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遮阴网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8482发布日期:2018-09-04 20:23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遮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棚遮阴网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草莓是一种比较耐阴的植物,所以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草莓时,通常需要在温室大棚上布置遮阴网以降低温室大棚内的光照强度,而且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外界光照强度的变化将遮阴网收卷起来或者铺在温室大棚顶部,由于当前缺乏帮助工作人员收卷或铺设遮阴网的设备,工作人员只能爬到温室大棚顶部对遮阳网进行铺设或收卷,操作过程存在安全风险,并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棚遮阴网收放装置,其优点是帮助工作人员将遮阴网铺设在温室大棚上或将遮阴网收集起来,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大棚遮阴网收放装置,包括遮阴网、连接在遮阴网一端用于将遮阴网卷起的收卷辊、连接在遮阴网背离收卷辊一端的配重机构、转动连接在收卷辊两端的支撑座以及驱动收卷辊收放遮阴网的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大棚顶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收卷辊一端转动变向器和连接在转动变向器上的摇把,所述转动变向器固定连接在大棚顶部,所述摇把向大棚底部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收卷辊转动,从而使卷辊可以将遮阴网收卷在收卷辊上,因为收卷辊设置在大棚的顶部,所以当驱动机构驱动收卷辊将收卷辊上的遮阴网放开时,配重机构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大棚上的斜面向下滑动,从而将遮阴网铺在大棚上,而转动变向器和摇把的设置可以使工人站在大棚底部就可以转动收卷辊,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变向器包括壳体、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主动锥齿轮中心处并与壳体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以及固定连接在从动锥齿轮中心处并与壳体转动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主动轴穿出壳体外与摇把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穿出壳体外与收卷辊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壳体起支撑作用,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将摇把传递到主动锥齿轮上的转动方向改变,从而使人可以站在地上就可以通过摇把转动收卷辊,使操作人员无需爬上大棚,大大增加的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摇把背离转动变向器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收卷辊在配重机构和遮阴网的拉动下转动的锁止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锁止组件的设置可以防止在配重机构的作用下拉动遮阴网收卷辊转动,从而使收卷在收卷辊上的遮阴网脱离收卷辊铺在大棚上,影响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组件包括套在摇把背离转动变向器一端的套筒、开在套筒上的滑孔、插在滑孔中的销以及开在摇把上的供销插入的插孔,所述套筒与大棚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销依次穿过滑孔和插孔中,以阻碍摇把转动,从而防止在配重机构的作用下拉动遮阴网收卷辊转动,从而使收卷在收卷辊上的遮阴网脱离收卷辊铺在大棚上,影响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插有与第一凹槽间隙配合的第一插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遮阴网的一端放在第一凹槽中,然后将第一插条插入第一凹槽中,从而将遮阴网固定在收卷辊上,当需要更换遮阴网时,只需将第一插条从第一凹槽中拔出即可,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上设置有防止第一插条从第一凹槽中脱落的若干个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开在第一凹槽底部上的螺纹孔、开在第一插条上与螺纹孔同轴线的沉头孔以及穿过沉头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内六角沉头螺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六角沉头螺栓穿过沉头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可以将第一插条固定连接到收卷辊上,防止第一插条从第一凹槽中脱落,导致遮阴网从收卷辊上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机构包括与遮阴网连接的连接组件和防止连接组件在沿大棚下滑时将遮阴网卷在连接组件上的防卷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柱、沿固定柱长度方向开设在固定柱上的第二凹槽以及插在第二凹槽中的第二插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遮阴网背离收卷辊的一端放在第二凹槽中,然后将第二插条插入第二凹槽中,从而将遮阴网固定到连接组件上,而防卷组件的设置可以防止连接组件在沿大棚下滑时将遮阴网卷在连接组件上,导致配重机构不能顺利的下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卷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两端的呈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板、两根转动连接在三角板之间的行走辊以及防止防卷组件在沿大棚上的斜面行走时发生翻转的导轨,两根所述行走辊分别转动连接在三角板的两个底角上,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三角板的顶角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配重机构带动遮阴网沿大棚向下滑动时,行走辊与大棚接触,并沿大棚的斜面向下移动,而导轨的设置可以防止放卷组件在移动到大棚最下端时发生翻转,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收卷起来时,有一个行走辊不能与大棚的斜面接触,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放开时,配重机构不能沿大棚的斜面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包括导向部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在大棚顶部,所述导向部一端于支撑部一体设置,另一端由行走辊与固定柱之间穿过并沿大棚的斜面向下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导轨由行走辊与固定柱之间穿过可以防止放卷组件在移动到大棚最下端时发生翻转,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收卷起来时,有一个行走辊不能与大棚的斜面接触,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放开时,配重机构不能沿大棚的斜面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机构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配重机构沿大棚下滑的牵引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大棚顶部斜面倾斜度比较小,配重机构难以依靠其自身重力沿大棚下滑时,操作人员通过拉动牵引绳拉动配重机构沿大棚下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收卷辊转动,从而使卷辊可以将遮阴网收卷在收卷辊上,因为收卷辊设置在大棚的顶部,所以当驱动机构驱动收卷辊将收卷辊上的遮阴网放开时,配重机构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大棚上的斜面向下滑动,从而将遮阴网铺在大棚上,而转动变向器和摇把的设置可以使工人站在大棚底部就可以转动收卷辊,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安全;

