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6444发布日期:2018-07-24 18:3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猪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



背景技术:

在冬季寒冷地区,猪舍的保温方法就是采取全封闭的饲养方式,或者是采用暖气设备来提高猪舍温度,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方法通风条件较差,尤其对于孕猪、产猪或是小猪仔,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容易降低小猪仔的成活率,以及减缓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增加了猪只的死亡率。而且冬天温度低,如果猪舍温度跟不上的话,还容易造成部分猪只抵抗不了低温,消耗饲料不长肉,抗力差。在冬季,部分猪只病害严重,不能进食或很少进食,严重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和存活。

随着工厂化养猪业的发展,养猪的猪舍也在不断地改进,为了提高猪只的舒适度,现有技术中养猪企业的猪舍也出现了一些具有保温功能的保温猪舍,但是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保温猪舍往往存在猪舍保温与通风难以同时实现的棘手问题。猪舍在实现保温的同时,通常都存在猪舍内的污浊空气及有毒有害气体难以及时排出而危害猪只的健康的问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猪舍往往很难保证猪只生长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从而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发育,大大降低了种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实现保温的同时,还能够使猪舍内的污浊空气可以及时排出的通风性能良好的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包括竖向进风系统和横向设置于地下的土建恒温道;竖向进风系统包括土建进风井、平板顶、防护网和喷淋设施;土建进风井由上下贯通的地上风道和地下风井两部分组成,在地上风道的顶部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平板顶的支撑柱,平板顶设置于支撑柱的顶部,防护网围设于多根支撑柱的外部并与地上风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地上风道的顶部设置有一圈水平向内延伸的挡沿,在挡沿上挂设有一台送风机,地下风井与土建恒温道连通,在土建恒温道的顶棚上根据送风需要每隔一段距离挂设有一台送风机,在土建恒温道内根据冬季的供暖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散热器;在土建恒温道内设置有多根向上延伸的风道管,多根风道管分别伸出地面并伸入每个需要送风的猪舍内。

喷淋设施包括设置于地上风道内的横向喷淋管,在横向喷淋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高雾化喷淋头;土建恒温道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斜坡形,在斜坡形土建恒温道的低处设置有用于回收降温用水的水池,在水池内设置有增压泵,横向喷淋管通过PVC连接管与增压泵连接。

在土建恒温道内根据需要设置有至少一扇旋转隔门,在旋转隔门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转换轮,在旋转隔门的顶部和侧边采用塑料毛刷做密封。旋转隔门能够将恒温道分隔成多个部分,在需要进风的猪舍下方通入新鲜空气,不需要进风的猪舍不用通入空气,无需通入空气的猪舍由旋转隔门进行阻挡,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土建恒温道设置在地下的冻土层以下,在土建进风井的内层均设置有一层保温隔水层,保温隔水层由塑料薄膜制成。防护网包括设置于外层的大孔径防物网和设置于内层的小孔径防尘网。在地上部分的风道管内设置有空气开关阀。在地上风道的侧面开设有一扇观察检修门,在观察检修门的正下方设置有能够直通入土建恒温道的人用攀梯。土建进风井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风井,支撑柱为由水泥材料制成的水泥柱。

在每个猪舍内设置有多个猪圈,每个猪圈的地板均由通风格栅制成,在通风格栅的底部为送风通道,送风通道与风道管连通。风道管延伸至猪舍的顶棚,在设置于顶棚部位的风道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每一个送风口对应一个猪圈,在每个猪舍的侧壁上都设置有三个与室外连通的排风机,在猪舍的顶部设置有多扇采光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猪舍恒温道能够对猪舍进行恒温控制,可以在喷淋水中加入杀菌剂,使通入猪舍内的外界新鲜空气还能够具有杀菌的功效,使冬季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大大提升,外界空气经过恒温道时被恒温道内的散热器加热,被加热的外界新鲜空气经风道管送入猪舍内,使冬季猪舍内不但通风良好,而且还能加热猪舍,尤其是给孕猪、产猪或仔猪提供了温暖的空气环境,使猪舍内的空气不受外界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利于排出猪舍内的污浊空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有效避免了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病害,增加了冬季猪舍内猪只的食欲,更加有利于猪舍内各生长发育阶段猪只的健康成长,提高了种猪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中的猪舍恒温道有效的改善了猪舍内猪只冬季的生存条件,提高了冬季小猪仔的成活率,增加了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降低了猪只在冬季的死亡率。而且冬季猪舍内温度高又通风良好的话,还能够增加猪只的抵抗力,使冬季猪舍内的猪只不易产生病害,大大提高了猪只的生长和存活率。送风机将外界的空气通过送风井送入地下,空气通过地下的温度调节层后送入猪舍内,夏天的空气通过恒温道经地下降温,冬天的空气通过恒温道经地下升温,使通入猪舍内的新鲜空气能够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可以始终保证猪舍内的空气新鲜,由此调节猪舍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保证猪只能够有较好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的猪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板顶;2-防护网;3-挡沿;4-送风机;5-横向喷淋管;6-散热器;7-高雾化喷淋头;8-旋转隔门;9-观察检修门;10-水池;11-增压泵;12-PVC连接管;13-风道管;14-猪舍;15-空气开关阀;16-排风机;17-猪圈;18-送风通道;19-采光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冬季的猪舍恒温道,包括竖向进风系统和横向设置于地下的土建恒温道;竖向进风系统包括土建进风井、平板顶1、防护网2和喷淋设施;土建进风井由上下贯通的地上风道和地下风井两部分组成,在地上风道的顶部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平板顶1的支撑柱,平板顶1设置于支撑柱的顶部,防护网2围设于多根支撑柱的外部并与地上风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地上风道的顶部设置有一圈水平向内延伸的挡沿3,在挡沿3上挂设有一台送风机4,地下风井与土建恒温道连通,在土建恒温道的顶棚上根据送风需要每隔一段距离挂设有一台送风机4,在土建恒温道内根据冬季的供暖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散热器6;在土建恒温道内设置有多根向上延伸的风道管13,多根风道管13分别伸出地面并伸入每个需要送风的猪舍14内。

