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656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林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种植及培育管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林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林业作为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环境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作用。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空气质量不断下降的时期,森林对于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净化、对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吸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除了人为破坏或火灾之外,危害林业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各类危害森林及林产品的昆虫。因此,林业人员需要定期的对植物进行杀虫处理。故而,需要定期进行喷药来解决病虫害的问题,保证树木的良好寿命。

传统的喷药方式是:人工肩背喷药,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极其低下,喷药不全面且不均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也逐步进入机械化及自动化。出现了相应的装置来代替人工肩背喷药,缓解劳动强度,改善喷药效率。现有公开技术中,多数是通过设置可移动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装置的行走,避免肩背情况,但是喷药杆是固定的,或者是通过软管连接可由有人工控制,以便满足实际需要。而且一般会采用搅拌棒和电机来保证药箱中药液的均匀性,但是在喷药的过程中外流的药液可能会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且外流而没有被利用药液也会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喷药部件的高度及角度均可实现调整来满足实际需要,喷药效率高且能实现外流药液的有效收集的农林喷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林喷药装置,包括药液箱1、喷液管2、搅拌棒4,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箱1内部设有搅拌棒4,上侧设有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左侧上部设有加液口7,其搅拌棒4设有搅拌叶片,一端穿出药液箱1连接电机8,其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均利用固定铰支座9固定于矩形托板10,且第一伸缩杆5位于矩形托板10的边缘中点处,第二伸缩杆6位于矩形托板10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托板10表面平行设有若干排水槽11,上部平行设有若干喷液管2,一侧边设有橡胶承接槽12,其排水槽11与喷液管2彼此呈垂直排布,且喷液管2与排水槽11的对应处均设有喷头,其喷液管2利用喷液总管连接输液软管13,其输液软管13另一端伸入药液箱1连接水泵14,且水泵14电性连接水泵压力控制器15,其橡胶承接槽12底部利用橡胶输送管16连接药液箱1。

所述橡胶承接槽12槽口设有金属过滤网17,且金属过滤网17的一侧固定于矩形托板10侧边。

所述药液箱1底部设有过渡板18,左侧设有拉环19,上侧设有电瓶3,其过渡板18底部设有滚轮,其拉环19上设有牵引绳20,其电瓶3均与电机8、水泵14和水泵压力控制器15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橡胶承接槽以及橡胶输送管在固定铰支座的配合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矩形托板角度及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喷液管的调整,以便满足实际需要的同时提高喷液效率。

(2)采用矩形托板上的若干排水槽,且排水槽与喷液管彼此呈垂直排布,以及橡胶承接槽和橡胶输送管使得外流或者掉落的药液被收集经金属过滤网过滤后再返回到药液箱如此在实现药液收集避免浪费的同时,也能避免电机、电瓶和水泵压力控制器被淋湿而影响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药液箱1、喷液管2、电瓶3、搅拌棒4、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加液口7、电机8、固定铰支座9、矩形托板10、排水槽11、橡胶承接槽12、输液软管13、水泵14、水泵压力控制器15、橡胶输送管16、金属过滤网17、过渡板18、拉环19、牵引绳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农林喷药装置,包括药液箱1、喷液管2、搅拌棒4,所述药液箱1内部设有搅拌棒4,上侧设有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左侧上部设有加液口7,其搅拌棒4设有搅拌叶片,一端穿出药液箱1连接电机8,其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均利用固定铰支座9固定于矩形托板10,且第一伸缩杆5位于矩形托板10的边缘中点处,第二伸缩杆6位于矩形托板10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托板10表面平行设有若干排水槽11,上部平行设有若干喷液管2,一侧边设有橡胶承接槽12,其排水槽11与喷液管2彼此呈垂直排布,且喷液管2与排水槽11的对应处均设有喷头,其喷液管2利用喷液总管连接输液软管13,其输液软管13另一端伸入药液箱1连接水泵14,且水泵14电性连接水泵压力控制器15,其橡胶承接槽12底部利用橡胶输送管16连接药液箱1。

所述橡胶承接槽12槽口设有金属过滤网17,且金属过滤网17的一侧固定于矩形托板10侧边。

所述药液箱1底部设有过渡板18,左侧设有拉环19,上侧设有电瓶3,其过渡板18底部设有滚轮,其拉环19上设有牵引绳20,其电瓶3均与电机8、水泵14和水泵压力控制器15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在进行装置的使用时,通过加液口7往药液箱1中加入水和需要喷洒的药,由电瓶3作为电源,启动电机8在搅拌棒4的搅拌作用下使得药液保持均匀。关于喷药。采用将喷液管2置于矩形托板10的结构,利用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6和橡胶承接槽12以及橡胶输送管16在固定铰支座9的配合下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矩形托板10角度及高度的调整,进而实现喷液管2角度及高度的调整。而且由于喷液管2采用若干平行设置,且喷液管2上设有若干喷头,此时喷头呈矩阵式排列,故而在装置满足各种实际需要的同时能够大大提高喷液效率。

通过矩形托板10上的若干排水槽11,以及橡胶承接槽12和橡胶输送管16使得外流或者掉落的药液能被收集,经金属过滤网17过滤后再返回到药液箱1。需说明的是排水槽11与喷液管2彼此呈垂直排布,而且喷头位于喷液管2与排水槽11的相对应处。如此的结构设计在能够实现药液被收集而避免浪费的同时,也能避免电机8、电瓶3和水泵压力控制器15被淋湿而影响其工作。需要说明的是,橡胶承接槽12槽口的设置金属过滤网17,而且金属过滤网17的一侧固定于矩形托板10侧边,采用金属过滤网17一方面是能过滤到收集的药液中的杂质杂物,另一方面是在矩形托板10进行调整时,橡胶承接槽12和橡胶输送管16免不了会发生变形的情况,金属过滤网17的设置能避免因橡胶承接槽12和橡胶输送管16的变形而对药液收集产生的影响。

在喷药的过程中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在拉环19及牵引绳20,还有滚轮的辅助下能够便捷的实现装置的移动,以便更好的完成喷药工作。如不需要移动时将牵引绳20缠绕在拉环19上。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林喷药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只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修饰和改进,这些修饰和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