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408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集约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式花盆。



背景技术:

传统的花盆原则上一个花盆内只能种植一棵或少数几棵花卉,想同时种植多种植物时需要多个花盆,为了节省空间,人们经常将多个花盆通过架子或者插销定位孔固定等方式磊堆起来,这样虽然也可以达到种植多种植物的目的,但是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土壤、水分、花肥、架子和插销等材料的浪费,为了实现单位面积种植更多的植物,充分利用花盆内有限的土壤、水分和花肥等资源,提出一种集约式花盆,能够保证同时种植多种花卉,既能节省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资源又能节约水和肥,而且有助于打造美观的造型,增加立体花卉的观赏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约式花盆。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盆底(2)和至少两个盆身(1),所述盆身(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种花管(3),所述种花管(3)一端与盆身(1)连通,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至少两个盆身(1)依次首尾相接,所述盆身(1)之间首尾依次插接或套接,所述盆底(2)设置在最底部的盆身(1)上,所述盆底(2)上设有多个通孔(2-1)。

实际使用时:给最下端的盆身(1)内装满种植花卉的土壤,再依次接上其他盆身(1)继续装满土,将花卉种植在所述种花管(3)和最上端的盆口处,浇水时水会从上而下渗透到每一个种花管(3)的底部,土壤内的部分花肥也会被水带至各个种花管(3)内植物的根部,这样既节约了水和肥又节省了空间。种花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种花管(3)内种植不同的花卉,以达到一定的艺术造诣,提高盆栽花卉的观赏性。

作为改进,所述盆身(1)的内侧上端设有担板(1-3),所述担板(1-3)为环状或齿状。下层盆身(1)的担板(1-3)支撑起上层盆身(1)。

作为改进,所述盆身(1)为倒置的圆台状、棱台状或筒状中的一种。

作为改进,上下相邻的两个种花管(3)之间形成的夹角不为0,以保证上下相邻的种花管(3)之间相互错开,提高对阳光的利用率。

作为改进,所述种花管(3)为直管或弯管,所述种花管(3)的长度不大于20cm,种花管(3)过长不利于种花管(3)内植物根部对自上而下的水和肥的吸收。

作为改进,每一个盆身(1)上均设有盆底(2),所述盆底(2)上的通孔(2-1)的开孔率不小于50%,在保证了每一个盆身(1)都能放在最底端,提高了盆身(1)的通用性的同时也方便上面水和肥甚至部分土壤的纵向移动。

作为改进,最下端盆身(1)处的盆底(2)上设有万向轮(4),有助于盆体的移动和转向,更有助于阴面和阳面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

作为改进,所述盆身(1)的外上端口处设有向外的凸沿(1-2)。在所述盆体的组装和移动过程中,所述凸沿(1-2)作为抓手可方便操作。

作为改进,所述多个种花管(3)排列成简单的图案,如“☆”,“○”“△”“▽”或等,方便设计者设计出更美观的花卉作品,提高盆栽花卉的观赏性,以达到更高的艺术造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壤、水分、花肥和阳光等资源,有效的节省空间,更有助于打造美观的盆栽造型和增加立体花卉的观赏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盆身,1-1是连通口,1-2是凸沿,1-3是担板,2是盆底,2-1是通孔,3是种花管,4是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盆底2和三个盆身1,所述盆身1为倒置的圆台状,所述盆身1的上端口处设有向外的凸沿1-2,所述凸沿1-2为环状板结构,所述盆身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种花管3,所述种花管3为直管,所述种花管3的长度不大于20cm,所述种花管3一端插入盆身1上的连通口1-1,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三个盆身1之间首尾依次插接或套接,所述盆身1的内侧上端设有担板1-3,所述担板1-3为环状板,上层盆身1的底部担在下层盆身1的担板1-3上,所述盆底2设置在最底部的盆身1上,所述盆底2上设有多个通孔2-1,最下端盆身1处的盆底2上设有万向轮4。

实际使用时:给最下端的盆身1内装满种植花卉的土壤,再依次接上其他盆身1继续装满土,将花卉种植在所述种花管3和最上端的盆口处,浇水时水会从上而下渗透到每一个种花管3的底部,土壤内的部分花肥也会被水带至各个种花管3内植物的根部,这样既节约了水和肥又节省了空间。若种花管3过长,种花管3内植物的根部不容易扎入大盆的土壤内,也不利于种花管3内植物根部对自上而下的水和肥的吸收。种花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种花管3内种植不同的花卉,以达到一定的艺术造诣,提高盆栽花卉的观赏性。当植物一直处在一个地方,保持一个方位时,难免造成阴面和阳面生长的差异,设置万向轮4有助于盆体的移动和转向,更有助于阴面和阳面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保证盆内植物生长均匀。在花盆的组装、移动和转动过程中,所述凸沿1-2作为抓手可方便操作。

实施例2: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盆身1的上端对称地设有四个齿状担板1-3,上层盆身1的底部担在下层盆身1的担板1-3上,每一个盆身1上均设有盆底2,所述盆底2上的通孔2-1的开孔率不小于50%,保证了每一个盆身1都能放在最底端或单独作为小花盆使用,提高了盆身1的通用性和利用率的同时也不影响上面水和肥甚至部分土壤的纵向移动。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盆身1为筒状结构,上下相邻的两排种花管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保证了上下相邻的种花管3之间相互错开,提高了对阳光的利用率。

实施例4:与实施例1、2和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包含了四个盆身1,所述凸沿1-2为齿状结构,所述种花管3为弯管,所述多个种花管3排列形成“▽”,可根据需要将多个种花管3排列成需要的图案,再种植不同的花卉,提高盆栽花卉的观赏性,以达到更高的艺术造诣。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