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猪自动进料计量喂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659发布日期:2018-08-14 17:2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猪喂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养猪自动进料计量喂食槽。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中国的生猪养殖模式,由各户散养模式逐渐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在饲养过程中,采食量是限制生猪生长出栏的主要因素,只有保持合理的采食量,才能实现理想的出栏率,此外,采食量也是影响生猪身体性能的重要因素,是进行饲料和营养状况评估的重要依据,是猪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目前要监测猪的采食量,只能采用人工称取饲料重量,再采食后称取剩料重量的办法,这种办法既费时费力,又只能在单栏饲养的条件下进行,无法在大群饲养自由采食的情况下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统一自动进料,并计量个体采食量的养猪自动进料计量喂食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养猪自动进料计量喂食槽,包括驱动电机、料斗、料筒外壳、食槽、称重底座和微控制器,料筒外壳内设有排料螺旋,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料筒外壳内的排料螺旋一端连接,料筒外壳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上部开入料口,入料口与料斗焊接,料筒外壳下部开若干出料口,出料口通过导料槽与食槽连接,食槽置于称重底座上,食槽的前侧壁开长方形的喂食口,喂食口的边框上安装有颈夹,颈夹的左右两边框上安装对应的光电开关,其中一边框上还安装读卡器,称重底座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微控制器通过线路与驱动电机、颈夹和称重传感器连接。

所述的微控制器还连接有PC上位机。

所述的料斗内设置料位传感器,料位传感器与微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食槽的喂食口设置颈夹,确认是否为同一头猪,并通过称重装置称取采食前后的食槽重量,得出每头猪的采食量,监控每头猪的采食习惯和营养的摄取情况,食槽内饲料减少后,通过微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排料螺旋进行给料,保证食槽内饲料的供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斗;2-驱动电机;3-联轴器;4-排料螺旋;5-料筒外壳;6-出料口;7-导料槽;8-微控制器;9-食槽;10-颈夹;11-称重底座;12-称重仪表;13-称重传感器;10.1-读卡器;10.2-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养猪自动进料计量喂食槽,包括驱动电机2、料斗1、料筒外壳5、食槽9、称重底座11和微控制器8,料筒外壳5内设有排料螺旋4,驱动电机2通过联轴器3与料筒外壳5内的排料螺旋4一端连接,料筒外壳5靠近驱动电机2的一端上部开入料口14,入料口14与料斗1焊接,料筒外壳5下部开若干出料口6,出料口6通过导料槽7与食槽9连接,食槽9置于称重底座11上,食槽9的前侧壁开长方形的喂食口,喂食口的边框上安装有颈夹10,颈夹10的左右两边框上安装对应的光电开关10.2,其中一边框上还安装读卡器10.1,称重底座11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13和称重仪表12,微控制器8通过线路与驱动电机2、颈夹10和称重传感器13连接。

所述的微控制器8还连接有PC上位机。

所述的料斗1内设置料位传感器,料位传感器与微控制器8连接。

当猪走近食槽9采食时,头伸进采食口,猪头部和颈部阻断了颈夹10上光电开关10.2对射的红外光光路,同时读卡器10.1为RFID射频识别读卡器,读卡器10.1识别猪耳朵上佩戴的RFID感应器卡号,触发型号为STM32F103的微控制器8发出称重指令,并接收称重传感器13回传的饲料重量值,在光路未恢复导通前再次读到同一RFID感应器卡号,说明该猪一直采食没有离开,微控制器8不做处理,当光电开关10.2的光路导通,称重传感器13在一段时间内量值的无变化,说明猪已经离开,微控制器8再次发出称重指令,计算采食前后的重量差即为该猪的采食量,微控制器8对采食量和RFID感应器卡号进行记录,当连接PC上位机时,对每头猪的采食量和营养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