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土壤翻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398发布日期:2018-08-24 17:1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土壤翻耕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上水域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畜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它们都是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并展示的是观光农业,又称休闲农业。这是新时期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富余而产生的新型农业形式。

在农业生产中,传统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农田进行翻耕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农田土壤翻耕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土壤翻耕设备,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一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一侧与行走轮连接,所述行走轮外侧缠绕有行走带,所述机架一侧与手柄连接,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踏臂,所述踏臂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踏臂一侧与钻杆连接,所述钻杆与钻头连接,所述踏臂底部通过连接板与平整轮连接,所述平整轮外侧设置有平整凸块,所述平整轮一侧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与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臂底部与连接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整凸块呈四棱台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臂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轮、主动轮的直径不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需要操作时,动力单元带动机体的移动,在行走过程中,通过钻头可以实现土地翻耕,同时平整轮可以对土地进行平整,避免了人工操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农田土壤翻耕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端设置有动力单元2,所述动力单元2一侧设置有主动轮3,所述主动轮3通过皮带与从动轮4连接,所述从动轮4一侧与行走轮5连接,所述行走轮5外侧缠绕有行走带6,所述机架1一侧与手柄7连接,所述机架1底部设置有踏臂8,所述踏臂8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12,所述踏臂8一侧与钻杆10连接,所述钻杆10与钻头11连接,所述踏臂8底部通过连接板13与平整轮15连接,所述平整轮15外侧设置有平整凸块16,所述平整轮15一侧与从动轮14连接,所述从动轮14通过皮带与主动轮17连接,所述主动轮17与驱动电机18连接。

所述踏臂8底部与连接板13之间为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平整凸块16呈四棱台状,所述踏臂8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耐磨凸块9,且所述从动轮14、主动轮17的直径不同。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需要操作时,动力单元2带动机体1的移动,在行走过程中,通过钻头11可以实现土地翻耕,同时平整轮15可以对土地进行平整,避免了人工操作,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操作效率。至此,本实用新型农田土壤翻耕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