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0603发布日期:2019-08-17 01:1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蔬菜种植业发展迅速,加之国家主粮化战略的提出,马铃薯种植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马铃薯为根茎类农作物,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所采用的马铃薯收获机多是半程收获,且在收获过程中采用固定的挖掘铲进行挖掘,完全依靠大马力拖拉机进行拖拽,挖掘铲破土效果差,壅土现象严重,马铃薯挖掘后带有泥土,需要对马铃薯进行去土作业。全程化大型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不适用于我国的丘陵地带,所以研制出一种小型的具有良好破土效果、配套动力要求低的马铃薯收获机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用于解决丘陵地带马铃薯收获作业。本发明是面向我国丘陵地带进行马铃薯种植的区域,降低马铃薯收获机对配套动力的要求,提升收获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体积中等易于操作、能较好地降低挖掘阻力、收获效率高、能对马铃薯进行收集进行二次去土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挖掘铲i1、轴承座i2、刀轴安装板3、下悬挂支撑架4、变速箱支撑架5、轴承座ii6、安装板i7、带轮i8、一级拨辊轴9、v带i10、机架11、安装板ii12、轴承座iii13、带轮ii14、二级拨辊轴15、轮子16、轮轴17、挡板18、三级带槽板19、斜拉杆20、v带ii21、带轮iii22、支撑板i23、变速箱输出轴i24、变速箱25、输入轴26、上悬挂27、支撑板ii28、变速箱输出轴ii29、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横梁31、下悬挂i32、二级带槽板33、挖掘铲ii34、切土圆盘i35、挖掘铲iii36、一级拨辊37、切土圆盘ii38、挖掘铲iv39、切土圆盘iii40、下悬挂ii41、刀轴42、轴承座iv43、轴承座v44、二级拨辊45、拨指46、一级带槽板47、挖掘铲加劲板48、轴承座v49。

所述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位于整机的最前部,固定安装在刀轴42上,刀轴42两端分别与轴承座i2、轴承座v49相配合,与轴承座v49配合的一向外伸出一段轴头,轴头与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相连接,传入动力。为保证刀轴42转动稳定有力,动力输入装置30采用链传动。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的两侧有伸长的轴套,轴套上开有通孔,刀轴42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同样开有螺纹盲孔,通过螺栓连接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与刀轴42,为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与刀轴42之间提供固定。

所述轴承座i2、轴承座v49安装在刀轴安装板3上,刀轴安装板3有两块,分别位于整机的两侧,对称布置,刀轴安装板3尾端焊接在机架11上。

所述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位于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后方,且切土圆盘iii40安装在挖掘铲i1、挖掘铲iv39之间;切土圆盘ii38安装在挖掘铲iv39、挖掘铲iii36之间;切土圆盘i35安装在挖掘铲iii36、挖掘铲ii34之间。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的铲尖要比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的中心靠后,保证在工作时,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先进行切土作业,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再进行挖掘作业。

所述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与水平面呈角度为a,便于更好入土挖掘。

所述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底部与机架11之间焊接有挖掘铲加劲板48。

所述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后方靠下4-5cm处焊接有一级带槽板47,一级带槽板47后侧开槽,一级带槽板47后设有由一级拨辊轴9、拨指46、一级拨辊37共同组成的一级拨动装置;拨指46与一级带槽板47之间的槽有一定间隙,保证拨指46能够顺利通过槽,拨指46尾端插入一级拨辊37内4-5cm,用螺栓与一级拨辊37相连接,拨指46在一级拨辊37每组有两个,尾端与尾端相对,两个拨指46呈水平状。

所述一级拨辊37后方设有二级带槽板33,二级带槽板33两侧开槽,前部的槽可以保证一级拨辊37上的拨指46顺利通过,后部的槽可以保证二级拨辊45上的拨指46顺利通过,二级拨辊45、二级拨辊轴15、拨指46共同组成的二级拨动装置,其结构与一级拨动装置相同。

所述拨指46、一级拨辊37、二级拨辊45、拨指46材料为硬塑料。保证在输送马铃薯过程中不会碰伤马铃薯。

所述一级拨辊轴9两端与轴承座ii6、轴承座iv43相连接,二级拨辊轴15两端与轴承座iii13、轴承座v44相连接,一级拨辊轴9与轴承座ii6相连接端输出一定长度与带轮i8相连接,通过键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实现轴向固定,二级拨辊轴15与轴承座iii13相连接端输出一定长度与带轮ii14相连接,通过键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实现轴向固定。

所述变速箱支撑架5焊接在机架11上,变速箱25居中安装在变速箱支撑架5上部,支撑板i23、支撑板ii28分别布置在变速箱25两侧,底部焊接在变速箱支撑架5上,变速箱25两侧有变速箱输出轴i24、变速箱输出轴ii29,变速箱输出轴i24穿过支撑板i23,变速箱输出轴ii29穿过支撑板ii28。

