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食螨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305发布日期:2018-11-20 18:5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捕食螨释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捕食螨释放器。



背景技术:

现有捕食螨释放器主要分为袋装和罐装,袋装捕食螨主要应用于高大树木上,而灌装的捕食螨则用于低矮植株上。捕食螨在蔬果树木和花卉的应用中,多以袋装捕食螨为多,例如胡瓜钝绥螨,因为捕食螨的袋子里面以幼螨、螨卵和食材为主,每天成螨只是零星爬出到袋子外的植物上,而且实验证实,只要保持捕食螨袋子干燥并且正确投放,捕食螨可以持续释放较长时间。

但是,目前的捕食螨释放袋都是将袋子的一角剪开一个释放口,用图钉或双面胶将捕食螨释放袋固定在树干上,这样会存在释放口并没有很好的贴合在植株上,不利于捕食螨的爬出;而且在雨天,雨水会流到释放口处,对捕食螨的释放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食螨释放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的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捕食螨释放器,包括袋体,所述袋体的下端设有释放口,所述释放口的四周设有雨遮,所述释放口处还设有用于供捕食螨爬行的爬行线。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袋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观察所述袋体内情况的观察窗口。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释放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释放口分别设置于所述袋体的下端两角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袋体的一侧设有粘接件。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件为双面胶。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释放口处设有用于撑开所述释放口的弹性环。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释放口处设有多根所述爬行线。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袋体的上端设有悬挂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捕食螨释放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释放口处设置雨遮,能够避免雨水流到释放口处对捕食螨的释放造成影响;爬行线能够较好的保证袋体内的捕食螨能够顺利爬出,并且沿着爬行线顺利爬行到目的地;观察窗口便于人们观察到袋体内的情况;粘接件能够较方便的将袋体固定在需要释放捕食螨处的支撑物体上;释放口处的弹性环能够将释放口撑开,便于袋体内的捕食螨爬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捕食螨释放器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捕食螨释放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1-袋体;102-释放口;103-雨遮;104-爬行线;105-粘接件;106-弹性环;107-观察窗口;108-悬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捕食螨释放器,包括袋体101。

袋体101的内部用于盛装捕食螨,袋体101的下端设有释放口102,袋体101内的捕食螨能够从释放口102处爬出。本实施方式中,释放口1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释放口102分别开设在袋体101的下端两角位置处,两个释放口102能够大大提高捕食螨的释放速度。

为了避免雨水流到释放口102处对捕食螨的释放造成影响,可以在释放口102的四周设置雨遮103,雨遮103倾斜向下且向外延伸,从而避免雨水流到释放口102处。

每个释放口102处均设有爬行线104,爬行线104的一端设置在释放口102处,另一端为自由端,爬行线104的自由端用于固定在目的部位,这样,袋体101内的捕食螨就能够沿爬行线104爬行到目的地处。

每个释放口102处的爬行线104的数量可以设置多根,每根爬行线104的自由端分别固定在不同的目的部位,这样捕食螨就能够释放到不同的目的地。

需要说明的是,爬行线104可以采用棉质材料制成。

袋体101的一侧可以设有粘接件105,这样可以将袋体101粘接在支撑物体上,同时还可以使用钉子对袋体101进行加固,避免袋体101脱落。当然,也可以在袋体101的上端设置悬挂绳108,悬挂绳108固定在支撑物体上对袋体101起到固定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粘接件105采用双面胶,当然,粘接件105也可以采用其他有粘性的材料。

释放口102处还可以设置弹性环106,弹性环106用于撑开释放口102,从而方便捕食螨爬出。

袋体101的侧壁还可以设有观察窗口107,从观察窗口107可以观察到袋体101内的情况,便于人们了解捕食螨的释放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捕食螨释放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将袋体101通过粘接件105粘在植物上,释放口102朝向下方,然后把爬行线104的自由端固定到目的部位,这样袋体101内的捕食螨就能够通过爬行线104爬行到目的部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