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ull型HMW-GS小麦的创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8070发布日期:2018-08-24 19:2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小麦品种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ull型hmw-gs小麦的创制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因具有其它禾谷类作物均没有的“面筋蛋白”而可以加工制作成多达上百种食品。小麦“面筋蛋白”包括高分子量谷蛋白(highmolecularweightgluteninsubunits,hmw-gs)、低分子量谷蛋白(lowmolecularweightgluteninsubunits,lmw-gs)和醇溶蛋白(gliadin)三大类。小麦hmw-gs约占成熟种子总蛋白的10%,但在面筋网络中起“骨架”作用,其hmw-gs组成和表达数目都能影响面筋强度并最终决定小麦面粉加工品质(shewryandhalford2002;shewryetal.2003;yangetal.2014;wieserandkieffer;2001)。

普通小麦的第一同源群染色体长臂上有1个编码hmw-gs的复合基因位点,统称glu-1,对应于a、b和d基因组上的位点分别为glu-a1、glu-b1和glu-d1,每一位点内有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分别编码分子量较大的x型和较小的y型亚基,且为共显性遗传(shewryetal.1992,2003;rasheedetal.2014)。普通小麦的3个hmw-gs基因位点理论上可表达6个亚基,但因部分基因沉默,实际上仅表达3-5个亚基,即glu-d1的dx和dy通常都表达,glu-b1的bx和by表达其中的1个或2个均表达,glu-a1的仅表达ax或ax、ay均不表达(shewryetal.1992,2003)。通常,也将glu-1位点不表达hmw-gs蛋白的情形称为null型hmw-gs,而表达其它任何蛋白亚基或类型的统称为非null型hmw-gs。在自然界天然存在六倍体小麦资源(包含育成品种)内,极难发现hmw-gs表达基因数目3个以下的,几乎找不到所有glu-1位点的全部hmw-gs基因都不表达的(基因沉默或缺失),也即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zhengetal.2011)。

弱筋小麦是糕点和饼干类食品的重要原料,其对具体品质指标的要求非常苛刻,均要求为低值。国家标准(gbt17320-2013)规定,弱筋小麦的硬度指数、粗蛋白质含量(干基)、面粉湿面筋含量、zeleny沉淀值、稳定时间和吸水量要求分别<50、<12.5%、<26%、<30、<3.0min和<56ml/100g。上述要求决定了弱筋小麦具有不可替代性。近10年(2006-2015)我国生产的小麦品质以中筋和中强筋为主,强筋小麦次之,弱筋小麦最少,在测试的742个小麦品种的7561份样品中,达标弱筋品种的比例仅2%,样品比例也仅为3.8%,均小于5%(胡学旭等,2016)。弱筋小麦品种少,品质指标稳定性差,配粉困难是我国弱筋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虽然降低普通小麦背景中表达的hmw-gs数目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面粉与面筋强度相关的加工品质指标,并成为培育面筋特性趋于弱化小麦品种的潜在育种新途径。但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六倍体小麦资源(含育成品种)所表达的hmw-gs数目过多,通常都在3-5个,很少在3个以下的,而找不到表达0个hmw-gs(即不表达任何hmw-gs蛋白)的六倍体小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ull型hmw-gs小麦的创制方法,组装小麦三个基因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位点(glu-1)的null型hmw-gs,得到了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能够降低小麦面筋相关品质指标,使面筋含量下降,面筋质量趋于弱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null型hmw-gs小麦的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以a,b两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四倍体小麦为母本,以d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二倍体节节麦为父本,将父本的花粉授予母本,进行属间不同物种间非同倍远缘杂交,产生三倍体杂种f1;

2)在小麦正常生长季节将三倍体杂种f1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结实,通过母本四倍体小麦的未减数配子基因,使其染色体自动加倍成六倍体,所得种子经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排除非整倍体,并经sds-page鉴定得到a,b两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

3)以a,b两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以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六倍体小麦为父本,进行同倍杂交,得到杂种f1;

4)将获得的杂种f1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收种后获得f2种子;对于f2种子分单粒利用半粒法sds-page鉴定hmw-gs组成,舍去a、b和d任一个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六倍体小麦种子,从中筛选、保留表达0个hmw-gs的含胚半粒种子作为原始种子;

5)将原始种子发苗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单粒传法自交至f6种植成株系。

所述的三倍体杂种f1的获取为:

当母本幼穗抽出1/2旗叶以上至全部抽出但尚未自交授粉时,除去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小穗及每小穗中间的小花,剪去小花1/3的颖片使柱头露出,并同时去掉3个花药直至所有小花均去雄完成,然后以透明的杂交袋套袋;

