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537发布日期:2018-08-21 16:4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大棚培育植物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想要将大棚种植做好做好,必然离不开大棚灌溉技术的改进。现有的大棚灌溉装置灌溉范围窄,需要多套设备同时进行灌溉,才能实现大面积的灌溉,且灌溉时部分位置灌溉不彻底,部分位置水分过多,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同时也使得种植成本增加;不能很好的利用雨水,使得雨水在大棚周围集聚,不仅影响大棚周围环境,还会增加种植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在阴雨天气,大棚内植物无法接受到充分的光照,使得植物生长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以解决现有大棚灌溉装置灌溉无法实现全覆盖式灌溉,且灌溉极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包括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箱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连接有设置在大棚内部的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设置有侧室,所述侧室内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相连通,第三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输水杆,所述输水杆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有若干不同长短的送水支撑杆,所述送水支撑杆端部设置有喷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室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内分别设置有第三水泵及电机,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药液进口,水箱内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螺旋搅拌桨,所述螺旋搅拌桨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与电机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轮子。

更进一步地,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通电管道,所述通电管道连有若干均匀步骤在大棚顶部的白炽灯。

更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箱接有自来水源,所述雨水收集箱中还设有水位感应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雨水收集至雨水收集箱中,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用于大棚内的植物浇灌,过滤装置可对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进入水箱中的水较为澄澈干净,避免堵塞旋转喷淋装置,也可避免水中杂质对植物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既提高了雨水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又能避免在大雨天气时,雨水集聚在大棚外,对大棚造成影响;

2.旋转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不同长度的送水支撑杆,将喷头设置在送水支撑杆的端部,在灌溉时,旋转装置转动,从而带动送水支撑杆与喷头转动,由于送水支撑杆的长短不一,使得喷头的位置各不相同,使得旋转装置旋转时,喷头能以水箱为圆心,实现较大一片面积内的全部植物的灌溉,避免了灌溉死角的存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大棚本体;5、通电管道;6、白炽灯;7、支撑架;8、雨水收集槽;801、排水口;9、雨水收集箱;10、第一水泵;11、过滤装置;12、第二水泵;13、水箱;1301、过滤层;1302、侧室;1303、药液进口;1304、轮子;1305、第三水泵;1306、电机;1307、螺旋搅拌桨;1308、传动装置;1309、旋转装置;1310、喷头;1311、输水杆;1312、送水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包括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外侧设置有雨水收集槽8,所述雨水收集槽8设置有排水口801,所述排水口801与设于地下的雨水收集箱9相连,所述雨水收集箱9连接有第一水泵10,所述第一水泵10的出水口连接有过滤装置11,所述过滤装置11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泵12,所述第二水泵12的出水口连接有水箱13,所述水箱13一侧设置有侧室1302,所述侧室1302内设置有第三水泵1305,所述第三水泵1305的进水口与水箱13相连通,第三水泵1305的出水口连接有输水杆1311,所述输水杆1311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1309,所述旋转装置1309连接有若干不同长短的送水支撑杆1312,所述送水支撑杆1312端部设置有喷头1310。

所述水箱13底部设置有轮子1304。

当下雨时下雨时,大棚本体1顶棚上的雨水流入雨水收集槽8中,避免了雨水在大棚周围集聚,影响操作人员出入及对大棚造成影响,雨水收集槽8中的雨水经经排水口801流入雨水收集箱9中,由第一水泵10将雨水抽入过滤装置11内,将过滤后的水经第二水泵12抽入水箱13中,由第三水泵1305将水抽入输水杆1311中,由输水杆1311将水送入旋转装置1309内,再经送水支撑杆1312进入喷头1310中对植物进行浇灌,在浇灌的过程中,旋转装置1309不停转动,使喷头1310位置不断变换,从而实现覆盖式喷灌,避免了喷灌死角的存在,同时轮子13的存在方便了水箱13的移动,使得设备可以在多个位置进行浇灌,从而达到整个大棚无死角浇灌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对大棚周围所集聚的雨水进行有效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避免大棚外集聚过多的雨水,对大棚造成影响;利用过滤装置对雨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植物灌溉用水干净可靠,不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不会堵塞旋转喷淋装置;同时不同位置的喷头在旋转过程中能对植物进行覆盖式灌溉,避免了灌溉死角的存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侧室1302内部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内分别设置有第三水泵1305及电机1306,所述水箱13顶部设置有药液进口1303,水箱13内设置有过滤层1301,所述过滤层1301下方设置有螺旋搅拌桨1307,所述螺旋搅拌桨1307连接有传动装置1308,所述传动装置1308与电机1306电连接,将药液从药液进口1303通入,并与水进行初步混合,经过滤层1301将混合液中带有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后,再由电机1306经传动装置1308带动螺旋搅拌桨1307转动,使药液与水充分混合,再由第三水泵1305抽出进行药液喷洒,使得装置既能实现植物全覆盖式的灌溉,又能实现植物全覆盖式的农药喷洒,在促进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还能减轻工人的工作负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大棚本体1内设有通电管道5,所述通电管道5连有若干均匀步骤在大棚顶部的白炽灯6,在天气不好光照不够时,可由白炽灯6对植物进行补光,白炽灯6最接近太阳光,可使植物正常生长,这样的大棚既能保证植物有充分的水分,又能保证植物有充分的光照,使得植物生长状况大为改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雨水收集箱9接有自来水源,所述雨水收集箱9中还设有水位感应器,当水位感应器感应到雨水储备量不够时,可接通自来水源,使水量始终充分,使大棚内的植物能得到正常浇灌,湿度可得到充分控制。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