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的野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755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10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真菌栽培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的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蛋白质的含量是牛奶的六倍,钙、磷、铁纤维素含量也不少,此外,还有甘露聚糖、葡萄糖、木糖等醣类,及卵磷脂、麦角甾醇和维生素C等,木耳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每100克干木耳含铁达185毫克,是肉类的100倍。黑木耳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极佳食品。黑木耳还有润肠解毒功能。黑木耳中的腺嘌呤核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还是中老年人的优良保健食品。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

木耳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国内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等。湖北房县、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

现有的木耳养殖技术大多为野外椴木养殖和大棚种植,产量相对来说有所提高,但种植成本也随之加大,黑木耳质量也相对降低,种植出的黑木耳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均较低于野生黑木耳。

同时,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果树种植行业逐渐兴起,其中桑树种植成为种植户选择的对象,收获相当丰富;但桑树林间留有大量空地,造成土地资源的部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桑树林下空地滞留问题,同时将桑树种植与黑木耳栽培有机组合,响应国家林下经济的号召,在种植桑树的同时栽培出营养价值丰富的高品质黑木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野生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黑木耳的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种植园选择与处理:挑选靠近水源桑树林作种植园,除尽林下灌木丛、杂草、树叶及树干直径<10cm的树木和枝叶茂密的桑树枝干,地表撒上一层生石灰,每亩250kg;设置隔离网,将选址地区圈围起来;

b、种植园构造:种植园初次整理结束后,选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喷施园区,驱除园区有毒类动物,每50m2园区设置一诱捕坑,坑中施放蔗糖渣,每10d检查一次诱捕坑,见虫蚁立即杀死,更换蔗糖渣;

采用白色石灰乳溶液粉刷树干,粉刷高度为地面至树干高度65cm;

c、栽培箱构架:相邻树干间搭设栽培箱,采用绳索将栽培箱两端固定在相邻树干上,箱体距离地面高度为1~1.2m,每棵树干可交错固定3~4个栽培箱的一端;

d、放置培养料:栽培箱构架结束后在箱中摊放培养料,抚平,摊放至培养料上表面距离箱口距离为1cm,补充培养料水分为65~70%;

e、接种:春季三月底或秋季九月底,选择阴雨天上午在箱中培养料上方接种黑木耳菌种;

f、栽培管理: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栽培箱遮雨装置,其余时间让黑木耳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菌丝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65~70%,子实体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75~80%,艳阳天打开种植园区喷水设备,控制林区空气湿度为80~90%;

g、木耳采收: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分成熟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h、木耳晒干:将采收到的木耳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耳片在上,耳基在下,上下通气,一次性晒干。

优选的,所述栽培箱为一宽30~35cm、深10~12cm、长度视相邻树干间距离而宜的木质长方体型箱体;所述栽培箱还包括一长方形箱盖,箱盖与箱体间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盖上箱盖时箱盖距离箱口1~2cm;

优选的,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桑树木段25~40份、槐树木屑30~45份、米糠15~25份、桑树枝叶10~25份、槐树枝叶10~20份、核桃壳15~20份、阔叶杂木刨花10~13份、腐殖质15~20份、珍珠岩13~17份、甘蔗渣13~15份、石膏粉1~2份、生石灰0~2份。

优选的,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桑树木段25~27份、阔叶杂木屑42~45份、米糠18~20份、桑树枝叶10~15份、阔叶树枝叶10~12份、核桃壳17~20份、阔叶杂木刨花10~13份、腐殖质17~20份、珍珠岩13~17份、甘蔗渣13~15份、石膏粉1~2份、生石灰0~1份。

优选的,所述菌种接种方法如下:

在桑树木段上方接种黑木耳菌种,每根木段接种菌种45~65g,菌种上方覆盖一层1~3mm厚的培养料。

优选的,所述种植园区喷水方法如下:

艳阳天,每日正午采用空气湿度检测器检测林间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80%时,自动打开园区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安装高度距离栽培箱3~5m,每50~60m2园区安装一喷雾装置和一空气湿度检测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野生栽培方法,将黑木耳栽培在桑树林间,在适当的季节栽培黑木耳,同时让其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提高黑木耳的自然风味,使得栽培出的黑木耳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接近野生型黑木耳;

