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53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芨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白芨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白芨在实现种植前,需要首先实现幼苗的培育,待幼苗成长至一定高度后进行移栽,现有的幼苗培育方式是通过种植槽,在种植槽的表面开设小孔,将幼苗种植在小孔内,但是当幼苗长成后,需要移栽,移栽时,需要将幼苗从小孔内挖出,挖出过程中容易伤及幼苗的根部,降低其移栽后的存活率。

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在提取幼苗时,可以避免破坏幼苗根部,提高其后期移栽后的存活率的白芨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提取幼苗时,可以避免破坏幼苗根部,提高其后期移栽后的存活率的白芨育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顶部的靠近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插套,在所述插套内安插有支架杆,所述插套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支架杆用的螺丝,所述支架杆的杆身上配合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架杆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具有两个定位套,在两根所述支架杆之间配合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安插在所述定位套内的定位杆,在所述种植槽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种植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包括固定槽体,所述固定槽体的内部设置有软质塑料材质的活动槽体,所述活动槽体为锥形,在所述活动槽体的锥形面上环形设置有多个溢水孔,在所述活动槽体的外壁处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位于同侧的两侧所述通孔之间穿设有吊绳,在所述凹槽的槽底、位于每个所述固定槽体的外侧位置处均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穿过所述吊绳,所述固定槽体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溢水槽。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一收集从溢水槽内溢出水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种植槽的槽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3mm-4mm,在实现灌溉时,可以采用喷淋的方式,喷淋后部分水直接渗透至固定槽体内,多余的水份被集中在凹槽内,而后缓慢渗透至固定槽体的客土内,多余的水份通过溢水槽被排出后回收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顶部的靠近四个顶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内安插有锚杆,所述锚杆的顶部垂直弯曲后限位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锚杆的下端打入地面30-100cm,通过设置锚杆,可以将底板与地面之间实现可靠的连接,增加本装置的摆放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支架杆为空心不锈钢杆,所述支架杆的杆壁厚度为5mm-8mm。

优选地,所述固定槽体的深度为10-15cm,所述活动槽体的深度为2cm-5cm。

在通过本装置培植时,将白芨幼苗首先种植在活动槽体内,而后在固定槽体的槽体平铺2cm-4cm厚度的客土,而后将活动槽体摆放在所铺设客土的中央位置处,再将吊绳装配在轴杆上,装配完成后,在固定槽体内铺设客土,客土的铺设厚度低于固定槽体的槽口位置1cm-2cm,客土埋没活动槽体,栽种完成后定期进行补水,待炼苗结束后,使用棍棒撬松活动槽体外侧的客土,而后直接向上提起两根吊绳,即可将活动槽体从固定槽体内取出,取出后,将活动槽体倒置,拍打活动槽体的底部位置处,即可将白芨苗从活动槽体内轻松取出,避免破坏白芨的根部,提高白芨移栽后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活动槽体种植白芨幼苗,待幼苗长成后,可以利用吊绳直接向上拉起整个活动槽体,方便完成幼苗的取出,避免伤及幼苗的根部,提高其后期移栽后的成活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种植槽的主视图;

图3为底板的主视图;

图4为固定槽体与活动槽体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白芨育苗装置,包括底板1,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靠近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插套2,在所述插套2内安插有支架杆3,所述插套2的外壁处具有固定所述支架杆3用的螺丝201,所述支架杆3的杆身上配合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与所述支架杆3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401,在所述支撑板4的顶部具有两个定位套402,在两根所述支架杆3之间配合有种植槽5,所述种植槽5的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安插在所述定位套402内的定位杆501,在所述种植槽5的顶部设置有凹槽502,在所述凹槽502的槽底设置有多个种植结构6,所述种植结构6包括固定槽体601,所述固定槽体601的内部设置有软质塑料材质的活动槽体602,所述活动槽体602为锥形,在所述活动槽体602的锥形面上环形设置有多个溢水孔611,在所述活动槽体602的外壁处对称设置有四个通孔612,位于同侧的两侧所述通孔612之间穿设有吊绳603,在所述凹槽502的槽底、位于每个所述固定槽体602的外侧位置处均设置有轴杆511,所述轴杆511穿过所述吊绳603,所述固定槽体601的外壁位置处设置有溢水槽62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一收集从溢水槽内溢出水的收集槽121,所述收集槽121的宽度大于所述种植槽5的槽宽。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凹槽502的深度为4mm,在实现灌溉时,可以采用喷淋的方式,喷淋后部分水直接渗透至固定槽体内,多余的水份被集中在凹槽内,而后缓慢渗透至固定槽体的客土内,多余的水份通过溢水槽被排出后回收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靠近四个顶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孔131,在所述固定孔131内安插有锚杆141,所述锚杆141的顶部垂直弯曲后限位在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锚杆141的下端打入地面60cm,通过设置锚杆,可以将底板与地面之间实现可靠的连接,增加本装置的摆放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架杆3为空心不锈钢杆,所述支架杆3的杆壁厚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固定槽体601的深度为12cm,所述活动槽体602的深度为2cm-5cm。

在通过本装置培植时,将白芨幼苗首先种植在活动槽体内,而后在固定槽体的槽体平铺2cm-4cm厚度的客土,而后将活动槽体摆放在所铺设客土的中央位置处,再将吊绳装配在轴杆上,装配完成后,在固定槽体内铺设客土,客土的铺设厚度低于固定槽体的槽口位置1cm-2cm,客土埋没活动槽体,栽种完成后定期进行补水,待炼苗结束后,使用棍棒撬松活动槽体外侧的客土,而后直接向上提起两根吊绳,即可将活动槽体从固定槽体内取出,取出后,将活动槽体倒置,拍打活动槽体的底部位置处,即可将白芨苗从活动槽体内轻松取出,避免破坏白芨的根部,提高白芨移栽后的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活动槽体种植白芨幼苗,待幼苗长成后,可以利用吊绳直接向上拉起整个活动槽体,方便完成幼苗的取出,避免伤及幼苗的根部,提高其后期移栽后的成活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