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024发布日期:2018-08-04 11:0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捕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绿盲蝽,学名Apolygus lucorμm(Meyer-Dür.),属半翅目,盲蝽科,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各棉区,是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危害棉花的多种盲蝽蟓的优势种。主要危害作物包括棉花、桑、麻类、豆类、玉米、马铃薯、瓜类、苜蓿、药用植物、花卉、蒿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其主要天敌为寄生蜂、草蛉、捕食性蜘蛛等。

绿盲蝽可危害棉花嫩头、生长点、蕾、花、铃等部位,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则易发黑、干枯,不再生长;待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枝芽丛生,变成“多头棉”;而嫩叶被害时呈小黑点状,叶片展开后大面积破碎,俗称“破叶疯”;顶心和边心被害,则形成枝叶丛生的“扫帚苗”;蕾受害后苞叶张开,先呈现黄褐色,继而干枯脱落;花受害后花瓣呈现黑色斑点,雌雄蕊受害后柱头、花药变黑;铃被害后,幼铃变黑、僵硬、易脱落,中铃轻的伤口出现水渍斑点、重的棉铃僵化,大铃铃壳有片状黑斑。棉花收绿盲蝽危害,常造成严重减产,皮棉品质下降。

近年来,绿盲蝽对葡萄的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葡萄上的重要害虫。绿盲蝽成、若虫均可刺吸葡萄嫩叶、嫩芽、幼果等幼嫩组织,吸取植株组织内的汁液,严重影响葡萄的营养生长,给果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绿盲蝽成虫的动态进行监测对于绿盲蝽防治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对成虫的诱杀是较为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目前,对于绿盲蝽的监测和诱杀主要采用黄板和性诱剂的方法,但为了定时监测绿盲蝽的动态变化,需要将黄板或者性诱剂装置频繁放入葡萄园中并取回,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绿盲蝽监测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包括:

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监测面板;

所述监测面板上设置有诱集容器以及与所述诱集容器相对应的盖板,所述诱集容器沿其内壁处设置有粘虫板,所述盖板与设置于所述监测面板上的定时装置相连接,利用所述定时装置控制所述盖板的定时开闭。

所述盖板通过连接柄与所述定时装置相连接,并实现定时控制。

所述诱集容器沿竖直方向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监测面板上方使其开口端向上,或者沿水平方向可拆卸的插入所述监测面板侧面使其开口端朝向水平方向。

所述诱集容器的数量为2-10个,所述盖板与所述诱集容器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粘虫板为黄色粘虫板。

所述诱集容器的中心处设置有性诱芯。

所述监测面板的侧面处设置有电源,以控制所述定时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诱集容器为塑料容器。

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遮雨板。

所述遮雨板为黄色遮雨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利用定时装置控制盖板的开合以控制所述诱集容器对绿盲蝽诱集的开启和结束,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利用本装置操作简单,可减少大量的人工操作,只需放置一次,便可以达到监测十次的目的,同时,观察人员仅通过统计装置中的绿盲蝽成虫数量即可,不必依赖于观察人员的田间经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优选将所述诱集容器的开口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效避免了昆虫因向上趋向性而易飞出的问题,增强了捕集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在所述诱集容器内设置有黄色粘虫板和性诱剂,利用其综合性能增加绿盲蝽的诱杀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还设置有避雨板,即可利用遮雨板的颜色作为颜色刺激源,将诱集绿盲蝽至附近,又可防治雨水损坏监测装置,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还可以用于监测其他昆虫,只需替换相应的性诱芯即可;同时本装置还可以用于监测调查昆虫的日产卵节律,只需替换为相应的食物即可,用途广泛,应用价值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监测面板,2-遮雨板,3-诱集容器,4-定时装置,5-支架,6-电源,7-盖板,8-粘虫板,9-性诱芯,10-连接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包括:

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监测面板1和遮雨板2,且所述遮雨板2设置为黄色遮雨板;

所述监测面板1上并列设置有若干诱集容器3,所述诱集容器3可拆卸的与所述监测面板1相固定设置,如图1所示的装置结构中,所述诱集容器3的开口端朝上,所述诱集容器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诱集容器3相对应的盖板7,所述盖板7另与设置于所述监测面板1上的定时装置4相连接,利用所述定时装置4可以控制所述盖板7的定时运动,以控制所述诱集容器3的定时开闭。如图1所示的装置结构中,所述盖板7是通过连接柄10与所述定时装置4相连接的,以此实现对盖板7的定时控制。所述盖板7与所述连接柄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通过类似弹簧组件与所述连接柄10相连接控制。所述监测面板1的侧面处还设置有电源6,以控制所述定时装置4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中,所述定时装置4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定时启动及控制器即可,可以是通过继电器在一定时间的闭合和开启来实现控制,也可以是利用磁性控制装置的开启和闭合,可以为现有产品也可根据其原料进行自制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中,优选将所述诱集容器3的数量设置为2-10个,且所述盖板7与所述诱集容器3一一对应设置。为了便于取材,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集容器3可以由500ml的矿泉水瓶剪取直筒的部分制作而成。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装置的诱杀效果,所述诱集容器3沿其内壁处设置有粘虫板8,并优选黄色粘虫板。

作为可以变换的结构,所述诱集容器3的中心处还设置有性诱芯9,所述性诱芯9优选为设置于黄色粘虫板的中间位置,使进入诱集容器3的绿盲蝽与黄色粘虫板8的接触面最为广泛,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所述性诱芯9由市售的适于绿盲蝽使用的性诱剂制成,如市售产品绿盲蝽性信息素诱芯(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如图2所示的装置给出了另一种可变换的结构,由于昆虫具有向上的趋向性,为了防止进入所述诱集容器3的昆虫再次飞出所述诱集容器3,本实用新型将所述诱集容器3设置为开口端朝向水平侧面的方式,即将所述诱集容器3沿水平方向以插入的方式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监测面板1的侧面方向上,所述性诱芯9悬于所述诱集容器3中间位置。所述盖板7通过连接柄10与所述定时装置4相电连接,实现其开闭控制。所述连接柄10同样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监测面板1相固定并进而与所述定时装置4电连接,所述盖板7可以通过类似弹簧组件与所述连接柄1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盖板7将所述诱集容器3密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时监测并诱杀葡萄绿盲蝽的装置,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在诱集容器3中安装黄色粘虫板8和性诱芯9,并安装好带有连接柄10的盖板7。将所述装置放入葡萄园行间地面上,在自动定时装置4上分别设置好十个诱集容器3依次打开和关闭的间隔时间,使其每隔固定时间即可开启一个盖板7,而之前开启的盖板7则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打开电源进行检测,待全部诱集容器3的监测结束并全部关闭后,取出所有诱集容器3中的粘虫板8,以统计每个粘虫板3上绿盲蝽成虫数量,即为绿盲蝽不同时间段内的动态发生规律。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还可以用于监测其他昆虫,只需替换相应的性诱芯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还可以用于监测调查昆虫的日产卵节律,只需替换为相应的食物即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