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233发布日期:2018-08-07 21:41阅读:18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花卉种植器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花盆均是底部透气,那么在浇水过程中会出现水渗出,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污染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水资源,美观的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花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相连的第一盆体、第二盆体;所述第一盆体中部设有隔离壁,将第一盆体分割为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第二盆体经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下腔体与第二盆体经第二连通孔连通;所述上腔体与第二盆体用于种植植物。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隔离壁由防水透气膜与透气壁复合而成,所述透气壁与第一盆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孔位于为下腔体高度的1/3-2/3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盆体侧壁设有与下腔体底部贯通的水位孔,所述水位孔由第一盆体向内凹陷的凹槽与透明部组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位于为上腔体高度的1/3-2/3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透明部为玻璃或塑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连通孔的设计,可以使花盆内部保存部分水分,防止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现象,也起到了透气效果;将浇水产生的多余水分进行收集,再次利用,通过防水透气膜可以使水汽透过,再次利用;利用水位孔进行水位监测以及透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1、水位孔;2、透明部;3、第一盆体;4、第二盆体;5、防水透气膜;6、透气壁;7、第一连通孔;8、第二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阐述了一种利用连通器原理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壁相连的第一盆体3、第二盆体4;所述第一盆体3中部设有隔离壁,将第一盆体3分割为上、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第二盆体4经第一连通孔7连通;所述下腔体与第二盆体4经第二连通孔8连通;所述上腔体与第二盆体4用于种植植物。

优选地,所述隔离壁由防水透气膜5与透气壁6复合而成,所述透气壁6与第一盆体3为一体结构(透气壁设有通透的小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通孔8位于为下腔体高度的1/3-2/3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盆体3侧壁设有与下腔体底部贯通的水位孔1,所述水位孔1由第一盆体3向内凹陷的凹槽与透明部2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通孔7位于为上腔体高度的1/3-2/3处。

优选地,所述透明部2为玻璃或塑料。

在种植花卉时,可以在上腔体与第二盆体种植花卉,在浇水后,上腔体的水将通过第一连通孔流到第二盆体;在第二盆体水过多时,将流至下腔体,可以通过水位孔观测水位(透明部可以观察到)。避免水过多,平时,在下腔体的水会蒸发透过防水透气膜进入上腔体,其还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孔进入第二盆体。可以防止谁的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