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鸡场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98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鸡场饮水器。



背景技术:

饮水是鸡体水分的主要来源,及时给鸡饮足量清洁的水是保证鸡体健康和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水在鸡的消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不仅是营养物质吸收、转化和代谢废物排泄所必须的熔剂,而且是代谢过程中化学反应的介质,水直接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对保持机体体温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养鸡场通过人工加水或使用自动供水系统,存在加水不及时,如果饮用水长期不更新,会造成水质变坏,影响鸡的健康和鸡肉的质量。人工加水或使用自动供水系统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鸡场饮水器,在保证足量供水的同时还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养鸡场饮水器,包括立柱管,所述立柱管上设置有上层饮水槽和下层饮水槽,所述立柱管穿过所述下层饮水槽和上层饮水槽,顶端置于所述上层饮水槽内,所述立柱管的顶端处设置有顶部阀塞,位于所述下层饮水槽内在所述立柱管上垂直设置有下层阀塞,所述顶部阀塞以及所述下层阀塞均为置于管道内一端大于置于管道外一端,在管道内设置有限制所述顶部阀塞以及所述下层阀塞脱离管道外的密封圈;在所述立柱管底部设置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吸盘,位于所述吸盘与所述下层饮水槽之间设置有进水接入管,所述进水接入管与所述立柱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层饮水槽和下层饮水槽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内设置有木塞。

优选地,所述上层饮水槽和下层饮水槽均为半圆球状。

优选地,所述吸盘上设置有注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养鸡场饮水器由于在立柱管的顶端处设置有顶部阀塞,下层饮水槽内在立柱管上垂直设置有下层阀塞,当在立柱管内通入水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顶部阀塞和下层阀塞被水压压住与密封圈紧密贴合,水被堵在立柱管内不会流出,当鸡啄食顶部阀塞或下层阀塞时,啄食产生的力会将顶部阀塞或下层阀塞推至管道内,此时水自然流出并进入上层饮水槽和下层饮水槽内供鸡饮用。当鸡不再啄食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顶部阀塞和下层阀塞堵住出水口,避免水继续流出,节约了水资源。本实用新型在机需要饮水的时候能在鸡的行为下自动出水,即保证了充足的饮水量,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养鸡场饮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养鸡场饮水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养鸡场饮水器,包括立柱管1,所述立柱管1上设置有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所述立柱管1的顶端置于所述上层饮水槽2内,所述立柱管的顶端处设置有顶部阀塞4,位于所述下层饮水槽3内在所述立柱管1上垂直设置有下层阀塞,所述顶部阀塞4以及所述下层阀塞5均为置于管道内一端大于置于管道外一端,在管道内设置有限制所述顶部阀塞以及所述下层阀塞脱离管道外的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立柱管1底部设置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吸盘6,位于所述吸盘6与所述下层饮水槽3之间设置有进水接入管7,所述进水接入管7与所述立柱管1连通。

所述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孔8,所述排水孔8内设置有木塞,需要排水的时候,打开木塞将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内的脏水排出,然后塞上木塞,为下次饮水做准备。由于设置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为不同大小的鸡提供饮水空间,防止鸡之间相互驱逐造成部分鸡饮水不均匀导致鸡的生长不良好。

所述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均为半圆球状,这不仅能盛装很多水,还能防止鸡将脚伸入到饮水槽内弄脏水。

所述吸盘6上设置有注水孔9,吸盘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地平面上,起到稳定整个装置的作用,但是在某些地方,地面是凸凹不平的,吸盘就不能起作用,此时从注水孔9注入水或者泥沙,增加底盘的重量,同样能稳定整个装置。

上述的养鸡场饮水器由于在立柱管1的顶端处设置有顶部阀塞4,下层饮水槽3内在立柱管1上垂直设置有下层阀塞5,当在立柱管1内通入水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顶部阀塞4和下层阀塞5被水压压住与密封圈紧密贴合,水被堵在立柱管1内不会流出,当鸡啄食顶部阀塞4或下层阀塞5时,啄食产生的力会将顶部阀塞4或下层阀塞5推至管道内,此时水自然流出并进入上层饮水槽2和下层饮水槽3内供鸡饮用。当鸡不再啄食时,在水的压力作用下顶部阀塞4和下层阀塞5会堵住出水口,避免水继续流出,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在机需要饮水的时候能在鸡的行为下自动出水,即保证了充足的饮水量,也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