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202发布日期:2018-06-22 21:03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



背景技术:

鳖食性杂,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于在僻静、阳光充足、水质清洁、较为隐蔽的环境中栖息。稻田为鳖的生长和栖息提供了良好场所,鳖活动、摄食和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同时鳖又可培肥疏松土壤、防控杂草和捕捉害虫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及显著增加经济效益。捕捉稻田养殖鳖时,一般采用排干田间水,陡手捕捉鳖,而鳖喜静怕声、生性残忍,此种方法不仅捕捉率低,且人容易遭到鳖的攻击而受伤。目前,已开始改用地笼网捕捉鳖,这样虽提高了鳖的捕捉率,但长时间使用后,鳖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能够咬破以及抓破地笼网两头部位,造成鳖的逃跑,也增加了捕捉成本;同时地笼网过小、不放入诱饵和鳖的回收不及时,容易造成鳖的相互攻击,影响其售卖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鳖破坏地笼网逃跑,提高鳖捕捉率的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包括放置在稻田里的一地笼网,该地笼网的中部设置多个矩形骨架,使该地笼网的中部被矩形骨架支撑形成内部贯通的长方体部,长方体部的两侧设有多个鳖入口,地笼网的两端束紧形成锥体部,其中,所述地笼网的两端锥体部覆盖一层尼龙网,且尼龙网的网孔小于地笼网的网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笼网中投放诱饵。所述诱饵为动物内脏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麦麸。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笼网的两端设置多个直径逐渐缩小的环形骨架,并将地笼网的端头束紧,使地笼网两端形成所述锥体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笼网为塑料纤维制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笼网的长度为12~15m,两矩形骨架或环形骨架间的间隔长为0.3~0.5m,一端锥体部长度为1.5~2m。

上述方案中,所述尼龙网的长度为1~1.2m。

上述方案中,所述尼龙网的孔径为10~50目。

上述方案中,所述诱饵在地笼网内多点放置,每点投放量为50~150g。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鳖是指适合稻田养殖的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笼网两头均覆盖一层尼龙网,能够有效防止鳖破坏地笼网逃跑,且提高了鳖的捕捉率。另外在地笼网中加入诱饵能够吸引鳖进入地笼网,以及防止鳖相互攻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省时省力,能有效降低稻田捕鳖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端视图。

在图中:1—地笼网;2—矩形骨架;3—长方体部,4-锥体部,5-尼龙网,6-诱饵,7-鳖入口,8-环形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一实施例包括放置在稻田里的一用塑料纤维制成的地笼网1,该地笼网1的中部设置多个矩形骨架2,使该地笼网1的中部被矩形骨架2支撑形成内部贯通的长方体部3,长方体部3的两侧设有多个鳖入口7,地笼网1的两端设置多个直径逐渐缩小的环形骨架8,并于端头用绳束紧,使两端形成锥体部4,且锥体部4覆盖一层尼龙网5,尼龙网5的网孔小于地笼网1的网孔。地笼网1的长度为12~15m,两矩形骨架2或环形骨架8间的间隔长为0.3~0.5m,一端锥体部4的长度为1.5~2m,尼龙网5的长度为1~1.2m,尼龙网5的孔径为10~50目。地笼网1中的多点投放诱饵6,每点投放量为50~150g。诱饵6为动物内脏(牛、猪、鸡等动物肝肠等)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麦麸。

本实用新型稻田养鳖用捕鳖装置在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金石村进行了试用,具体试用方案为:稻田养殖鳖共计40亩,每丘田4~6亩,具体捕鳖操作如下:

(1)捕鳖前期准备:

A适鳖捕捉:稻田养鳖2~3年左右鳖即可长到2斤以上,达到了捕捉的要求;

B材料与装置:12~15m长且有结的地笼网,以及10~50目的尼龙网;同时准备诱饵和针线。

(2)改进地笼网:

A:将尼龙网用针线从地笼网一头最靠近矩形骨架的环形骨架处开始缝制,缝制方法为从起点绕最靠近矩形骨架的环形骨架一圈回到起点,然后沿地笼网的锥体部缝制1~1.2m,且使尼龙网的末端也缝制在附近的环形骨架上一圈,保证尼龙网牢固的覆盖在地笼网上;同理,另一头也采用此种方法。

B:将动物内脏(牛、猪、鸡等动物肝肠等)分割成小块,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麦麸用纱布包好放在地笼网内多处作为诱饵,每处投放量为50~150g。

(3)投放地笼网:

将改进好的地笼网放进稻田鳖沟中,拉直地笼网,保证地笼网入口沉入水中,且地笼网上部高出水面3~7cm,将地笼网两端牢固固定;

市场需求量多时,每丘田投放地笼网2个,2个地笼网成对角线摆放;需求量少时,每丘田投放一个或有选择性的投放地笼网。

(4)捕鳖数量:

每天早上和傍晚回收成鳖,将小鳖重新放入稻田,并查看地笼网是否完好,以及补充诱捕饵料;每个地笼网一般一天可捕捉成鳖6~8只,且能够保证成鳖的售卖品质。

(5)回收地笼网:

需求量少时,回收部分地笼网;温度一般低于15℃或连续3~5天捕捉不到成鳖时,此时全部回收地笼网,并将其洗净,晾干,保存好,以便多次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装置从2015年开始试用,已连续使用了3年,其不仅提高了稻田成鳖的捕捉率,而且地笼网基本没有破损。而2015年之前的地笼网一般寿命在2年之内,且每网每天才捕2~4只,有时甚至捕捉不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