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疆棉花雹灾后多茎株型的塑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49549发布日期:2018-06-22 10:55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疆棉花雹灾后多茎株型的塑造方法。



背景技术:

冰雹是新疆春、夏季常见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3~12月都可出现,但是较集中于5~8月。这期间的冰雹占全年总降雹日数的80.5%;更集中于5~6月,占全年的47.6%;6月为全年之冠,占全年的25.0% 。出现时常伴有大风、剧烈降温和强雷电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局地性特征。在局部地区,较大的冰雹伤害人畜的机率在10%左右,对农作物的危害率可高达100%,轻者也在10%以上。

棉花5~6月遭受冰雹危害后,常造成棉花叶片破碎、断头断枝、幼蕾脱落,严重者形成光秆,甚至绝产,对棉花产量及品质造成较大影响。人们对遭受冰雹危害的棉田一般都会束手无策,甚至会绝望,从而放弃管理,给新疆的棉花生产以及棉农的经济收入造成巨大影响。具体危害包括:

1、对棉苗的危害

5~6月份发生雹灾,棉花正处于苗期或蕾期。冰雹过后,地温迅速降低,冰雹冲砸可导致棉苗茎叶折断或倒伏,导致机械损伤、棉花蕾脱落,甚至被打成光杆。

2、对棉花生产的危害

棉花遭受冰雹危害后,棉农手足无措、怨天尤人,疏于管理甚至放弃管理,常常造成棉花叶枝丛生,从而造成棉花后期郁蔽、蕾铃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经多年研究试验,并结合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等特征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疆棉花雹灾后多茎株型的塑造方法,提高了新疆雹灾后的棉花产量,为棉农的经济收入保驾护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疆棉花雹灾后多茎株型的塑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查雹灾危害情况,做好雹灾后的棉花管理预案,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理并修补棉田田埂、沟渠;

S2、灾后的7~1O天,棉株基本恢复生长后及时中耕,通过中耕松土增加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积,通风散墒,提高地温;

S3、雹灾10天后,棉花相继长出新叶时,喷洒10~20ppm赤霉素与叶面肥,间隔5~7天,连喷2~3次,促进雹灾后棉花叶枝的生长;

S4、滴灌压碱并及时冲施肥料:比正常棉田提早5~7天滴灌压碱,通过滴灌浇水冲施尿素80~120kg/hm2;二水时,根据长势,通过滴灌浇水,滴灌冲施磷酸一铵水溶肥120~150kg/hm2;

S5、塑造多茎株型:

根据棉苗损毁调查结果,在12万株/hm2左右的密度范围内,每株棉花从上往下保留3-4个叶枝,去掉其余叶枝,为塑造多茎株型打好基础;

S6、合理化控

二水前,看苗势,施用40~50g/hm2的缩节胺,控制上部节间过快生长;打顶后用缩节胺50~60g/hm2再次化控1次,防止棉花郁蔽;

S7、适时打顶打群尖

根据冰雹发生时间和棉花生长状况,一般在7月5~10日开始打去群尖,剪去无效花蕾,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打顶时间比正常棉田提前3 天左右;

S8、后期喷施叶面肥

8月中旬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千分之二的硼砂溶液,喷药时要将喷雾器头冲上,把肥液喷于棉株中上部叶片背面,连喷2~3次,每次喷施间隔6~8天;一般晴天下午5点后喷施,阴天可全天喷,喷后4小时遇雨应重喷。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提高了新疆雹灾后的棉花产量,为棉农的经济收入保驾护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新疆棉花雹灾后多茎株型的塑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查雹灾危害情况,做好雹灾后的棉花管理预案,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清理并修补棉田田埂、沟渠;

S2、灾后的7~1O天,棉株基本恢复生长后及时中耕,通过中耕松土增加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积,通风散墒,提高地温;

S3、雹灾10天后,棉花相继长出新叶时,喷洒10~20ppm赤霉素与叶面肥,间隔5~7天,连喷2~3次,促进雹灾后棉花叶枝的生长;

S4、滴灌压碱并及时冲施肥料:比正常棉田提早5~7天滴灌压碱,防止棉花茎秆损伤后遇表土返碱烧死;通过滴灌浇水冲施尿素80~120kg/hm2;二水时,根据长势,通过滴灌浇水,滴灌冲施磷酸一铵水溶肥120~150kg/hm2;

S5、塑造多茎株型:

根据棉苗损毁调查结果,在12万株/hm2左右的密度范围内,每株棉花从上往下保留3-4个叶枝,去掉其余叶枝,为塑造多茎株型打好基础;

S6、合理化控

二水前,看苗势,施用40~50g/hm2的缩节胺,控制上部节间过快生长;打顶后用缩节胺50~60g/hm2再次化控1次,防止棉花郁蔽;

S7、适时打顶打群尖

根据冰雹发生时间和棉花生长状况,一般在7月5~10日开始打去群尖,剪去无效花蕾,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打顶时间比正常棉田提前3 天左右;

S8、后期喷施叶面肥

8月中旬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千分之二的硼砂溶液,喷药时要将喷雾器头冲上,把肥液喷于棉株中上部叶片背面,连喷2~3次,每次喷施间隔6~8天;一般晴天下午5点后喷施,阴天可全天喷,喷后4小时遇雨应重喷。研究表明:棉花叶片对肥料的吸收效果,晚上是上午的3倍,是下午的10倍。所以晴天下午5点后喷施可以保证肥效在晚上吸收的最大化;而喷后4小时下雨后,由于雨水冲淋致使叶面上喷施的肥料损失或全部消失,起不到应有的叶面肥效果,故应重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