去雄后第2-4天连续3天将父本的花粉授予母本去雄的柱头,进行属间不同物种间非同倍远缘杂交,结实产生的杂交种子得到三倍体杂种f1。

所述的单粒传法为:

以原始种子发苗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收种后获得f3种子;

收获的f3种子分单粒发苗种植于温室,开花前套袋自交,收种后获得f4种子;

收获的f4种子分单粒发苗种植于温室,开花前套袋自交,收种后获得f5种子;

收获的f5种子分单粒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分单株收获f6种子。

收获的f6每个单株的种子按株系种植于田间,成熟后按株系收获f7种子,然后磨粉测定其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首先通过聚合四倍体小麦(栽培二粒)a、b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的null型hmw-gs与二倍体节节麦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的非null型hmw-gs,再通过非同倍远缘杂交产生三倍体杂种f1,该杂种通过染色体自动加倍将a、b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的null型以及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的非null型hmw-gs导入新六倍体小麦,然后聚合六倍体小麦d基因组glu-1位点的null型hmw-gs,后代经过sds-page筛选鉴定hmw-gs组成,连续多代自交,最终得到3个基因组上的glu-1位点均表达null型hmw-gs,也即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普通小麦。

以表达5个hmw-gs的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为对照,表达0个hmw-gs的小麦在决定面筋特性的主要相关加工指标上都较对照有明显降低,使面筋特性趋于变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null型hmw-gs小麦的构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普通小麦hmw-gs鉴定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沉降值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品系h5和f12的沉降值显著低于弱筋小麦川农16。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湿面筋含量(14%水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品系h5和f12的沉降值显著低于弱筋小麦川农16。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形成时间测试结果。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品系h5和f12的形成时间显著低于弱筋小麦川农16。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稳定时间测试结果。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品系h5和f12的稳定时间显著低于弱筋小麦川农16。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评价值测试结果。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品系h5和f12的弱化度显著低于弱筋小麦川农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创制新六倍体小麦途径,将四倍体小麦(栽培二粒)a和b基因组glu-1位点的null型hmw-gs与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聚合,最终得到表达2个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该新六倍体小麦再与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六倍体小麦进行同倍杂交聚合d基因组glu-1位点的null型hmw-gs,在f2种子中筛选到3个基因组的glu-1位点均表达null型(即表达0个)hmw-gs的单粒种子。这些种子应用单粒传法自交到f6分单株收获于f7种植成株系,得到稳定表达0个hmw-gs的小麦品系。

下面结合图1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null型hmw-gs小麦的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1)以a,b两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四倍体小麦自然突变体为母本,当母本幼穗抽出1/2旗叶以上至全部抽出但尚未自交授粉时,用镊子除去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小穗及每小穗中间的小花,用剪刀剪去其余保留小花1/3的颖片使柱头露出,用镊子同时去掉3个花药直至所有小花均去雄完成,然后以透明的杂交袋套袋。去雄后第2-4天连续3天以d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二倍体节节麦为父本,将父本的花粉授予母本去雄的柱头,进行属间不同物种间非同倍远缘杂交,结实产生的杂交种子即为三倍体杂种f1;

2)在小麦正常生长季节将三倍体杂种f1种植于田间进行自交,通过母本四倍体小麦的未减数配子基因,使其染色体自动加倍成六倍体,部分可育结实,所得种子经过根尖染色体计数排除非整倍体,并经sds-page鉴定得到a,b两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d组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

3)以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以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六倍体小麦为父本,进行同倍杂交,得到杂种f1;

4)将获得的杂种f1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收种后获得f2种子;对于f2种子分单粒利用半粒法sds-page鉴定hmw-gs组成,舍去其中a、b和d任一个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小麦种子,从中筛选、保留表达0个hmw-gs的含胚半粒种子作为原始种子;

5)将原始种子发苗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单粒传法自交至f6种植成株系。

具体的,三倍体杂种f1种子的获得:

以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即0个)的四倍体小麦(栽培二粒)(aabb)td312(t.turgidumssp.dicoccon)与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的节节麦(dd)as60杂交,获得三倍体杂种f1种子。

具体的,新六倍体小麦的获得为:

