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及高粱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8556发布日期:2018-08-21 15:08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粱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及高粱收获机。



背景技术:

高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高粱的谷粒可供食用、酿制,秸秆可用来做房顶的铺盖、制作炕上铺的炕席、摆饺子用的盖帘、粉碎肥地等。现有的农机只是能够将穗粒和秸秆进行分离分装,同时将秸秆粉碎肥地,但是并不能满足其他以完整秸秆为前提的生产生活,比如:做房顶的铺盖、制作炕上铺的炕席、摆饺子用的盖帘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收获高粱时将秸秆和高粱穗分离过程中保持秸秆完整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收获高粱时将秸秆和高粱穗分离过程中保持秸秆完整的高粱收获机。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包括控制器、秸秆输送装置、穗输送装置和茎杆切割装置;

所述秸秆输送装置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运行的秸杆输送带,所述秸杆输送带内的两端处设有端部皮带轮,所述秸杆输送带的上层带中间处内侧设有中间皮带轮,所述中间皮带轮高于两端的所述端部皮带轮,所述秸杆输送带的外侧平铺设有依序排列的多块硬质输送板,每块所述硬质输送板两端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秸杆输送带固定连接;

所述穗输送装置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运行的穗输送带,所述穗输送带设于秸秆输送带上层带顶点的后端,所述秸秆输送带上层带顶点和所述穗输送带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与所述硬质输送板长度的一半相适配;

所述茎杆切割装置包括安装块和第一液压动力装置,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边部与所述第一液压动力装置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另一侧边部滑动设于一固定设置的横向导杆上,所述第一液压动力装置能驱动所述安装块前后往复移动,所述安装块前进的终点位于所述秸秆输送带的上层带顶点的上方,所述安装块后退的终点位于所述穗输送带靠近所述中间皮带轮的端部处,所述安装块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二液压动力装置,所述第二液压动力装置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安装块的通孔,所述第二液压动力装置的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长形切刀;

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液压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液压动力装置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秸杆输送带的上层带与下层带之间的夹角为5°至10°。

优选的,所述硬质输送板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定义所述秸秆输送带上层带顶点和所述穗输送带之间的间距为x,所述硬质输送板的长度为y,x与y之间满足以下条件:x-y/2≤1cm。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或者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均为电机。

优选的,所述秸秆输送带包括独立设置的左侧秸秆输送带和右侧秸秆输送带,所述硬质输送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秸秆输送带和右侧秸秆输送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硬质输送板的每端端部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螺栓与所述秸秆输送带固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高粱收获机,包括切割喂入装置和收集过桥输送装置,所述收集过桥输送装置的后端连接有上述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高粱收获机,应用上述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切割喂入装置将高粱茎秆收割,同时切割喂入装置与收集过桥输送装置共同作用,将切割后的高粱输送到秸秆输送装置的秸秆输送带上,随着秸秆输送带继续向后输送,当到达秸秆输送带的最高点时,茎秆切割装置中的第二液压动力装置驱动长形切刀向下运动进行切割,同时第一液压动力装置驱动安装块向后滑移,带动长形切刀向后部滑移,将高粱穗输送到穗输送装置的穗输送带上,最后通过穗输送带输送到后面的收集箱,秸秆部分随着秸秆输送带的运转越过秸秆输送带的顶点后随着秸秆输送带下落,平铺在田间。本发明的高粱收获机,本着农作物最大使用率、多元化的原则,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粱收获机理念。在满足收获和分离的需求后,增加直接出高粱秆的功能,在收获高粱时将秸秆和高粱穗分离过程中保持秸秆完整,用于生产生活,提高了高粱秸秆多元化使用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创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茎杆切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高粱收获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割喂入装置;2-收集过桥输送装置;3-秸秆输送装置;31-第一动力装置;32-秸秆输送带;321-上层带;322-下层带;323-顶点;324-左侧秸秆输送带;325-右侧秸秆输送带;33-端部皮带轮;34-中间皮带轮;35-硬质输送板;4-穗输送装置;41-第二动力装置;42-穗输送带;5-间距;6-茎杆切割装置;61-安装块;611-通孔;62-第一液压动力装置;63-横向导杆;64-第二液压动力装置;65-长形切刀;66-竖向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附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本发明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秸秆输送装置3、穗输送装置4和茎杆切割装置6。

秸秆输送装置3包括由第一动力装置31驱动运行的秸杆输送带32,秸杆输送带32内的两端处设有端部皮带轮33,秸杆输送带32的上层带中间处内侧设有中间皮带轮34,中间皮带轮34高于两端的端部皮带轮33,秸杆输送带32的外侧平铺设有依序排列的多块硬质输送板35,每块硬质输送板35两端的中部分别与秸杆输送带32固定连接。

穗输送装置4包括由第二动力装置41驱动运行的穗输送带42,穗输送带42设于秸秆输送带32上层带321顶点的323的后端,秸秆输送带32的上层带321顶点和穗输送带42之间留有间距5,该间距5与硬质输送板35长度的一半相适配。

茎杆切割装置6包括安装块61和第一液压动力装置62,安装块61的一侧边部与第一液压动力装置62的伸缩杆固定连接,安装块61的另一侧边部滑动设于一固定设置的横向导杆63上,第一液压动力装置62能驱动安装块61前后往复移动,安装块61前进的终点位于秸秆输送带32的上层带321的顶点323的上方,安装块61后退的终点位于穗输送带42靠近中间皮带轮34的端部处,安装块6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611,安装块61上设有第二液压动力装置64,第二液压动力装置64的伸缩杆穿过安装块61的通孔611,第二液压动力装置64的伸缩杆的底部固定有长形切刀65。为了增强长形切刀65上下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可在长形切刀65的两侧设置竖向导杆导套装置,即在长形切刀65的两侧设置竖向导杆66,可在固定设置的导套内上下往复移动。

第一动力装置31的电源控制回路、第二动力装置41的电源控制回路、第一液压动力装置62的电源控制回路和第二液压动力装置64的控制回路分别电连接控制器。利用控制器控制动力元件的电源控制回路,从而控制动力元件与电源连接的通断,实现控制动力元件的目的为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控制器可采用plc或者单片机等。

秸杆输送带32的上层带321与下层带322之间的夹角为5°至10°。

硬质输送板35上设有防滑纹。

定义秸秆输送带32的上层带321顶点和穗输送带42之间的间距为x,硬质输送板35的长度为y,x与y之间满足以下条件:x-y/2≤1cm。

为了保证长形切刀65的切力,长形切刀65可采用往复式切刀,其结构与电动剃须刀的刀头类似。

第一动力装置31与第二动力装置41均为电机。

秸秆输送带32包括独立设置的左侧秸秆输送带324和右侧秸秆输送带325,硬质输送板35的两端分别与左侧秸秆输送带324和右侧秸秆输送带325固定连接。

硬质输送板35的每端端部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螺栓与秸秆输送带32固定连接,秸秆输送带32采用平带,秸秆输送带3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沉孔,螺栓沉入沉孔内,减少固定螺栓对电机传动轴和套筒的撞击,防止不必要的故障。

参照图6,本发明的高粱收获机,包括切割喂入装置1和收集过桥输送装置2,收集过桥输送装置2的后端连接有上述的高粱杆穗分离输送装置。其中,切割喂入装置1和收集过桥输送装置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