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180发布日期:2018-09-11 19: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2/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干旱缺水已经影响着生态环境和林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取得很多集雨成果,但还是存在诸多缺陷,降雨如果不能渗入树木根区,将很快蒸发,无法被树木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蒸发快,无法被树木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包括储水罐,所述储水罐埋入树木旁边的土壤中,所述储水罐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焊接有固定管,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均镶嵌有透水石,所述储水罐上方设有集雨盘,所述集雨盘的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集雨盘的上部相连通,且所述导水管插设在所述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陶瓷防堵筒,所述陶瓷防堵筒插接在所述导水管内,所述陶瓷防堵筒的开口朝向所述限位环的方向,且所述陶瓷防堵筒的筒壁上均匀设有通水孔,所述集雨盘内沿其周向均匀排设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均焊接在所述集雨盘上,所述环形挡板的底部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漏孔。

优选的,所述集雨盘的边缘下部沿其周向均匀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支撑片。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底端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水管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与所述导水管之间均匀设有多个表面有微小凸起的硅胶楞圈,所述硅胶楞圈固定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集雨盘为漏斗结构,且为镀锌铁皮卷焊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集雨盘进行收集雨水,并将收集到的雨水储藏在储水罐内,储水罐埋设在树木旁边,储水罐底部设有透水石,透水石可将储水罐内收集的雨水均匀缓慢的直接渗透给树木根区,供树木利用,同时避免土壤表面蒸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储水罐1、固定管2、硅胶楞圈21、透水石3、集雨盘4、导水管5、滤网51、限位环6、陶瓷防堵筒7、通水孔71、环形挡板8、漏孔81、支撑柱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干旱区树木的集雨储水缓释装置,包括储水罐1,储水罐1埋入树木旁边的土壤中,储水罐1的顶部中心位置设有开孔,开孔内焊接有固定管2,储水罐1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均镶嵌有透水石3,透水石3起到封闭储水罐1的作用,另外使储水罐1内的水分缓慢渗入土壤内,避免大量水分集中在土壤的某个区域渗透,避免造成水源的浪费,使树木根系更好的利用水分。

储水罐1上方设有集雨盘4,集雨盘4为漏斗结构,且为镀锌铁皮卷焊而成,在发生降雨时,因镀锌铁皮的集雨盘4表面光滑不渗水,能将其面积上的绝大部分雨水收集,并进入储水罐1内,集雨盘4的底部中心位置焊接有导水管5,导水管5与集雨盘4的上部相连通,且导水管5插设在固定管2内,固定管2 与导水管5之间均匀设有多个表面有微小凸起的硅胶楞圈21,硅胶楞圈21固定在固定管2的内壁上,硅胶楞圈21使导水管5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固定管2内,避免风将集雨盘4拔出,而人工插拔时则非常方便,固定管2内设有限位环6,限位环6上设有陶瓷防堵筒7,陶瓷防堵筒7插接在导水管5内,陶瓷防堵筒7 的开口朝向限位环6的方向,且陶瓷防堵筒7的筒壁上均匀设有通水孔71,陶瓷防堵筒7避免落叶等杂物堵塞导水管5,同时最大限度避免水分蒸发,导水管 5的底端设有滤网51,滤网51可拆卸连接在导水管5的底端,滤网51能够进一步防止落叶及其他杂物进入储水罐1内。

集雨盘4内沿其周向均匀排设有环形挡板8,环形挡板8均焊接在集雨盘4 上,环形挡板8的底部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漏孔81,环形挡板8可将落叶等杂物拖在集雨盘4的上方,由此,可有效避免集雨盘4上落叶过后而造成集雨的流淌不便,集雨盘4的边缘下部沿其周向均匀焊接有支撑柱9,支撑柱9底部设有支撑片,支撑柱9起到辅助支撑作用,可使集雨盘4更加稳定。

该装置也能极为方便地实现肥料施用,只需将集雨盘4拔出,将肥料从储水罐1上端的固定管2施入储水罐1内,再插入集雨盘4即可,随着降雨的发生,收集到储水罐1内的雨水将肥料溶解,再缓慢地通过透水石3向土壤扩散,达到水肥缓释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