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6786发布日期:2018-07-17 21:4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坑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挖树坑主要靠人力进行,而在林业中,由于种植面积广,如果采用人工挖坑,不仅效率低,而且严重影响植树造林速度和质量。

挖坑装置是造林设备中的主要机械,主要用于地面挖坑;传统挖坑装置主要通过人工架设机身,利用钻头旋转进行挖坑,由于装置缺乏减振装置,挖坑将产生强大的振动,不仅容易导致装置结构的逐渐损坏,使得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振动影响挖坑装置固定不稳定,造成倾斜现象;当挖坑完毕后,由于挖坑钻头在坑中,仍需要人工将钻头抬起,增加人力,并且由于人工控制钻头,很难保障每个坑的深度相同,容易出现深浅不一的情况,过深过浅的坑对根部深度差不多相同的植物影响较大,使得种植的存活性较低;另外,由于林业种植范围广,环境不同,针对硬土层、冻土层等,靠人工下压的方式不仅增加劳动量,而且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有效进行减振,通过丝杆实现挖坑钻头上下调节,保障挖坑深度的一致,提高挖坑效率,并且能够实现对挖坑钻头向下加压,保障挖坑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包括挖坑装置、减振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挖坑装置包括上顶板、电机Ⅰ、挖坑钻头和顶尖,所述上顶板顶部设置电机Ⅰ,所述电机Ⅰ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挖坑钻头上端连接,所述挖坑钻头穿过底板、且下端安装顶尖;

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套筒、弹性装置和固定轴;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上顶板底部,固定轴设置在套筒内、且下端固定安装在中间板上,所述固定轴长度小于套筒内盲孔深度,所述弹性装置套装在固定轴上且位于套筒内,弹性装置一端与上顶板接触、另一端与中间板接触,并处于压缩状态;

一对升降装置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Ⅱ、丝杆和轴套;所述电机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连接,所述轴套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下部分外径大于上部分外径,轴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中间板滑动安装在轴套上部分,所述底板下端设置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减振装置数量为2~6个,为圆周均匀分布在上顶板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设置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位于轴套下方、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Ⅱ的启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套上部分上端设置上顶块,所述上顶块穿过丝杆、且采用工程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柱为液压缸,且液压缸底端设置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套下部分安装红外线测距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由于在上顶板下设置套装在固定轴上且位于套筒内、并处于压缩装置的弹性装置,因此通过弹性装置的压缩能有效减缓挖坑时带来的振动,防止装置因振动造成安放不稳定或结构损坏的现象;由于通过电机Ⅱ带动丝杆使得轴套上下移动,利用轴套下部分对中间板进行限位,因此实现挖坑钻头的上下高度调节,即深度调节,保障挖坑深度的一致性,并且当挖坑结束时能有效对挖坑装置的提升,避免人工操作,提高挖坑效率;由于丝杆上并位于轴套下方螺纹配合设置接近开关,因此通过接近开关上下调节,不仅实现控制电机Ⅱ自动启停,而且实时控制挖坑深度,灵活性更强;由于轴套上部分上端且穿过丝杆设置上顶块,因此通过启动电机Ⅱ实现上顶块对中间板的下压,避免挖坑钻头遇到坚硬土壤时,需要人工进行下压增加劳动力的情况;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不仅有效进行减振,并且实现挖坑钻头上下调节,保障挖坑深度的一致。提高挖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减振装置示意图。

图中:1、电机Ⅰ,11、上顶板,2、中间板,3、底板,4、支撑柱,51、挖坑钻头, 52、顶尖,6、滚轮,71、丝杆,711、接近开关,72、上顶块,73、轴套,731、红外线测距仪731,74、电机Ⅱ,81、套筒,82、弹性装置,83、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包括挖坑装置、减振装置和升降装置;

所述挖坑装置包括上顶板11、电机Ⅰ1、挖坑钻头51和顶尖52,所述上顶板11顶部设置电机Ⅰ1,所述电机Ⅰ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挖坑钻头51上端连接,所述挖坑钻头51 穿过底板3、且下端安装顶尖52;

