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7589发布日期:2018-07-13 17:27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蔬病害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诱导猕猴桃抗猕猴桃软腐病,预防和减少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猕猴桃软腐病问题日益突出,也是危害中国猕猴桃产业的又一重大病害。

猕猴桃又名毛桃、羊桃、奇异果(kiwifruit),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浆果果实[1]。猕猴桃原产我国,是一种新兴果品,目前,在中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意大利、法国、智利等国家广泛种植[2]。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然而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猕猴桃软腐病问题日益突出[3]。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发现了猕猴桃软腐病,其中丁爱冬[4]研究了陕西省周至县和北京房山区的猕猴桃烂果,研究表明引起猕猴桃烂果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sa)、青霉菌(penicilliumsp.)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sp.);2005年,young等[5]报道了从韩国猕猴桃采后软腐病中分离得到葡萄座腔菌(botryosohaeriadothidea);2007年姜景魁[6]对福建省建宁县地区猕猴桃腐烂病进行了研究表明,引起主要致病菌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sp.);2015年李黎[7]研究来自中国七个主要猕猴桃栽培区(湖北,四川,河南,重庆,江西,贵州,陕西)的5个品种的猕猴桃软腐病原菌分离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sp.)以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microspora);2016年zhou[8]从四川省六个不同地区收集猕猴桃软腐病病果,获得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dothidea),焦腐病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和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parvum);2016年龙友华[9-10](从贵州修文猕猴桃腐烂病果中分离葡萄座腔菌(b.dothid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sp.)以及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microspora),是引起猕猴桃腐烂主要致病菌。

该病害在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多雨地区危害尤为严重。在类似贵州四、五、六月多雨的省份,是该病害传播最佳时期。因此该病害的防控应该为综合防控。诱导抗病性是一种新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类似植物免疫。一些化合物(诱抗剂)具有诱导抗性的功能,能显著提高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诱抗剂在采前和采后都表现较好效果,但采前使用效果更加明显,操作也更为简便,果实发育期是采后品质和抗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农民对该病一般不进行防治,或者喷施化学农药,但由于防治时间和药剂的选择上存在问题,防治效果往往不佳。植物抗性诱导剂是一类新型的生物农药,本身并无杀菌活性,但它能诱导植物产生抗性,激发植物内部的免疫机制,达到抗病、防病、治病的目的[11-12]。植物具有抵抗病害的潜在能力,当被某种因子刺激后,这种能力便可被激活,从而产生对病菌侵染的抵抗力。通过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抗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3-14]

[1]贾爱平,王飞,张潮红,姚春潮,刘旭峰.中华猕猴桃品种间亲和性研究[j].园艺学报,2010,37(11):1829-1835.

[2]韩礼星,黄贞光,李明,赵改荣,李玉荣.加入wto后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j].果树学报,2003,20(3):218-223.

[3]王晶晶.四川猕猴桃软腐病菌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及侵染果实后的生理变化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1-33.

[4]丁爱冬,于梁,石蕴莲.猕猴桃采后病害鉴定和侵染规律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5,25(2):149-153.

[5]kohyj,hurjs,jungjs.postharvestfruitrotsofkiwifruit(actinidiadeliciosa)inkorea[j].newzealandjournalofcropandhorticulturalscience,2005,33:303-310.

[6]姜景魁,张绍升,廖廷武.猕猴桃黄腐病的研究[j].中国果树,2007,(6):14-16.

[7]李黎,陈美艳,张鹏,韩飞,刘小莉,钟彩虹.2016,猕猴桃软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43(3):527-528.

[8]zhouy,gonggs,cuiyl,changxl,hurp,liun,sunxf.identificationofbotryosphaeriaceaespeciescausingkiwifruitrotinsichuanprovince,china[j].plantdisease,2015,99(5):699-708.

[9]黎晓茜,曾彬,尹显慧,田雪莲,龙友华,吴小毛.修文县猕猴桃腐烂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5):101-104.

[10]张承,李明,龙友华,吴小毛.采前喷施壳聚糖复合膜对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控及其保鲜作用[j].食品科学,2016,37(22):274-281.

[11]何童童,董梦琳,侯小改,等.牡丹病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陕西林业科学,2014(6):72-75,79.

[12]endoj,takahashiw,ikegamit.inductionoffloweringbyinducersofsystemicacquiredresistanceintheplant[j].biosciencebiotechnology&biochemistry,2014,73(1):183-185.