2、本发明将黑木耳栽培于桑树林间,在管理黑木耳的同时也顺应管理桑树,在不破坏桑树的情况下,即收获高品质黑木耳,又收获产量丰富的桑果和桑叶,相应国家林下经济的号召,解决桑树林间空地滞留问题,一举多得;

3、本发明将桑树与黑木耳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将桑树枝叶和过密桑树枝干砍伐,作黑木耳种植培养料的组份,有效实现资源的多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4、本发明通过在松树树干间构架栽培箱栽培黑木耳,栽培箱距离地面1~1.2m,有效避免箱中黑木耳遭受虫蚁的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树林下套种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一、种植园选择与处理:挑选靠近水源桑树林作种植园,除尽林下灌木丛、杂草、树叶及树干直径<10cm的树木和枝叶茂密的桑树枝干,地表撒上一层生石灰,每亩250kg;设置隔离网,将选址地区圈围起来;

步骤二、种植园构造:种植园初次整理结束后,选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喷施园区,驱除园区有毒类动物,每50m2园区设置一诱捕坑,坑中施放蔗糖渣,每10d检查一次诱捕坑,见虫蚁立即杀死,更换蔗糖渣;

采用白色石灰乳溶液粉刷树干,粉刷高度为地面至树干高度65cm;

每50m2园区安装一喷雾装置和一空气湿度检测器,安装高度距离栽培箱3m;

步骤三、栽培箱构架:相邻树干间搭设栽培箱,采用绳索将栽培箱两端固定在相邻树干上,箱体距离地面高度为1.2m,每棵树干可交错固定3至4个栽培箱的一端;

所述栽培箱为一宽35cm、深10cm、长度视相邻树干间距离而宜的木质长方体型箱体;所述栽培箱还包括一长方形箱盖,箱盖与箱体间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盖上箱盖时箱盖距离箱口2cm;

步骤四、放置培养料:栽培箱构架结束后在箱中摊放培养料,抚平,摊放至培养料上表面距离箱口距离为1cm,补充培养料水分为65%;

步骤五、接种:春季三月底或秋季九月底,选择阴雨天上午在箱中培养料的桑树木段上方接种黑木耳菌种,每根木段接种菌种65g,菌种上方覆盖一层2mm厚的培养料;

步骤六、栽培管理: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栽培箱遮雨装置,其余时间让黑木耳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菌丝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65%至70%,子实体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75%至80%,当园区空气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空气湿度≤80%时,自动打开园区喷雾装置;

步骤七、木耳采收: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分成熟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步骤八、木耳晒干:将采收到的木耳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耳片在上,耳基在下,上下通气,一次性晒干。

在本实施例中,共选址桑树林10亩,所述桑树林位于靠近河流的向阳面,常年四季均可通过大量自然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选址桑树林栽培黑木耳,有效将黑木耳生长管理和桑树生长有机组合,在不破坏桑树的情况下,即收获高品质黑木耳,又收获产量丰富的桑果和桑叶,相应国家林下经济的号召,解决桑树林间空地滞留问题,一举多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桑树枝叶和过密桑树枝干砍伐,作黑木耳种植培养料的组份;同时黑木耳栽培料使用完毕后倾倒,深埋于桑树树下,给桑树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有效实现资源的多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松树树干间构架栽培箱栽培黑木耳,栽培箱距离地面1.2m,有效避免箱中黑木耳遭受虫蚁的破坏;同时在桑树枝干上粉刷石灰乳溶液,有效防止虫蚁啃食桑树树干和爬上栽培箱损害木耳,有效促进桑树的有益生长和黑木耳的健康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栽培箱还包括箱盖,在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箱盖时箱盖距离箱口2cm,有效防止箱中黑木耳及培养料遭受狂风暴雨的冲刷,高效增加黑木耳栽培产量;同时箱盖与箱体间留有2cm空隙,有效保证箱体中空气畅通,避免箱体中黑木耳菌丝或子实体缺氧死亡,避免箱盖压坏没木耳子实体。