种植三倍体杂种f1种子,利用四倍体小麦的未减数配子自动加倍,开花前套袋自交结实,经sds-page鉴定hmw-gs组成和细胞学根尖鉴定染色体数目,获得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而a、b基因组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aabbdd),其染色体数目为42条,并共表达2个hmw-gs。

sds-page鉴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用刀片刮取种子远离胚端的少量胚乳并成细粉,按照每4mg样品加入100μl蛋白提取液的比例加入提取液,室温下振荡1.5h,于100℃沸水中变性5min,8000×rpm4℃离心5min。

提取液组成:62.5mmtris-hcl(ph6.8),10%(v/v)丙三醇,2%(w/v)sds,0.002%(w/v)溴酚蓝,3.0%(v/v)β-巯基乙醇;

分离胶缓冲液(1l):溶解151.2gtris,10gsds,38g硼酸,加水定容至1l,ph值为8.9。

浓缩胶缓冲液:1.0mtris-hcl(ph6.8),10%(w/v)sds。

电泳缓冲液:将分离胶缓冲液稀释10倍

聚丙烯酰胺凝胶组成如下:

(2)取上清液2.5μl点样,恒流20ma电泳,待溴酚蓝走出分离胶30min后,电泳结束,取下胶用染色液染色1-2h,清水漂洗脱色至凝胶背景清晰后,照相保存结果。

染色液组成(500ml):325ml蒸馏水、0.5g考马斯亮蓝r-250、125ml异丙醇、50ml冰醋酸。

下面提供关于普通小麦及本发明选育品种的hmw-gs电泳检测结果,参图2,图中泳道1-3是普通小麦品种(系),通常表达3-5个hmw-gs。泳道1为表达5个hmw-gs的普通小麦代表品种“川育12”,组成为1,7+8,5+10。泳道2为表达4个hmw-gs的普通小麦代表品种“中国春”,组成为null,7+8,2+12。泳道3为表达3个hmw-gs的普通小麦代表品种“繁6”,组成为null,20,2+12。泳道4为表达0个hmw-gs的四倍体小麦(栽培二粒),即本发明a、b基因组glu-1位点null型hmw-gs的供体。泳道5为d基因组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即2个hmw-gs)的节节麦。泳道6为a、b基因组的glu-1位点表达null型,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hmw-gs(即2个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泳道7为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普通小麦。泳道8-9分别是本发明得到的表达0个hmw-gs的六倍体小麦f6株系的种子。

具体的,杂种f1的获得为:

以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非null型,而a、b基因组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新六倍体小麦(aabbdd)为母本,当母本幼穗抽出旗叶1/2以上至全部抽出但尚未自交授粉时,用镊子除去基部和顶部发育不良小穗及每小穗中间的小花,其余保留的小花用剪刀剪去1/3颖片并露出柱头,用镊子同时去掉3个花药直至所有小花均去雄完成,然后以透明的杂交袋套袋。第3天以d基因组glu-1位点表达null型hmw-gs的小麦为父本,将父本的花粉授予母本去雄的柱头,获得六倍体小麦的杂种f1。

种植该杂种f1,开花前套袋自交结实,获得f2种子。

应用半粒种子法鉴定单粒f2的hmw-gs组成,选择表达0个hmw-gs的单粒种子为原始种子。

表达0个hmw-gs的小麦应用单粒传法自交至f6代分单株收获,f7种植成株系并收获,得到稳定表达0个hmw-gs的小麦。

具体为:以原始种子发苗种植于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收获f3种子;

收获的f3种子分单粒于温室发苗种植,开花前套袋自交,收获f4种子;

收获的f4种子分单粒于温室发苗种植,开花前套袋自交,收获f5种子;

收获的f5种子分单粒种植田间,开花前套袋自交,分单株收获f6种子。

f6每个单株的种子按株系种植于田间,成熟后按株系收获f7种子,然后磨粉测定其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主要加工品质指标。

加工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稳定表达0个hmw-gs小麦的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加工品质指标较表达hmw-gs不为0的弱筋小麦对照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其具有减弱或降低这些小麦加工品质指标的作用。

以弱筋小麦川农16为对照,以上述方法所得表达0个hmw-gs的来源于不同f6株系的f7小麦品系h5和f12进行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粉质参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测定。

具体方案如下:

1、湿面筋含量测定

采用perten2200型面筋仪,按gb/t5506.2-2008/iso21415-2:2006方法测定面筋含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称取10g待测样品,准确至0.01g,选择正确的清洁筛网,并在试验前润湿。将称好的样品全部放入面筋仪洗涤室。轻轻晃动洗涤室使样品分布均匀。