[13]邱德文.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4,16(1):39-45.

[14]faorof,goaaof.ismodulatingvirusvirulencebyinducedsystemicresistancerealistic[j].plantscience,2015,234:1-1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诱抗剂+杀菌剂综合防治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在花蕾初期、幼果、膨大期均匀喷施于猕猴桃上,通过使用诱抗剂+杀菌剂使果实自身对病原菌产生抗性,抵御软腐病病菌的侵染,预防和减少软腐病的发生,减轻猕猴桃软腐病对猕猴桃采后的危害。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1)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在果园具有长时间潜伏性;2)猕猴桃软腐病致病菌可通过风、雨和虫媒传播;

3)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违背食品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降低果实品质以及实用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诱抗剂+杀菌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

本发明集成:1)高效杀菌、杀虫剂防控和诱抗剂;2)使用诱抗剂+杀菌剂在花蕾、幼果和膨大期增加抗病性,在有效阻碍致病菌侵染同时,保证果实品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冬季清园时,全园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2)立春、萌芽前,使用500-1500倍春雷王铜杀菌剂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杀菌剂;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4)落花80-90%,全园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两蔓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诱抗剂;

5)坐果后15-30天,使用喷施方式,全园喷施杀菌剂+杀虫剂,

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6)果实采摘前30-40天,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所述步骤3)、4)、5)、6)的植物诱抗剂为苯并噻二唑、水杨酸、康壮素、s-诱抗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3)、4)、5)、6)的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中生菌素、异菌脲、己唑醇、戊唑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4)、5)杀虫剂为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印楝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的杀菌剂为200-2000倍代森锰锌、200-2000倍百菌清、200-2000倍甲基硫菌灵、200-2000倍苯醚甲环唑、200-2000倍咪鲜胺锰盐、200-2000倍中生菌素、200-2000倍异菌脲、200-2000倍己唑醇、200-2000倍戊唑醇。

步骤3)两蔓喷施的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中生菌素、异菌脲、己唑醇、戊唑醇;

步骤3)两蔓喷施的诱抗剂为25-200mg/l苯并噻二唑、25-200mg/l水杨酸、25-200mg/l康壮素、25-200mg/ls-诱抗素。

步骤4)全园喷施的杀虫剂为1000-5000倍吡虫啉、1000-5000倍氯虫苯甲酰胺、1000-5000倍苦参碱、1000-5000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所述步骤5),坐果后15-30天,两蔓喷施所述的杀菌剂、杀虫剂和诱抗剂混合物。

本发明最大创新点在于:使用杀菌剂和诱抗剂综合防治猕猴桃软腐病,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猕猴桃萌芽期、花期、幼果及果实膨大期连续多雨、湿度大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使用诱抗剂综合防控猕猴桃软腐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冬季清园时,全园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2)立春、萌芽前,使用500-1500倍春雷王铜杀菌剂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杀菌剂;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4)落花80-90%,全园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两蔓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诱抗剂;

5)坐果后15-30天,使用喷施方式,全园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6)果实采摘前30-40天,两蔓喷施杀菌剂+诱抗剂;

所述步骤3)、4)、5)、6)的植物诱抗剂为苯并噻二唑、水杨酸、康壮素、s-诱抗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3)、4)、5)、6)的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中生菌素、异菌脲、己唑醇、戊唑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4)、5)杀虫剂为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印楝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步骤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的杀菌剂为200-2000倍代森锰锌、200-2000倍百菌清、200-2000倍甲基硫菌灵、200-2000倍苯醚甲环唑、200-2000倍咪鲜胺锰盐、200-2000倍中生菌素、200-2000倍异菌脲、200-2000倍己唑醇、200-2000倍戊唑醇。

步骤3)两蔓喷施的杀菌剂为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鲜胺锰盐、中生菌素、异菌脲、己唑醇、戊唑醇;

步骤3)两蔓喷施的诱抗剂为25-200mg/l苯并噻二唑、25-200mg/l水杨酸、25-200mg/l康壮素、25-200mg/ls-诱抗素。

步骤4)全园喷施的杀虫剂为1000-5000倍吡虫啉、1000-5000倍氯虫苯甲酰胺、1000-5000倍苦参碱、1000-5000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所述步骤5),坐果后15-30天,两蔓喷施所述的杀菌剂、杀虫剂和诱抗剂混合物。