所述动力由拖拉机输出,经过输入轴26传递给变速箱25,变速箱25经过变速箱输出轴ii29将动力传递给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再带动刀轴4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刀轴42上的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转动,变速箱25经过变速箱输出轴i24将动力传递给带轮iii22,带轮iii22通过v带ii21将动力传递给带轮i8,带轮i8经过v带i10带动带轮ii14转动,同时带动一级拨辊轴9转动,带轮ii14则带动二级拨辊轴15转动。

所述下悬挂i32、下悬挂ii41焊接在下悬挂支撑架4前部,上悬挂27焊接在支撑板i23、支撑板ii28中间的横梁31中间位置处。下悬挂i32、下悬挂ii41、上悬挂27共同构成三点悬挂系统。

所述机架11两侧对称焊接挡板18,挡板18前端与下悬挂支撑架4后部进行焊接,挡板18尾部向内部倾斜30°。

所述轮子16安装在轮轴17两端,位于整机的后端,轮轴17无输入动力,轮子16仅起到支撑整机的作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作业时,拖拉机通过下悬挂i32、下悬挂ii41、上悬挂27共同构成的三点悬挂系统牵引整机,后轮16随整机的前进而转动,起到支撑整机尾部的作用,使整机保持前后端的平衡,并经过输入轴26传入动力。经过输入轴26传递给变速箱25,变速箱25经过变速箱输出轴ii29将动力传递给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再带动刀轴4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刀轴42上的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转动,完成对土壤的切碎。随着整机的前进,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对已经被切碎的土壤进行挖掘,同时挖出马铃薯,并将其向后输送。马铃薯随着整机的向前运动被强制输送到一级带槽板47,一级拨辊轴9、拨指46、一级拨辊37共同组成的一级拨动装置将马铃薯拨起并向后输送,这个过程中,附着在马铃薯上的泥土被初次去土,马铃薯随着整机的向前运动以及由一级拨辊轴9、拨指46、一级拨辊37共同组成的一级拨动装置的共同作用,被强制输送到二级带槽板33,二级拨辊45、二级拨辊轴15、拨指46共同组成的二级拨动装置将马铃薯拨起并向后输送,这个过程中,附着在马铃薯上的泥土被二次去土,去土更为彻底。两次去土后的马铃薯整机的向前运动以及由二级拨辊45、二级拨辊轴15、拨指46共同组成的二级拨动装置将马铃薯拨起并向后输送,被强制输送到三级带槽板19,并最终由挡板18后端的倾斜板聚拢到中部并掉下,完成一个作业周期,随着拖拉机的前进不断循环,最终完成整块地马铃薯的挖掘收获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决了小型马铃薯收获机只依靠挖掘铲进行破土、挖掘作业的现状,采用切土圆盘先进行土壤的切碎,再进行挖掘铲挖掘作业,降低挖掘铲作业时的阻力,因为切土圆盘土壤的接触面积小,所以切土圆盘切土所需动力远远小于挖掘铲破土所需要的阻力,并且能够较深的切入到土壤中去,保证挖掘铲在进行挖掘时阻力更小,挖掘质量更高,进而使整机的挖掘收获质量提升,降低配套动力需求,后续的二次去土机构能够将马铃薯上所附着的泥土除去。本发明结构合理、收获效率高、通过性好、去土效果佳,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丘陵地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1-4中各标号:1-挖掘铲i、2-轴承座i、3-刀轴安装板、4-下悬挂支撑架、5-变速箱支撑架、6-轴承座ii、7-安装板i、8-带轮i、9-一级拨辊轴、10-v带i、11-机架、12-安装板ii、13-轴承座iii、14-带轮ii、15-二级拨辊轴、15-轮子、17-轮轴、18-挡板、19-三级带槽板、20-斜拉杆、21-v带ii、22-带轮iii、23-支撑板i、24-变速箱输出轴i、25-变速箱、26-输入轴、27-上悬挂、28-支撑板ii、29-变速箱输出轴ii、30-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1-横梁、32-下悬挂i、33-二级带槽板、34-挖掘铲ii、35-切土圆盘i、36-挖掘铲iii、37-一级拨辊、38-切土圆盘ii、39-挖掘铲iv、40-切土圆盘iii、41-下悬挂ii、42-刀轴、43-轴承座iv、44-轴承座v、45-二级拨辊、46-拨指、47-一级带槽板、48-挖掘铲加劲板、49-轴承座v。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切土圆盘前置的马铃薯收获机,包括挖掘铲i1、轴承座i2、刀轴安装板3、下悬挂支撑架4、变速箱支撑架5、轴承座ii6、安装板i7、带轮i8、一级拨辊轴9、v带i10、机架11、安装板ii12、轴承座iii13、带轮ii14、二级拨辊轴15、轮子16、轮轴17、挡板18、三级带槽板19、斜拉杆20、v带ii21、带轮iii22、支撑板i23、变速箱输出轴i24、变速箱25、输入轴26、上悬挂27、支撑板ii28、变速箱输出轴ii29、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横梁31、下悬挂i32、二级带槽板33、挖掘铲ii34、切土圆盘i35、挖掘铲iii36、一级拨辊37、切土圆盘ii38、挖掘铲iv39、切土圆盘iii40、下悬挂ii41、刀轴42、轴承座iv43、轴承座v44、二级拨辊45、拨指46、一级带槽板47、挖掘铲加劲板48、轴承座v49。