喷淋设施包括设置于地上风道内的横向喷淋管5,在横向喷淋管5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高雾化喷淋头7;土建恒温道的底部为倾斜设置的斜坡形,在斜坡形土建恒温道的低处设置有用于回收降温用水的水池10,在水池10内设置有增压泵11,横向喷淋管5通过PVC连接管12与增压泵11连接。

在土建恒温道内根据需要设置有至少一扇旋转隔门8,在旋转隔门8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转换轮,在旋转隔门8的顶部和侧边采用塑料毛刷做密封。土建恒温道设置在地下的冻土层以下,在土建进风井的内层均设置有一层保温隔水层,保温隔水层由塑料薄膜制成。

防护网2包括设置于外层的大孔径防物网和设置于内层的小孔径防尘网。在地上部分的风道管13内设置有空气开关阀15。在地上风道的侧面开设有一扇观察检修门9,在观察检修门9的正下方设置有能够直通入土建恒温道的人用攀梯。土建进风井是横截面为矩形的风井,支撑柱为由水泥材料制成的水泥柱。

在每个猪舍14内设置有多个猪圈17,每个猪圈17的地板均由通风格栅制成,在通风格栅的底部为送风通道18,送风通道18与风道管13连通。风道管13延伸至猪舍14的顶棚,在设置于顶棚部位的风道管1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送风口,每一个送风口对应一个猪圈17,在每个猪舍14的侧壁上都设置有三个与室外连通的排风机16,在猪舍14的顶部设置有多扇采光窗19。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猪舍14内的通风换气功能,其中猪舍14内空气流通的走向如图2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其中字母a至j为猪圈17的编号。通风格栅设置于猪舍14的下方,通风格栅不但能够起到通风和散热的功能,猪只产生的排泄物能够通过通风格栅落到猪舍14底部的送风通道18内,外界空气经过送风通道18温度增加,猪只在猪舍14内密度较高,猪只自身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格栅传递到送风通道18内,三个排风机16与送风通道18连通,三个排风机16将猪舍14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室外,还可以在排风机16的出风口处增加除臭装置,外界新鲜空气经过猪舍14底部的送风通道18后输送到猪舍14内的上层空间,外界的新鲜空气由设置于猪舍14顶部风道管13上开设的多个的送风口输送到猪舍14内并与猪舍14内的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每一个送风口对应一个猪圈17,顶部的新鲜空气在重力以及猪舍14内排风机16的作用下,均匀垂直的吹到猪只身上,提高了猪只的舒适度,同时将猪舍14内的污浊空气、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有毒气体通过排风机16排出猪舍14外,让猪只在猪舍14内始终处于一种恒温的舒适状态,提高了母猪的繁殖力、仔猪的健康水平以及育肥猪的体重增长速度,从而整体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

施工计划:1)挖土方留下回填土方,其余拉走;2)垒砖墙,先不进行粉刷、抹水泥,底部水池10必须抹灰;3)恒温道底部采用斜坡形,在斜坡低处开U型沟用于回收喷淋水,流向水池10;4)恒温道的顶部采用实心楼板,其中钢筋数、密度以及粗细根据上面称重1米土来确定;5)恒温道的楼板用水泥铅缝后,在恒温道的顶部铺一层塑料用于防水、防渗漏和保温等;6)进入恒温道的水管首先考虑从勘查井内连接,其次从单元内连接,必须从底部走,用于保证进入的水温温度意义重大;7)喷淋管采用PVC水管,管件、自吸泵、高雾化喷淋头7以及固定架等可以在土建进风井完成后实施,一切尺寸按照实际使用价值安装;8)送风机4先使用工地变频风机实验、安装;9)恒温道外面安装电箱,按冬季供暖最大需求设置,电线全部用铜线;10)进入道内的观察检修门9用工地采购即可,但观察检修们必须密封性好,进入道内人用攀梯自行制作即可;11)恒温道内的照明灯根据需要设定安装,施工时可以有,实验时先不安装,需要时采用高度防水灯。

施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恒温道需要深窄,尽量不要浅宽,必须设置在冻土层以下,更好的接近地气;恒温道的道口一定要小,道内一定要大形成一个瓶子形状,会更有效的使空气混合,达到冬暖夏凉;2)道顶和墙面用混凝土浇筑,除隔门和水池10外,恒温道的地面采用土层较好,道地面选用塑料与墙面底部做好连接,防止水渗入到地面上;3)高雾化喷头必须根据其最大喷射范围和角度来确定其安装位置,使空气无缝隙可钻;4)喷淋设施必须精细化安装,胶垫圈、密封带和过滤网必须使用双层;5)落在地面的水可自行回收、循环利用,根据水的质量定期更换水源;6)喷淋水的温度和进入单元内的空气温度呈正比,在建设时可以直接连接水井主管道,争取第一时间用到最高价值的水温;7)单元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是恒温道功能发挥之最重要根本;最小通风量的形成将会影响其它环节的充分利用,使其成本大大降低。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