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269发布日期:2018-08-10 19: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矿库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与生产过程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点多、量大、面广,历史“欠账”多,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系统、土壤环境、水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在淋滤条件下,尾矿库内固体废物尤其是历史遗留的无防渗、无导排、无覆盖的“三无尾矿库”及其他不规范尾矿库内固废重金属污染元素容易溶出并迁移传递,直接威胁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及环境安全。

国内当前尾矿库治理主要是采用直接种植植物或覆土后种植植物进行修复,未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无法较好地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安全目标。不对尾矿、废渣、尾砂及污染土壤等进行有效隔离,重金属污染物将通过植物进一步向生物链系统传递,导致修复植物成活率和生物量降低,修复周期增长,治理效果难以保证。常规的尾矿库闭库复垦治理方法缺点是采用净化浅层表面,覆盖粘土然后种植植被,这样的效率非常低,如在修复过程中或刚刚修复好时,遇上大雨就会冲走植被和非常浅层的粘土,使植被成活率非常低,覆盖效果非常差。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新的恢复尾矿库生态的装置,既能使修复植物健康成长,又能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种植植物或覆土后种植植物进行修复,未对矿区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无法较好地实现矿区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安全目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排水层、吸附层、第一壤土层、保温层、第二壤土层以及植被层,所述排水层的底部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位于所述排水层底部处的管段上开设有多个集水孔,所述集水管的出水端与位于所述植被毡外部的第一抽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内设有金属离子在线检测仪和pH在线检测仪,所述储水池的上端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储水池的一端位于所述植被层的上方,所述出水管上还设有第一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防渗层为油毡卷材层或聚氨酯卷材层。

优选的,所述排水层为鹅卵石层。

优选的,所述鹅卵石层中填充的鹅卵石的粒径大于2cm。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内填充有重量百分比为40%钠基膨润土、20%的海泡石、30%的凹凸棒土以及10%的粉煤灰。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海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防渗层将植被毡与尾矿库固体废物隔离,避免降雨或降雪的时候,雨水或雪水透过植被毡,淋滤到尾矿库固体废物中,从而将尾矿库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酸碱淋滤出,进而被植物根系吸收或进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环境。

2)本实用新型设置排水层收集大气降水,将大气降水通过集水管抽吸到储水池中储存,收集到储水池中水可以回用于植被毡内种植植物的灌溉,实现了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在储水池内设置金属离子在线检测仪和pH在线检测仪在线监测植被毡出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以及pH值,从而判断植被毡底部的防渗层状况,指导对防渗层的维护。

3)本实用新型设置吸附层吸附防渗层损坏时进入植被毯内的重金属离子,将植被毯内重金属离子浓度尽量降低,避免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在两层壤土层之间设置保温层,隔热保温效能突出、降低水分蒸发速率显著。隔热保温板与地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空气层能有阻挡上下热量的传递,同时又能有效阻断下部土壤水的毛细作用,有效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速率,从而保证了植被恢复生长和种子萌芽所需积温和水分,同时也避免了植被根系冷季发生冻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渗层,2-排水层,3-吸附层,4-第一壤土层,5-保温层,6-第二壤土层,7-植被层,8-集水管,9-第一抽水泵,10-储水池,11-金属离子在线检测仪,12-pH在线检测仪,13-出水管,14-第二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一种用于恢复尾矿库生态的植被毡,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在尾矿库固体废物表面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防渗层1、排水层2、吸附层3、第一壤土层4、保温层5、第二壤土层6以及植被层7。防渗层1能够将植被毡与尾矿库固体废物隔离,避免降雨或降雪的时候,雨水或雪水透过植被毡,淋滤到尾矿库固体废物中,从而将尾矿库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酸碱淋滤出,进而被植物根系吸收或进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防渗层1为油毡卷材层或聚氨酯卷材层,二者均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能够满足长期防渗的目的。

防渗层1将降水都收集在植被毡内,但是过多的降水积蓄会浸泡植物根系,从而使植物根系腐烂、死亡,所以本实用新型设置排水层2来收集、过滤多余的降水。排水层2内填充有粒径大于2cm鹅卵石层,鹅卵石层能够对降水进行过滤,阻止植被毡上层的壤土层中的壤土、吸附层中的吸附剂流失。

本实用新型在排水层2的底部设有集水管8,降水经过排水层2内填充的鹅卵石到达排水层2的底部的时候,水质清澈,水质清澈的降水经由集水管8上位于排水层2的底部处开设的多个集水孔进入集水管8,集水管8的出水端穿透植被毯,并与位于植被毡外部的第一抽水泵9连接,第一抽水泵9将集水管8内的降水抽至储水池10。

储水池10内设有品牌为BOEN,型号为89360的金属离子在线检测仪11以及品牌为科瑞达,型号为pH/ORP-5500的pH在线检测仪12,能够随时监测植被毡出水中金属离子浓度以及pH值,从而可以判断植被毡底部的防渗层1有没有损坏。防渗层1在使用的年限比较长或者受到外力破坏后会损坏,从而使尾矿库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淋滤进植被毡出水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这一状况,则地下水质以及植被毯上植物的生长均会受到影响。如果检测到植被毡出水中重金属离子或pH值超标,则需要对植被毯底部的防渗层1进行修补,同时要对植被毡出水中重金属离子或pH值进行处理,使其达标后回用于植被毯中植被的灌溉。

如果植被毯出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小,pH值正常,则将其储存于储水池10内,在干旱的时候给植被毯上种植的植物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本实用新型在储水池10的上端设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远离储水池10的一端位于植被层7的上方,出水管13上还设有第二抽水泵14,通过第二抽水泵14将储水池10内储水抽到植被毯上方,给植物浇水。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吸附层3,当防渗层1破损后,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淋滤液会进入植被毯,对植被毯内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设置吸附层3来对淋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收,减少植物吸收重金属离子的量。

吸附层3内填充有重量百分比为40%钠基膨润土、20%的海泡石、30%的凹凸棒土以及10%的粉煤灰,这几种物质组合使用对淋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强,从而有效稳定土壤中重金属离子,防止其在土壤中迁移进入植物体内。此外,上述各吸附剂原料均来源于矿山废弃物,以废治废,具有很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第一壤土层4和第二壤土层6中间设置有保温层5。一般来说,在夏季的时候,壤土层内水分容易受到高温影响而蒸发,在冬季的时候,壤土层下部热量容易快速散失,从而导致冻土活动层土壤的融沉冻胀以及植物根系的冻害,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保温层5,且保温层5为聚氨酯海绵层,一方面在夏季的时候可以蓄积一部分降水,避免降水蒸发太快,或进入排水层2的速度太快,最后被第一抽水泵9抽入储水池10内,另一方面,保温层5能够与地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空气层,能阻止冬季地表下面热量的快速散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的地表温度,从而对植物根系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