如图2所示,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套筒81、弹性装置82和固定轴83;所述套筒81固定安装在上顶板11底部,固定轴83设置在套筒81中、且下端固定安装在中间板2上,所述固定轴83长度小于套筒81内盲孔深度,所述弹性装置82套装在固定轴83上且位于套筒 81内,弹性装置82一端与上顶板11接触、另一端与中间板2接触,并处于压缩状态;

一对升降装置左右对称布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电机Ⅱ74、丝杆71和轴套73;所述电机Ⅱ74固定安装在底板3上、且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71连接,一对电机Ⅱ74进行连动控制,所述轴套73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下部分外径大于上部分外径,轴套73螺纹连接在丝杆71上,中间板2滑动安装在轴套73上部分,所述底板3下端设置支撑柱4。

本林业用植物挖坑装置在准备时,通过轴套73下部分顶住中间板2实现对电机Ⅰ1、挖坑钻头51的整体抬高,使得顶尖52脱离地面一定高度,防止顶尖52移动过程中碰撞发生损坏,再将装置移动到需要挖坑的位置处,同时启动左右一对电机Ⅱ74,电机Ⅱ74输出端带动一对丝杆71转动,使得一对轴套73向下移动到设定位置,即设定的挖坑深度,此时顶尖52落下与地面接触,完成挖坑前准备工作;然后启动电机Ⅰ1,电机Ⅰ1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挖坑钻头51转动,由于中间板2与轴套73滑动配合,并且依靠挖坑钻头51重力和螺纹叶片结构,因此实现挖坑钻头51的自动向下挖坑,而挖坑产生的振动传递到上顶板11,并通过套筒81与固定轴83间的弹性装置82实现减振功能,避免对装置损坏,延长使用寿命,而当中间板2滑动到轴套73下部分上端面时,由于轴套73下部分继续顶住中间板2实现停止挖坑,最后挖坑钻头51回到准备状态时,反向转动一对电机Ⅱ74,一对轴套73下部分顶住中间板2向上移动,实现对电机Ⅰ1、挖坑钻头51的整体抬高,使得顶尖52脱离地面一定高度,完成挖坑工作;当进行下个挖坑操作时,将轴套73下部分移动到相同位置,因此实现挖坑深度的一致。

为保障减振效果更好,以及轴套上下移动平稳性更好,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减振装置数量为2~6个,为圆周均匀分布在上顶板11底端;因此通过多组减振装置实现平稳减振,有效避免振动不均匀造成装置的破坏。

为实现升降支撑的自动停止,提高挖坑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丝杆71上并位于轴套73下方螺纹配合设置接近开关711,接近开关711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Ⅱ74的启停;因此通过调节丝杆71上的接近开关711到适当位置,当电机Ⅱ74启动,丝杆71转动使得轴套73向下移动时,轴套73下部分靠近接近开关711时,电机Ⅱ74停止,因此实现挖坑高度的实时调节,避免人工操作降低挖坑效率。

当顶尖52碰到坚硬土壤等造成无法往下挖坑时,避免人工操作往下压紧,增加劳动量,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套73上部分上端且穿过丝杆71设置上顶块72,所述上顶块72并采用工程塑料;因此当遇到坚硬土壤无法下挖时,启动电机Ⅱ74,轴套73 在丝杆71上向下运动,此时通过上顶块72往下压中间板2的方式,施加挖坑的向下压力,破坏坚硬的土壤。

为方便移动和稳定支撑,避免挖坑造成设备倾斜,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撑柱4采用液压缸,且液压缸底端设置滚轮6;因此筒液压缸调节装置整体的水平,防止设备倾斜,并利用滚轮6实现装置的移动,增加装置灵活性。

为了方便测距,提高挖坑精度,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轴套73下部分安装红外线测距仪731;因此通过红外线测距仪731实现检测轴套73下部分到中间板2的距离使得挖坑深度更加精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