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8807发布日期:2018-07-03 19: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冠修剪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



背景技术:

修剪树冠受用范围广且实用意义很大,对于城市而言可以美化市容,对于消浪的防浪林而言美化地方环境的同时可以解决树冠过于茂盛杂乱阻碍行洪,造成壅水,抬高水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现在树冠的修剪一般为人工爬高,靠人力修剪,存在只能修剪树冠下方的部分,无法修剪树冠顶部的问题,最后清扫修剪散落的树叶也十分费时费力。对于刚性植被费时费力且危险系数高,对于柔性植物植被易晃动不宜修剪。对于种植在滩地的防浪林而言还存在地基泥泞、不平整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修剪的危险性,且大型机械无法驶入滩地进行操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 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刚性和柔性树种的树冠、树干的岔枝进行各种形状的精确修剪,对落叶进行收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其特征是,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安装有轨道,所述轨道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连接云台,所述云台前端连接有修剪装置,所述云台后端通过电线连接有遥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修剪装置包括电机盒和设置在所述电机盒前的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遥控装置为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有方向柄和刀片转速调节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固定树冠的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上设有可展开的接缝。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万向转轴。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为环形轨道。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可为不同高度的刚性和柔性树种的树冠、树干岔枝进行各种形状的精确修剪。通过闭合接缝实现轨道环形抱树;通过调整地板上轨道的直径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冠;通过轨道上装有万向转轴可以实现连接杆的转向,一方面实现调整刀片修剪的角度,另一方面实现修剪后树冠晃动抖落残余落叶。

(2)通过遥控云台实现局部360°调整刀片角度;通过遥控调整刀片转动速度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地修剪树冠;通过两根四个方向拉紧的绳索固定树冠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树冠摇晃引起的误差提高精度。

(3)通过底盘收集剪落的树叶,集中倒出省时省力地保持道路的整齐。实现美观的同时具有安全、便捷、便携、清洁垃圾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绳索固定树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上设有可展开的接缝11,使底盘1可沿接缝11展开。所述底盘上安装有轨道8,所述轨道8为环形轨道。所述轨道8上安装有万向转轴7,所述万向转轴7上插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上连接有固定树冠的绳索6。所述连接杆2顶部连接云台5,所述云台5前端连接有修剪装置,所述修剪装置包括电机盒3和设置在所述电机盒3前的刀片4。所述云台5后端通过电线连接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为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上设有方向柄10和刀片转速调节按钮9。通过方向柄10调节刀片方向,刀片转速调节按钮9调节修剪速度,以提高修剪精度。

使用方法:

(1)将底盘1沿接缝11展开后套在树干周围,然后闭合接缝11实现轨道环形抱树;

(2)调整轨道8上的万向转轴7的位置,通过遥控器调整刀片角度和刀片转动速度;

(3)通过绳索6固定树冠:固定一端连接杆2,另一端连接杆2拔下来绕行一周后插回万向转轴7,最后拉紧绳索6,另一根绳索采用同样方法,实现四个方向力共同固定树冠;

(4)修剪结束后,通过底盘1收集剪落的树叶,集中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清圾便携式刚柔性树种普适树冠修剪器,可为不同高度的刚性和柔性树种的树冠、树干岔枝进行各种形状的精确修剪。通过闭合接缝实现轨道环形抱树;通过调整地板上轨道的直径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冠;通过轨道上装有万向转轴可以实现连接杆的转向,一方面实现调整刀片修剪的角度,另一方面实现修剪后树冠晃动抖落残余落叶。

通过遥控云台实现局部360°调整刀片角度;通过遥控调整刀片转动速度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地修剪树冠;通过两根四个方向拉紧的绳索固定树冠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树冠摇晃引起的误差提高精度。

通过底盘收集剪落的树叶,集中倒出省时省力地保持道路的整齐。实现美观的同时具有安全、便捷、便携、清洁垃圾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