆5和框架12。框架12为上端较宽的锥形支架,放置于水盆5内部,框架12的高度高于水盆5的深度。第一捞海4通过框架12搁置于水盆5中,U型虹吸管3扣置于培育缸1上,U型虹吸管3竖直短管伸入培育缸1内部二分之一的深度,竖直长管伸入第一捞海4中且下端口位于水盆5上沿以下。第一捞海4为40cm圆形集苗换水网勺,有一40cm长柄,第一捞海4网目大小根据贝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排水时水盆5盛满水保证第一捞海4内浮游苗不失水,多余的水溢出。

倒缸装置包括第二捞海6和兜水。第二捞海6为40cm圆形集苗换水网勺,有一40cm长柄,第二捞海6的网目根据贝苗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兜水采用环形气圈13放置于油布纸14上形成,油纸布14的大小为60cm×60cm,第二捞海6上端口对应排水软管2设置,下部网衣位于环形气圈13中,通过环形气圈13能够在排水时兜住一定高度的水体使第二捞海6中的贝苗一直处于有水状态,避免脱水,油纸布14衬于第二捞海6下以防水流冲击导致第二捞海6与粗糙地面直接摩擦破损而漏苗。

加水装置包括蓄水池7和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设置于蓄水池7内,通过进水管15向培育缸1内泵水,进水管15的出水口处套有石棉袋16。

投饵装置包括饵料缸9和第二水泵10。第二水泵10设置于饵料缸9内,通过第二水泵10向培育缸1内喷洒饵料。

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0分别连接到遥控开关18,遥控开关18通过遥控器17分别控制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10,使得该系统的进水和投饵操作更加方便。

该贝类浮游苗缸式培育系统集换水、移苗、加水、投饵于一体,避免了人工繁琐操作,省时省力,特别适合文蛤、大竹蛏等浮游期短的双壳类开展浮游幼体的培育操作使用,在小规模育苗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