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604发布日期:2018-11-07 19:5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秧机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现国内高速自走式插秧机插秧后由于行走车轮陷入泥地造成泥翻起,有深沟等高低不平等烂泥会造成插秧时候田地不平,并影响插秧时秧苗插入田地时候整体秧苗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插秧机无法保证在高度不平的泥地里栽出同等质量秧苗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当插秧机在田地作业时中央浮舟遇到高凸的泥水地时,中央浮舟会作用于推杆,推杆推动中间转板转动,进而带动传感拉线,传感拉线拉动多功能液压阀系统,多功能液压阀系统作用于升降油缸使秧台升高,反之秧台则下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构底部的中央浮舟、浮舟焊合支架和设置在机构后端的栽秧支架,中央浮舟和栽秧支架通过之间的浮舟焊合支架固定连接,中央浮舟通过其底部的浮舟托板固定安装在浮舟焊合支架上,中央浮舟尾端依次传动连接有推杆、中间转板、拉线转板和多功能液压阀系统,推杆通过浮舟托架与中央浮舟固定连接,中间转板铰接在推杆端部,拉线转板铰接在中间转板中部,拉线转板通过传感拉线与多功能液压阀系统传动连接,浮舟焊合支架尾端还铰接有用于调节插秧深度的调节手柄。

进一步的,包括拉线转板为倒L型,且拉线转板上端通过拉杆固定连接在浮舟焊合支架上端,拉线转板下端通过固定座与栽秧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括拉杆和固定座均铰接在拉线转板上。

进一步的,包括传感拉线贯穿拉线转板上端和中间转板尾端,并通过螺母固定设置在拉线转板和中间转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套简单的传动系统配合液压阀系统,使得该机构不仅能适应装配平地轮装置的插秧作业需求,也能适应不带平地轮装置的插秧作业要求,浮舟传感连接的浮舟在不同的田地软硬度和插秧深度调节情况下都能保证插秧苗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浮舟,2.浮舟托板,3.浮舟焊合支架,4.浮舟托架,5.推杆, 6.中间转板,7.拉线转板,8.传感拉线,9.固定座,10.螺母,11.拉杆,12.栽秧支架,13.调节手柄,14.多功能液压阀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自走式高速插秧机整地轮机构,包括中央浮舟1,中央浮舟1上端设有浮舟焊合支架3,中央浮舟1尾端上部设有推杆5,推杆5另一端与中间转板6一端铰接,中间转板6中部与拉线转板7下端铰接,中间转板6另一端固定连接传感拉线8一端,拉线转板7另一端连接传感拉线8,传感拉线8另一端连接多功能液压阀系统14,拉线转板 7中部铰接有拉杆11,拉杆11另一端铰接在浮舟焊合支架3上,拉线转板 7中部偏下处与固定座9一端铰接,固定座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栽秧支架12上,浮舟焊合支架3尾端铰接有用于调节插秧深度的调节手柄13,传感拉线8贯穿拉线转板7上端和中间转板6尾端,并通过螺母10固定设置在拉线转板7和中间转板6上。其中的多功能液压阀系统14为多功能液压阀,是一种具有换向、节流、调压功能的液压阀门。

插秧机在田地作业中,当中央浮舟1遇到高凸的泥水地时,中央浮舟1会作用于推杆5,推杆5推动中间转板6转动,进而带动传感拉线8,传感拉线 8拉动多功能液压阀系统14,多功能液压阀系统14作用于升降油缸使秧台升高,如果中央浮舟1遇到低凹的泥水地时秧台则下降。

当调整调节手柄13,当调节手柄13在最上端时是最浅插秧位置,调节手柄13在最下端时是最深插秧位置,其工作机理是当调节手柄13往最下端位移时,调节手柄13旋转带动浮舟焊合支架3向上旋转,并带动中央浮舟1向上,此时中央浮舟1在田地插秧时,中央浮舟1相对于插植臂的距离变小即插植臂相对于地面位置下降,所以秧苗插秧深度会处于最深位置。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