如图1-4所示,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位于整机的最前部,固定安装在刀轴42上,刀轴42两端分别与轴承座i2、轴承座v49相配合,与轴承座v49配合的一向外伸出一段轴头,轴头与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相连接,传入动力。为保证刀轴42转动稳定有力,动力输入装置30采用链传动。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的两侧有伸长的轴套,轴套上开有通孔,刀轴42与之相对应的位置同样开有螺纹盲孔,通过螺栓连接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与刀轴42,为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与刀轴42之间提供固定。

如图1-4所示,轴承座i2、轴承座v49安装在刀轴安装板3上,刀轴安装板3有两块,分别位于整机的两侧,对称布置,刀轴42安装板3尾端焊接在机架11上,刀轴42两端的轴向定位可以通过卡簧实现。

如图1-4所示,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位于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后方,且切土圆盘iii40安装在挖掘铲i1、挖掘铲iv39之间;切土圆盘ii38安装在挖掘铲iv39、挖掘铲iii36之间;切土圆盘i35安装在挖掘铲iii36、挖掘铲ii34之间。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的铲尖要比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的中心靠后,保证在工作时,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先进行切土作业,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再进行挖掘作业。

如图1-4所示,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与水平面呈角度为a,便于更好入土挖掘。

如图1-4所示,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底部与机架11之间焊接有挖掘铲加劲板48。

如图1-4所示,挖掘铲i1、挖掘铲ii34、挖掘铲iii36、挖掘铲iv39后方靠下4-5cm处焊接有一级带槽板47,一级带槽板47后侧开槽,一级带槽板47后设有由一级拨辊轴9、拨指46、一级拨辊37共同组成的一级拨动装置;拨指46与一级带槽板47之间的槽有一定间隙,保证拨指46能够顺利通过槽,拨指46尾端插入一级拨辊37内4-5cm,用螺栓与一级拨辊37相连接,拨指46在一级拨辊37每组有两个,尾端与尾端相对,两个拨指46呈水平状。

如图1-4所示,一级拨辊37后方设有二级带槽板33,二级带槽板33两侧开槽,前部的槽可以保证一级拨辊37上的拨指46顺利通过,后部的槽可以保证二级拨辊45上的拨指46顺利通过,二级拨辊45、二级拨辊轴15、拨指46共同组成的二级拨动装置,其结构与一级拨动装置相同。

如图1-4所示,拨指46、一级拨辊37、二级拨辊45、拨指46材料为硬塑料。保证在输送马铃薯过程中不会碰伤马铃薯。也可以采用橡胶材质。

如图1-4所示,一级拨辊轴9两端与轴承座ii6、轴承座iv43相连接,二级拨辊轴15两端与轴承座iii13、轴承座v44相连接,一级拨辊轴9与轴承座ii6相连接端输出一定长度与带轮i8相连接,通过键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实现轴向固定,二级拨辊轴15与轴承座iii13相连接端输出一定长度与带轮ii14相连接,通过键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实现轴向固定。

如图1-4所示,变速箱支撑架5焊接在机架11上,变速箱25居中安装在变速箱支撑架5上部,支撑板i23、支撑板ii28分别布置在变速箱25两侧,底部焊接在变速箱支撑架5上,变速箱25两侧有变速箱输出轴i24、变速箱输出轴ii29,变速箱输出轴i24穿过支撑板i23,变速箱输出轴ii29穿过支撑板ii28。变速箱支撑架5一些受力较大的部位,焊接有小三角钢板,加强其强度。

如图1-4所示,动力由拖拉机输出,经过输入轴26传递给变速箱25,变速箱25经过变速箱输出轴ii29将动力传递给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刀轴动力输入装置30再带动刀轴4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刀轴42上的切土圆盘i35、切土圆盘ii38、切土圆盘iii40转动,变速箱25经过变速箱输出轴i24将动力传递给带轮iii22,带轮iii22通过v带ii21将动力传递给带轮i8,带轮i8经过v带i10带动带轮ii14转动,同时带动一级拨辊轴9转动,带轮ii14则带动二级拨辊轴15转动。其中v带i10、v带ii21可以视具体工作情况确定其根数。

如图1-4所示,下悬挂i32、下悬挂ii41焊接在下悬挂支撑架4前部,上悬挂27焊接在支撑板i23、支撑板ii28中间的横梁31中间位置处。下悬挂i32、下悬挂ii41、上悬挂27共同构成三点悬挂系统。

如图1-4所示,机架11两侧对称焊接挡板18,挡板18前端与下悬挂支撑架4后部进行焊接,挡板18尾部向内部倾斜30°。

如图1-4所示,轮子16安装在轮轴17两端,位于整机的后端,轮轴17无输入动力,轮子16仅起到支撑整机的作用,轮子16高度不可调。

本发明所提到的变速箱25以及v带i10、v带ii21、带轮i8、带轮ii14、带轮iii22均为标准件,市场上容易购得,可替换性高,便于维修保养。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未知地区] 2020年04月26日 17:29
    马铃薯前置可能会将马铃薯切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