在本实施中,种植园间每50m2设置一空气湿度检测器和一喷雾装置,当区内空气湿度≤80%时,自动打开喷雾装置,喷水升高园区空气湿度,同时间接对培养料补水,有效保证园区水分充足,促进桑树和黑木耳的有益生长;通过自动湿度检测器和喷雾装置,降低人工管理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树林下套种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步骤一、种植园选择与处理:挑选靠近水源桑树林作种植园,除尽林下灌木丛、杂草、树叶及树干直径<10cm的树木和枝叶茂密的桑树枝干,地表撒上一层生石灰,每亩250kg;设置隔离网,将选址地区圈围起来;

步骤二、种植园构造:种植园初次整理结束后,选用多菌灵500倍稀释液喷施园区,驱除园区有毒类动物,每50m2园区设置一诱捕坑,坑中施放蔗糖渣,每10d检查一次诱捕坑,见虫蚁立即杀死,更换蔗糖渣;

采用白色石灰乳溶液粉刷树干,粉刷高度为地面至树干高度60cm;

每60m2园区安装一喷雾装置和一空气湿度检测器,安装高度距离栽培箱3.5m;

步骤三、栽培箱构架:相邻树干间搭设栽培箱,采用绳索将栽培箱两端固定在相邻树干上,箱体距离地面高度为1m,每棵树干可交错固定3至4个栽培箱的一端;

所述栽培箱为一宽30cm、深12cm、长度视相邻树干间距离而宜的木质长方体型箱体;所述栽培箱还包括一长方形箱盖,箱盖与箱体间通过合页连接在一起,盖上箱盖时箱盖距离箱口3cm;

步骤四、放置培养料:栽培箱构架结束后在箱中摊放培养料,抚平,摊放至培养料上表面距离箱口距离为1cm,补充培养料水分为65%;

步骤五、接种:春季三月底或秋季九月底,选择阴雨天上午在箱中培养料的桑树木段上方接种黑木耳菌种,每根木段接种菌种55g,菌种上方覆盖一层1mm厚的培养料;

步骤六、栽培管理: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栽培箱遮雨装置,其余时间让黑木耳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长;菌丝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65%至70%,子实体生长间断控制培养料含水量为75%至80%,当园区空气湿度检测器检测到空气湿度≤80%时,自动打开园区喷雾装置;

步骤七、木耳采收:当耳片背后出现白色的孢子,达到八分成熟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片在耳基处割下,不要带锯沫,保持耳片的清洁;

步骤八、木耳晒干:将采收到的木耳放在竹筛中及时晾晒,晾晒时耳片在上,耳基在下,上下通气,一次性晒干。

在本实施例中,共选址桑树林12亩,所述桑树林位于靠近河流的向阳面,常年四季均可通过大量自然风。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松树树干间构架栽培箱栽培黑木耳,栽培箱距离地面1m,有效避免箱中黑木耳遭受虫蚁的破坏;同时在桑树枝干上粉刷石灰乳溶液,有效防止虫蚁啃食桑树树干和爬上栽培箱损害木耳,有效促进桑树的有益生长和黑木耳的健康生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栽培箱还包括箱盖,在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箱盖时箱盖距离箱口3cm,有效防止箱中黑木耳及培养料遭受狂风暴雨的冲刷,高效增加黑木耳栽培产量;同时箱盖与箱体间留有3cm空隙,有效保证箱体中空气畅通,避免箱体中黑木耳菌丝或子实体缺氧死亡,避免箱盖压坏没木耳子实体。

在本实施例中,暴雨或大雨时节盖上箱盖时,箱盖与箱体间间隔3cm,在箱盖上方覆盖阔叶树枝叶或稻草或玉米秸秆,枝叶散搭在栽培箱上,在遮挡住大部分箱体和箱盖间空隙的同时又能通过足量的自然风,避免雨水切斜降落时冲刷栽培箱中的黑木耳和培养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