实施例1:“贵长”猕猴桃,于2016年在修文县谷堡乡标准猕猴桃园实施。

1)冬季清园时,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2)立春、萌芽前,使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两蔓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3%中生菌素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

4)落花90%,全园喷施50%异菌脲1000倍+70%吡虫啉3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

5)坐果后13-16天内,使用浸果方式,将幼果经50%异菌脲1500倍+糖醇螯合钙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混合物浸果;

7)果实于花后150天采摘;果实采摘前30-40天,喷施50%咪鲜胺锰盐2000倍+3%中生菌素6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

实验过程中,同时设置空白组、喷施相同农药不加诱抗剂组、喷施相同农药(诱抗剂)(20株),花后150天每株采摘20个果实,果实置于温度为22~25℃,湿度35~40%房间货架摆放。软腐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见,关键点喷施杀菌、杀虫剂,并通过杀菌剂和植物诱抗剂,对比对照组无农药处理相比,其他两组实施均能降低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病率。喷施农药相同情况下,在四个关键节点加入诱抗剂,也能比喷施农药组明显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

实施例2:“贵长”猕猴桃,于2017年在修文县久长乡实施。

1)冬季清园时,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2)立春、萌芽前,使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两蔓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3%中生菌素1000倍+0.5g/l水杨酸50mg·l-1

4)落花90%,全园喷施50%异菌脲1000倍+70%吡虫啉3000倍+0.5g/l水杨酸50mg·l-1

5)坐果后13-16天内,使用浸果方式,将幼果经50%异菌脲1500倍+糖醇螯合钙1000倍+0.5g/l水杨酸50mg·l-1混合物浸果;

7)果实于花后150天采摘,果实采摘前30-40天喷施50%咪鲜胺锰盐2000倍+3%中生菌素600倍+0.5g/l水杨酸50mg·l-1

实验过程中,同时设置不喷施农药组、喷施相同农药不加诱抗剂组、喷施相同农药(诱抗剂)组(20株),花后150天每株采摘20个果实,果实置于温度为22~25℃,湿度35~40%房间货架摆放。软腐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3:“贵长”猕猴桃,于2017年在修文县谷堡乡标准猕猴桃园实施。

1)冬季清园时,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2)立春、萌芽前,使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两蔓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3%中生菌素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

4)落花90%,全园喷施50%异菌脲1000倍+70%吡虫啉3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

5)坐果后13-16天内,使用浸果方式,将幼果经50%异菌脲1500倍+糖醇螯合钙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混合物浸果;

7)果实于花后150天采摘,果实采摘前30-40天喷施50%咪鲜胺锰盐2000倍+3%中生菌素6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

实验过程中,同时设置不喷施农药组、喷施相同农药不加诱抗剂组、喷施相同农药(诱抗剂)组(20株),花后150天每株采摘20个果实,果实置于温度为22~25℃,湿度35~40%房间货架摆放。软腐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实施例4:“贵长”猕猴桃,于2017年在修文县六屯镇实施。

1)冬季清园时,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

2)立春、萌芽前,使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进行全园喷施;

3)花蕾初期,地面和主干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两蔓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3%中生菌素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3%康壮素50mg·l-1

4)落花90%,全园喷施50%异菌脲1000倍+70%吡虫啉3000倍+99%苯并噻二唑125mg·l-1

5)坐果后13-16天内,使用浸果方式,将幼果经50%异菌脲1500倍+糖醇螯合钙10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3%康壮素50mg·l-1混合物浸果;

7)果实于花后150天采摘,果实采摘前30-40天喷施50%咪鲜胺锰盐2000倍+3%中生菌素600倍+50%苯并噻二唑125mg·l-1+0.5g/l水杨酸50mg·l-1+3%康壮素50mg·l-1

实验过程中,同时设置不喷施农药组、喷施相同农药不加诱抗剂组、喷施相同农药(诱抗剂)组(20株),花后150天每株采摘20个果实,果实置于温度为22~25℃,湿度35~40%房间货架摆放。软腐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可见,关键点喷施杀菌、杀虫剂,并通过杀菌剂和诱抗剂喷施,对比对照组无农药处理相比,其他两组实施均能降低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病率。在喷施农药相同情况下,在四个关键节点加入诱抗剂,也能比喷施农药组明显降低软腐病的发病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