②用可调移液器向待测样品中加入4.8ml氯化钠溶液。移液器流出的水流应直接对着洗涤室壁,避免其直接穿过筛网。轻轻摇动洗涤室,使溶液均匀分布在样品表面。氯化钠溶液用量应根据面筋含量高、低以及面筋强、弱进行调整。如果混合时面团很黏(洗涤室水溢出),应减少盐溶液用量(最低4.2ml);若混合过程中形成了很强很坚实的面团,氯化钠溶液用量可增加至5.2ml。

③洗涤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洗涤室排出液的清澈度。当排出液清澈时可认为洗涤完成。用碘化钾溶液检测排出液是否还含有淀粉。

④仪器预设洗涤时间为5min,在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250-280ml氯化钠溶液。洗涤液通过仪器以预先设计的恒定流量自动传输,根据仪器的不同流量设置为50-56ml/min

⑤如果自动洗涤系统无法完成面团的充分洗涤,可以在洗涤过程中,人工加入氯化钠洗涤液,重新揉团再洗涤。

⑥洗涤完成后,用金属镊子将湿面筋从洗涤室取出,确保洗涤室不留有任何湿面筋。将面筋分成大约相等的两份,轻轻压在离心机的筛盒上。启动离心机,离心60s,用金属镊子取下湿面筋并立即称重,精确到0.01g。

⑦计算湿面筋含量,并校正到14%水分基。

计算结果:湿面筋(g)=面筋总量(g)×100/10

湿面筋含量的校正: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未修正湿面筋含量×(100-14)/(100-面粉含水量)

2、沉降值测定

采用gb/t21119-2007/iso5529:1992《小麦沉降指数测定

zeleny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试剂配制

乳酸溶液:配置85%(v/v)浓乳酸溶液,矿物质含量不应超过40mg/kg。取250ml该浓乳酸溶液加水稀释定容至1l,加热回流6h。取一份稀释液,用氢氧化钾溶液标定(每5ml稀释溶液,约需0.5mol/l氢氧化钾溶液28ml)。其浓度应在2.7-2.8mol/l之间。将180ml乳酸稀释液与200ml99-100%(v/v)的异丙醇充分混匀,加水稀释定容至1l。将此稀释液置于带塞试剂瓶中,放置48h后使用。

溴酚蓝溶液:将4mg溴酚蓝溶解于100ml水中。

①称取3.2g小麦粉,精确至0.05g。

②将小麦粉倒入带刻度量筒。加入50ml溴酚蓝溶液,用塞子塞紧量筒。水平方向握住量筒,左右来回各震荡12次,摆幅约18cm,用时约5s,将小麦粉和试剂充分混合。

③将量筒放在振荡器上,打开秒表计时,开始震荡。5min后取下量筒,加入25ml沉淀试剂。把量筒放回振荡器上继续振摇。

④总共振摇10min后,从振摇器上取下量筒,竖直放置。

⑤准确静置5min,然后记录沉淀物体积,精确至0.5ml。

3、粉质参数测定

采用brabender公司生产的e型10g粉质仪,参照国标(gb/t14614-2006/iso5530-1:1997)进行测定,主要步骤如下:

①称取质量相当于10g(10g揉混器)水分含量14%的小麦粉实验样品,精确至0.1g。

②打开控温装置开关,加热至30℃。

③按“开始”键启动粉质仪。

④打开计算机中brabender软件,在参数试窗中输人日期、操作员姓名、样品重量(10g)、样品名称、测试时间(一般定为20min)、水份、吸水率等测试参数,然后点击“测试开始”键。

⑤揉面钵空转,仪器自动调零,提示加入面粉,打开揉面钵,加入已称好面粉。

⑥点击粉质仪的“开始”键及电脑屏幕上的“ok”键,揉面钵继续运转,预热和预搅拌1min。

⑦用滴定管向揉面钵中快速加入预定加水量。

⑧面团形成,扭距增加,电脑上自动绘制粉质曲线。

⑨达到预设20min时,仪器自动提示测试结束,关闭粉质仪。

⑩从电脑窗口上读出本次测试结果。

图3-图7分别显示本发明得到的nullhmw-gs系(即0个hmw-gs系)f7与弱筋小麦对照川农16在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这些与小麦面筋相关的指标中nullhmw-gs系均低于对照。

以表达5个hmw-gs的弱筋小麦品种川农16为对照,表达0个hmw-gs的小麦在决定面筋特性的主要相关加工指标上都较对照有明显降低,使面筋特性趋于变弱。表明本发明提供的null型hmw-gs小麦,能够通过减少普通小麦背景中表达的hmw-gs数目从而降低小麦面筋相关加工品质指标,适用于培育面筋行为弱化的小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