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龟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157发布日期:2018-11-09 20:2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教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龟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入侵淡水龟已被确定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

传统的垂钓方法效率极低,而化学防治方法在淡水水体中的应用非常危险,易杀死大量非靶标水生物种,造成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龟诱捕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龟诱捕装置包括:

所述诱捕装置包括主体和翻转部件,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筒体以及圈体,所述圈体套接在所述筒体顶部外周,所述圈体为由内周向外周逐渐抬升的斜坡,

所述翻转部件沿所述圈体的内周设置,所述翻转部件包括回弹件与翻板,所述回弹件包括轴件、弹簧及弹片,所述弹簧置于所述轴件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与弹片连接,一侧弹片在水平方向垂直固定于圈体的内表面,另一侧弹片在水平方向固定翻板,各个翻板共同形成近似圆形的活动封口填充于漂浮圈内部,所述翻板在重力作用时,向下翻转90度,失去重力作用后,在回弹滚轴的弹力作用下回弹至水平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龟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筒体侧壁有网孔,为不锈钢网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龟诱捕装置,其中,网笼的网孔密度5目~500 目、钢丝直径0.1毫米~0.6毫米、网眼直径0.15毫米~4.5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龟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翻板为八分之一圆形的木质板材,8个回弹滚轴分别固定8个木质翻板于水平位置,组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活动封口填充于漂浮圈内部,是能够迷惑龟类动物误认为是浮木而攀爬之上,进而掉落于网笼中,实现诱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龟诱捕装置为近似圆形的漂浮物,其外侧逐渐向水面延伸,形成逐渐贴近水面的斜坡,利于吸引所诱捕龟类攀爬至木质翻板上。通过木质翻板受攀爬其上的龟类动物重力作用迅速向下翻转90度,使所诱捕龟类动物滑落被诱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龟诱捕装置通过顶面开放的桶形筒体,限制所诱捕龟类的出逃和阻隔其他中大型水生生物的进入,从而实现外来入侵淡水龟类的诱捕,并通过回弹件失去龟类重力作用后的回弹,实现装置的重复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龟诱捕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回弹滚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筒体;2---圈体;3----轴件;4----翻板;3-1—弹簧;3-2—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龟诱捕装置包括:筒体1、圈体2、回弹件3、翻板4,其中,其中,所述筒体1的顶部开放,所述筒体1为侧壁具有网孔的不锈钢网笼,所述圈体2套接在所述网笼顶部的外周,所述不锈钢网笼可以是网孔密度5 目至500目、钢丝直径0.1毫米至0.6毫米、网眼直径0.15毫米至4.5毫米的不同规格组合的桶形不锈钢材质网笼。

所述圈体2为由内周向外周逐渐抬升的斜坡。

如图2所示,所述弹簧3-1位于所述轴件3内,所述弹簧3-1的两端分别设有弹片3-2,轴件3安装于圈体2内表面中线处,一侧弹片3-2在水平方向垂直固定于圈体2的内表面,另一侧弹片3-2在水平方向固定翻板4,各个翻板4共同形成近似圆形的活动封口填充于圈体2的内部,所述翻板4在重力作用时,向下翻转90度,失去重力作用后,在回弹件的弹力作用下回弹至水平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龟诱捕装置,其中,所述翻板4为木质翻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龟诱捕装置,其中,所述轴件3为内含弹簧的不锈钢滚轴,所述翻板4为八分之一圆形的木质板材,8个回弹滚轴3分别固定8个翻板4于水平位置,组成一个近似圆形的活动封口填充于圈体2内部,是能够迷惑龟类动物误认为是浮木而攀爬之上,进而掉落于网笼中,实现诱捕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一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