二、锁止组件的设置可以防止在配重机构的作用下拉动遮阴网收卷辊转动,从而使收卷在收卷辊上的遮阴网脱离收卷辊铺在大棚上,影响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三、当配重机构带动遮阴网沿大棚向下滑动时,行走辊与大棚接触,并沿大棚的斜面向下移动,而导轨的设置可以防止放卷组件在移动到大棚最下端时发生翻转,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收卷起来时,有一个行走辊不能与大棚的斜面接触,导致收卷辊再次将遮阴网放开时,配重机构不能沿大棚的斜面向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为体现收卷辊结构、转动变向器的结构以及配重机构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为体现锁止组件的结构所做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遮阴网;2、收卷辊;21、第一凹槽;22、第一插条;23、加固组件;231、螺纹孔;232、沉头孔;233、内六角沉头螺栓;3、配重机构;31、连接组件;311、固定柱;312、第二凹槽;313、第二插条;32、防卷组件;321、三角板;322、行走辊;323、导轨;3231、导向部;3232、支撑部;33、牵引绳;4、支撑座;5、驱动机构;51、转动变向器;511、壳体;512、主动锥齿轮;513、从动锥齿轮;514、主动轴;515、从动轴;52、摇把;53、锁止组件;531、套筒;532、滑孔;533、销;534、插孔;53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大棚遮阴网收放装置,参照图1所示,包括遮阴网1、连接在遮阴网1一端用于将遮阴网1卷起的收卷辊2、连接在遮阴网1背离收卷辊2一端的配重机构3、转动连接在收卷辊2两端的支撑座4以及驱动收卷辊2收放遮阴网1的驱动机构5。支撑座4固定连接在大棚的顶部。

参照图1至图3所示,驱动机构5包括转动变向器51和连接在转动变向器51上的摇把52,转动变向器51包括固定连接在大棚顶部的壳体511、设置在壳体511中的主动锥齿轮512、设置在壳体511中与主动锥齿轮512啮合的从动锥齿轮513、固定连接在主动锥齿轮512中心处并与壳体511转动连接的主动轴514以及固定连接在从动锥齿轮513中心处并与壳体511转动连接的从动轴515,主动轴514穿出机壳外的一端与摇把52法兰连接,摇把52背离转动变向器51的一端向下延伸,从动轴515穿出机壳外的一端与收卷辊2的一端法兰连接。

参照图5和图6所示,摇把52背离转动变向器51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收卷辊2在配重机构3和遮阴网1的拉动下转动的锁止组件53,锁止组件53包括套在摇把52背离转动变向器51一端的套筒531、开在套筒531上的滑孔532、插在滑孔532中的销533以及开在摇把52上的供销533插入的插孔534,其中,销533与插孔534螺纹配合,在套筒5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35,连接杆535背离套筒5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大棚的外壁上。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收卷辊2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21,在第一凹槽21中插有与第一凹槽21间隙配合的第一插条22,遮阴网1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21与第一插条22之间,由于第一插条22与第一凹槽21间隙配合,所以第一插条22可以将遮阴网1固定在在收卷辊2上。在收卷辊2上还设置有防止第一插条22从第一凹槽21中脱落的若干个加固组件23(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两个加固组件23分别位于收卷辊2的两端),加固组件23包括开在第一凹槽21底部上的螺纹孔231、开在第一插条22上与螺纹孔231同轴线的沉头孔232以及穿过沉头孔232并与螺纹孔231螺纹连接的内六角沉头螺栓233。

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配重机构3包括与遮阴网1连接的连接组件31和防止连接组件31在沿大棚下滑时将遮阴网1卷在连接组件31上的防卷组件32。连接组件31包括固定柱311、沿固定柱311长度方向开设在固定柱311上的第二凹槽312以及插在第二凹槽312中的第二插条313,遮阴网1背离收卷辊2的一端位于第二插条313与第二凹槽312之间。在固定柱31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拉动配重机构3沿大棚下滑的牵引绳33。

参照图2和图4所示,防卷组件32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柱311两端的呈等腰三角形的三角板321、两根转动连接在三角板321之间的行走辊322以及防止防卷组件32在沿大棚上的斜面行走时发生翻转的导轨323,两根所述行走辊322分别转动连接在三角板321的两个底角上,固定柱311固定连接在三角板321的顶角上。上述的导轨323包括导向部3231和支撑部3232,支撑部3232固定连接在大棚顶部(此处结合图3所示),导向部3231一端于支撑部3232一体设置,另一端由行走辊322与固定柱311之间穿过并沿大棚的斜面向下延伸,最终插入地面中,并与地面固定连接。

工作过程:在常态下遮阴网1铺设在大棚上,配重机构3位于大棚的底端,当需要将遮阴网1收卷起来时,只需要转动摇把52,使摇把52通过转动变向器51带动收卷辊2转动,从而将遮阴网1收卷到收卷辊2上,随着遮阴网1逐渐收卷到收卷辊2上配重机构3逐渐向上移动,当将遮阴网1都收卷起来时,可以将销533穿过滑孔532并旋入插孔534中。当需要将遮阴网1铺设在大棚上时,只需将销533从插孔534中旋出,然后转动摇把52,使摇把52通过转动变向器51带动收卷辊2转动,从而将收卷辊2上的遮阴网1放开,这时配重机构3会沿大棚的斜面和导轨323向下移动,并将牵引遮阴网1铺在大棚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