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048发布日期:2018-09-18 19:42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水利灌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只有国际平均水平的1/4,但是人口高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我国,尤其是北方粮食主产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加,危害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尤其是农业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策略。目前,相关地表节水灌溉灌水器存在不同程度的堵塞和地表蒸发损失严重,地下灌溉堵塞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地下滴渗灌是属于地下围灌形式,是在滴灌技术日益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地下滴渗灌是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把水或水肥的混合液缓慢流出渗入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根系层供作物利用的一种灌水方法。由于它能充分满足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所必需的水和肥,准确适量地直接送到作物根系周围,达到节水、节肥、增产和减少病虫害等目的,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解决了管道堵塞、出水量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地表蒸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包括供水器,通过主管道与供水器连接的压力阀,与压力阀的一端连接的压力表,通过主管道与压力表的另一端连接的旁通阀,主干道的末端密封堵死。与旁通阀通过法兰连接的全渗灌管道灌水器,其主体上开有若干微孔,且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主体的另一端密封。

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旁通阀。

进一步地,包括多根渗灌管道且数量与旁通阀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供水器带有加压装置。

进一步地,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由弹性橡胶和聚乙烯制成,这两种材料为现有技术公知的材料。

供水器主要为全渗灌管道灌水器提供水源、对水源进行加压。全渗灌管道灌水器是一种新型、均匀、防堵塞节水灌溉灌水器。压力阀与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相连,通过调节压力阀大小可控制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的出水大小,并且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中每个微孔出水均匀,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调节压力阀,使全渗灌管道灌水器内部处于低压状态,全渗灌管道灌水器靠近旁通阀的部分出水量很少或不出水,水向尾部运输,当水充满整个全渗灌管道灌水器时,尾部压力先增加,压力逐渐向前段输送,当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的整个管道压力一样时,方可达到出水量一致。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两滴水口间距大小可根据压力调节,可以保证节约用水,根据弹性橡胶的收缩能力和土壤湿润程度进行精准的灌溉,通过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主体上微孔能更好地将供水器里的水输送到作物根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与压力阀进行精准、均匀的田间灌溉,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用弹性橡胶和聚乙烯制成,在灌溉时通过压力大小对不同作物进行补水,全渗灌管道灌水器上的裂纹口的出水大小可根据作物进行调节,并且裂纹口长度可通过压力阀调节。在长期使用全渗灌管道后,和其他管道一样,会发生堵塞等问题,全渗灌管道灌水器是根据作物根系分布埋在地下,更换费时费工,并破坏根部,在管道发生堵塞或出水量小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压力阀,使压力达到爆管临界值(管道生产时进行试验),此时,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的出水口变得很大,某个微孔会像喷灌那样,把管道内壁上的微小杂质和集聚的微生物全部排出(大颗粒杂质对管道堵塞影响不大),因此,该装置可以解决管道堵塞、出水量不均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解决了管道堵塞、出水量不均匀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少地表蒸发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达到农作物、果树等节水、增收的效果,能提高农民增产增收、景观绿化美观等,同时节约地表和地下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的全渗灌管道灌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阐述。

一种地下全渗灌管道灌溉装置,包括供水器1,通过主管道2与供水器1连接的压力阀3,与压力阀3的一端连接的压力表4,压力表4的另一端通过主管道2连接的旁通阀5,主干道2的末端密封堵死。与旁通阀5通过法兰连接的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主体上开有若干微孔6,且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主体的另一端密封。其上包括多个旁通阀5和多个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且数量相同,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上的微孔6出水均匀,供水器1带有加压装置。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由弹性橡胶和聚乙烯制成。

当需要灌溉时,打开供水器1的阀门,通过主管道2将水送至全渗灌管道灌水器7,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缺水状况,调节压力阀3,进行补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